《盜夢偵探》|無論缺少了哪一個「我」,「自我」都會變得不完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盜夢偵探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但光是片頭就已經讓我很衝擊了。神乎其技的轉場、異常快節奏的剪接,以及利用大量的蒙太奇將虛幻、現實、夢境和意識拼接起來的手法,讓我非常地訝異和震驚。


女主角千葉敦子是個精神治療師。為了更好地治療心理疾病,她和天才科學家時田共同研發了一個名為「DC-MINI」的機器。利用這個機器,治療師就能潛入患者的夢境中,更好地分析患者潛意識。但如此重要的DC MINI卻被不明人士偷了,因此千葉和刑警粉川便決定潛入夢境中找出兇手。


對於夢境,佛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或者慾望的滿足。這些可能令人焦慮難堪的希冀或渴望,會被壓到潛意識當中,待睡眠時意識管制稍鬆,才會洩露到夢裡。千葉在現實中是個面無表情的冷酷科學家,但在夢境裡的形象卻是與之相反的活潑少女紅辣椒。從兩個性格如此迥異的人格可以看出,現實中的冷酷千葉其實是由壓抑自我慾望所營造出來的。而粉川刑警亦是如此,年少的他想要成為電影導演,如今卻成為了和電影完全沾不上邊的刑警。所以,他才會在夢中一次又一次夢到自己殺害了少年時的自己。


在社會框架下,人們並不會將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給社會大眾觀看。因為只要你與社會主流價值稍有偏差,就會很容易被他人視為異類。在這個「多數暴力」的社會下,只要越「奇怪」就會越容易受歧視、受壓迫、被排斥、被唾棄。於是,人人便爭著成為「正常」的一員。但所謂的「正常」指的又是什麼呢?是不是只要我們越像大多數就會變得越「正常」?越少眾就會變得越「奇怪」?那麼,是否要拋棄自我、隱藏天性、融入社會,才會變得正常呢?


在夢境中,千葉和紅辣椒曾經出現過爭執。千葉認為紅辣椒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必須要服從她。但紅辣椒卻對她說:「你又怎麼知道不是你才是我的一部分?」。實際上,千葉是「我」,紅辣椒也是「我」,就算這兩個人格如何大相徑庭,她們都是「我」。無論缺少了哪一個「我」,「自我」都將會變得不完整。與其強行將自己分割成兩個「我」,不如將兩個「我」都擁入懷中,嘗試接納自己的多面性和可能性。


此外,《盜夢偵探》同時亦反映了真實的日本社會文化。日本社會很講求和諧跌序和倫理規矩。只要稍微標新立異,就會很容易引致他人的側目。而這就導致了日本人在言行舉止上的壓抑,讓他們難以表現出真實的自我。無論是與內心真實的自我,還是與他人都建起了一面異常厚的牆。這種壓抑以及孤獨的氛圍,造就了日本長年高企的自殺率和各種奇怪的社會現象。


網絡媒介日益發達。在社會風氣下長年壓抑的人們,終於能夠在匿名的網絡上暢所欲言。而這點,在《盜夢偵探》中,紅辣椒亦曾經說過:「從『表現被壓抑的意識』這層意義上來說,你不覺得網路和夢境很像嗎?」。雖然網絡成為了人們抒發自我、排解壓力的渠道,但是當我們在完全不受道德和法律規限的網絡世界中,透過文字完全地發洩真實的情感又是否一件好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lmtalkerhk
3會員
19內容數
電影空談人,喜歡談電影談文學 沒有影評,只有觀後感
Filmtalkerhk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因為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割禮的存在。女主華莉絲出生在索馬里的沙漠,和家人過著遊牧生活。在華莉絲三歲時,她按照索馬里傳統進行了割禮。十二歲時,父親為了五頭駱駝,要華莉絲嫁給一個六十歲的老伯。在出嫁前夜,華莉絲在母親的默許下逃離了家中。她憑著自己雙腳在沙漠裡連夜趕路,徒步走去投奔外婆...
Thumbnail
2024/09/03
因為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割禮的存在。女主華莉絲出生在索馬里的沙漠,和家人過著遊牧生活。在華莉絲三歲時,她按照索馬里傳統進行了割禮。十二歲時,父親為了五頭駱駝,要華莉絲嫁給一個六十歲的老伯。在出嫁前夜,華莉絲在母親的默許下逃離了家中。她憑著自己雙腳在沙漠裡連夜趕路,徒步走去投奔外婆...
Thumbnail
2024/06/22
柏和老婆結婚超過四十年,育有一子一女,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海和兒子相依為命,卻未曾感受過家的溫暖。柏和海心底裡都有一個秘密,就是他們都是躲藏在櫃子深處的同性戀。人到晚年,柏和海才遇上對方。面對情慾與傳統道德壓力的拉扯,到底他們會選擇直面自己的內心,還是會選擇繼續躲藏在幸福家庭的背影之中?
Thumbnail
2024/06/22
柏和老婆結婚超過四十年,育有一子一女,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海和兒子相依為命,卻未曾感受過家的溫暖。柏和海心底裡都有一個秘密,就是他們都是躲藏在櫃子深處的同性戀。人到晚年,柏和海才遇上對方。面對情慾與傳統道德壓力的拉扯,到底他們會選擇直面自己的內心,還是會選擇繼續躲藏在幸福家庭的背影之中?
Thumbnail
2024/06/18
為什麼抱著耶穌遺體的聖母並不感到悲傷呢? 因為活著的人最終都是向死而生
Thumbnail
2024/06/18
為什麼抱著耶穌遺體的聖母並不感到悲傷呢? 因為活著的人最終都是向死而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我是千尋》是很難得看完解說會久久難以忘懷,找正片來看的電影。 今天沒有要當性平推廣大使,對《我是千尋》的好奇心和被大做文章的前性工作者沒有關係,單純很喜歡色調還有痴迷於千尋心中的孤獨。 我沒有看過《轉學來的女生》,但大概知道女主角的目的? 如果說娜諾是為了教訓惡人而去到每一間學校,我想千尋在
Thumbnail
《我是千尋》是很難得看完解說會久久難以忘懷,找正片來看的電影。 今天沒有要當性平推廣大使,對《我是千尋》的好奇心和被大做文章的前性工作者沒有關係,單純很喜歡色調還有痴迷於千尋心中的孤獨。 我沒有看過《轉學來的女生》,但大概知道女主角的目的? 如果說娜諾是為了教訓惡人而去到每一間學校,我想千尋在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失控的照護———葉真中顯 ​ 這本書是本推理小說,但卻不僅是推理小說那樣簡單,尤其裡頭描寫日本的長期照護面臨的困境、以及老人生命的悲歌,或許有很多人覺得「這怎麼可能」,我只能說這些人真的很幸運。也翻拍成電影,上個月在日本上映,歡迎大家去看預告片,然後就會被爆雷,然後我爆雷就不會被
Thumbnail
失控的照護———葉真中顯 ​ 這本書是本推理小說,但卻不僅是推理小說那樣簡單,尤其裡頭描寫日本的長期照護面臨的困境、以及老人生命的悲歌,或許有很多人覺得「這怎麼可能」,我只能說這些人真的很幸運。也翻拍成電影,上個月在日本上映,歡迎大家去看預告片,然後就會被爆雷,然後我爆雷就不會被
Thumbnail
擷取自維基百科: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Thumbnail
擷取自維基百科: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Thumbnail
花了幾年的時間調整,案主小玉終於找到符合條件的伴侶,並已一起相伴三個年頭。只是,在這個應該享受幸福的時刻,莫名的「不配得感」又再次強烈的湧現,不想再親手斷送幸福的小玉,決定好好面對這個難題。 從小人偶的排列場域看見是原生家庭中父親酗酒及酒後暴力,形成她不敢幸福,而...
Thumbnail
花了幾年的時間調整,案主小玉終於找到符合條件的伴侶,並已一起相伴三個年頭。只是,在這個應該享受幸福的時刻,莫名的「不配得感」又再次強烈的湧現,不想再親手斷送幸福的小玉,決定好好面對這個難題。 從小人偶的排列場域看見是原生家庭中父親酗酒及酒後暴力,形成她不敢幸福,而...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