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偵探》|無論缺少了哪一個「我」,「自我」都會變得不完整

《盜夢偵探》|無論缺少了哪一個「我」,「自我」都會變得不完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盜夢偵探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但光是片頭就已經讓我很衝擊了。神乎其技的轉場、異常快節奏的剪接,以及利用大量的蒙太奇將虛幻、現實、夢境和意識拼接起來的手法,讓我非常地訝異和震驚。


女主角千葉敦子是個精神治療師。為了更好地治療心理疾病,她和天才科學家時田共同研發了一個名為「DC-MINI」的機器。利用這個機器,治療師就能潛入患者的夢境中,更好地分析患者潛意識。但如此重要的DC MINI卻被不明人士偷了,因此千葉和刑警粉川便決定潛入夢境中找出兇手。


對於夢境,佛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或者慾望的滿足。這些可能令人焦慮難堪的希冀或渴望,會被壓到潛意識當中,待睡眠時意識管制稍鬆,才會洩露到夢裡。千葉在現實中是個面無表情的冷酷科學家,但在夢境裡的形象卻是與之相反的活潑少女紅辣椒。從兩個性格如此迥異的人格可以看出,現實中的冷酷千葉其實是由壓抑自我慾望所營造出來的。而粉川刑警亦是如此,年少的他想要成為電影導演,如今卻成為了和電影完全沾不上邊的刑警。所以,他才會在夢中一次又一次夢到自己殺害了少年時的自己。


在社會框架下,人們並不會將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給社會大眾觀看。因為只要你與社會主流價值稍有偏差,就會很容易被他人視為異類。在這個「多數暴力」的社會下,只要越「奇怪」就會越容易受歧視、受壓迫、被排斥、被唾棄。於是,人人便爭著成為「正常」的一員。但所謂的「正常」指的又是什麼呢?是不是只要我們越像大多數就會變得越「正常」?越少眾就會變得越「奇怪」?那麼,是否要拋棄自我、隱藏天性、融入社會,才會變得正常呢?


在夢境中,千葉和紅辣椒曾經出現過爭執。千葉認為紅辣椒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必須要服從她。但紅辣椒卻對她說:「你又怎麼知道不是你才是我的一部分?」。實際上,千葉是「我」,紅辣椒也是「我」,就算這兩個人格如何大相徑庭,她們都是「我」。無論缺少了哪一個「我」,「自我」都將會變得不完整。與其強行將自己分割成兩個「我」,不如將兩個「我」都擁入懷中,嘗試接納自己的多面性和可能性。


此外,《盜夢偵探》同時亦反映了真實的日本社會文化。日本社會很講求和諧跌序和倫理規矩。只要稍微標新立異,就會很容易引致他人的側目。而這就導致了日本人在言行舉止上的壓抑,讓他們難以表現出真實的自我。無論是與內心真實的自我,還是與他人都建起了一面異常厚的牆。這種壓抑以及孤獨的氛圍,造就了日本長年高企的自殺率和各種奇怪的社會現象。


網絡媒介日益發達。在社會風氣下長年壓抑的人們,終於能夠在匿名的網絡上暢所欲言。而這點,在《盜夢偵探》中,紅辣椒亦曾經說過:「從『表現被壓抑的意識』這層意義上來說,你不覺得網路和夢境很像嗎?」。雖然網絡成為了人們抒發自我、排解壓力的渠道,但是當我們在完全不受道德和法律規限的網絡世界中,透過文字完全地發洩真實的情感又是否一件好事呢?

avatar-img
Filmtalkerhk
3會員
19內容數
電影空談人,喜歡談電影談文學 沒有影評,只有觀後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lmtalkerhk 的其他內容
聖誕節前夜的東京,三個混跡在新宿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垃圾場撿到了一個嬰兒。一個欠債纍纍的中年大叔、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女與一個前扮裝皇后的變性者為了把這個嬰兒送回父母的身邊,而跑遍了整個東京,遇見了一連串奇蹟般偶然的事件。
藤原千代子是個傳奇女演員,她的生命經歷充滿虛構與現實的交織。回看過去,千代子會成為演員其實全因少年時曾救過的一個逃亡畫家。不知道對方任何資訊的她,希望成為演員後能被畫家所看見。在千代子向記者憶述自己的一生時,卻混進了她在舞臺上經歷的故事,甚至將記者和攝影師也捲入其中,虛構與現實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
今敏導演的《藍色恐懼》是一部探討自我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女主角未麻在戲劇與妄想、夢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迷失與尋找。劇情不斷遊走在虛實之間,隨著快節奏的剪接和大量的蒙太奇,觀眾也和主角一起深陷於混亂的漩渦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分清虛實,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已然變得模糊不清。
聖誕節前夜的東京,三個混跡在新宿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垃圾場撿到了一個嬰兒。一個欠債纍纍的中年大叔、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女與一個前扮裝皇后的變性者為了把這個嬰兒送回父母的身邊,而跑遍了整個東京,遇見了一連串奇蹟般偶然的事件。
藤原千代子是個傳奇女演員,她的生命經歷充滿虛構與現實的交織。回看過去,千代子會成為演員其實全因少年時曾救過的一個逃亡畫家。不知道對方任何資訊的她,希望成為演員後能被畫家所看見。在千代子向記者憶述自己的一生時,卻混進了她在舞臺上經歷的故事,甚至將記者和攝影師也捲入其中,虛構與現實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
今敏導演的《藍色恐懼》是一部探討自我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女主角未麻在戲劇與妄想、夢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迷失與尋找。劇情不斷遊走在虛實之間,隨著快節奏的剪接和大量的蒙太奇,觀眾也和主角一起深陷於混亂的漩渦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分清虛實,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已然變得模糊不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