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兵的時候,那時候很流行結束休假後,返回部隊帶給留守弟兄的伴手禮,叫『雞奶』。
其實就是雞排+珍珠奶茶。
現在很多部隊還是流行這樣的伴手禮組合。
我記得當時大概是70塊(雞排35-40, 珍奶30-35)。現在這個組合很多地方都超過了100塊,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單單光是雞排就會漲到100塊。
我退伍後將近十年,雞排幾乎沒怎麼漲價。大概就是35-50之間。因為我是個很愛吃雞排的人,當我退伍從一個小職員升到管理職時,常買的『那幾間』雞排店依然『都』沒有漲價,這讓我印象很深刻。我當時就常在思考這件事到底好還是不好。
大概是到了2015年左右,開始由連鎖雞排業者漲價才帶動其他雞排業者陸續漲價。主因可能也是因為『一直調漲的店租』。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長期以來,我國對物價的管控相對於其他國家更為嚴謹。
據IMF世界經濟展望(WEO)統計,從上個世紀1997至2011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年增率僅為0.99%,較新加坡1.648%、韓國3.3 9%來得低。
連新加坡這種高度社會主義的國家,通澎都比我們高。意思是我們控制的比新加坡更嚴。這對於了解彼此制度差異的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另外,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台灣近 10 年(2013 年 1 月~2022 年 1 月)的通貨膨脹率都沒超過 3%,平均的通貨膨脹率只有 0.96%。而台灣 2013~2021 年的經濟成長率都大於通貨膨脹率。事實上前十年台灣的經濟『帳面上』確實相當不錯,是周圍東亞國家前幾高的國家,政府沒有將這一點大書特書的原因是:台灣的薪資成長率卻反而是周圍國家最低......。
也就是說,台灣有至少超過20年以上的低通澎(這個低通澎,還不是世界標準的3%,而是1%)。
事實上低通澎對於一個國家確實有很大的好處。主要是物價的平穩,增加了可預測性,對於廠商和家庭都有正面意義。能更好的做財務規劃。這通常也被稱為溫和通澎。
但是這樣一個長期的低通澎卻對一個國家有很大的隱憂。而且國際上可以接受的低通澎是3%-5%以下。但台灣卻是長期在2%,甚至1%以內。
因為長期低通澎,價格很穩定,也就意味著廠商很難調整商品價格。如果有短期波動倒還好,但長達20幾年的穩定超低通澎......。對照組就是隔壁國家日本的『失落十年』後的長期通縮了。
你試著想想,你生產了一樣東西,現在賣100塊,很確定的告訴你,10年,甚至20年後還是只能賣100塊。你還會想多付出更多努力去提昇品質嗎?
我想答案大多數人都是否定的。
台灣就陷入這樣的情況。廠商會預期未來難有獲利空間,就會延緩投資、裁員、減薪等等壓低生產成本的連鎖反應。簡單說如果售價不漲,你想獲得更多利潤只能壓低人事成本和原物料成本。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台灣的薪資成長率是周圍國家的後段班。薪資低成長,還能夠減緩需求推進型的通澎,更有助於政府平抑物價。
當然此外還包含了薪資不漲、同樣的東西越來越偷工減料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GDP成長看不出來,但是人民卻切身感受到的現實情況。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幾年政府總是宣傳GDP成長率高,但很多一般老百姓卻無感的原因。跟藍綠政府誰執政無關,因為這些數據的統計跨越了藍綠政府執政時代。20年來,政黨輪替三次,但不變的是嚴格控制物價的政策,而政府卻還宣傳:小確幸?
台灣政府過度在意物價,卻忽略了其他健全市場的手段(增強市場透明、開放市場競爭、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太多公營公股企業的長期承包廠商是二代甚至三代經營的私人公司,就可以知道台灣現在依然不是個市場足夠開放的國家。2016年,經濟學人雜誌的『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評比結果,台灣名列全球第十,還超過了我們以為的『靠關係』的中國大陸和南韓。
舉個台灣政府干預物價的例子。2015年『豪大雞排』宣稱因為原物料漲價而漲價,消保會卻說要介入調查,因為原物料降價,為何雞排漲價?而農委會居然也提出數據來說雞隻供應正常,雞肉甚至還降價,雞排漲價不合理,廠商是為了消化店租,而錯誤宣稱雞肉漲價。這個例子網路上都可以查到相關新聞。政府有沒有管太寬,我就不說了。但政府『關心』物價,卻是千真萬確的。
根據 2019 台灣 GDP 的所得面資料,受雇人員報酬占整體 GDP 的 46%;再來是營業盈餘,由老闆與股東拿走約 32%,剩下的還有 16% 折舊、6% 稅負支出。
表面看來員工占比較大,看似拿了比較多,但勞工總人數多、老闆與股東總人數少,雖然只有 32%,但分攤下來老闆與股東得到的利潤還是比較多。而根據《孫主任的經濟筆記》這本書,書裡拉出 1981 到 2019 年台灣 GDP 分配趨勢,發現早期是員工多、稅收多,但現在則是機器折舊多、老闆與股東拿更多,從這個結構來看,就能說明為什麼經濟看似年年有成長,但很多上班族卻無感,薪資也沒有跟著調整的原因。但是因為物價平穩,一般民眾痛苦指數不高,所以也就穩定了政府的統治。薪水低沒關係,物價也低阿!還稱之為『小確幸』。
台灣今年2022年五月份CPI是3.39% 看似還是相較其他國家穩定很多。主要是台灣政府為了怕民眾負擔太重(或是年底選舉?),油電已經很久沒漲。現在其實並沒有真正反應市場成本。等到台電中油實在撐不下去(或是選舉完了?),反應市場真正成本之後,油電雙漲,到時候台灣的通澎一定會比現在高(很多)。中油跟台電都是公營企業,虧損還是由全民買單。根據台電6月中的報告,現在的電價至少要調高18%才能打平,那中油呢?美國汽車協會(AAA)數據,美國平均6月11日油價升至一公升39元(台幣),比台灣還高出許多。而且美國是『石油輸出國』。
今年5月份知名連鎖雞排店派克的創辦人,除了宣布漲價到80,接受今周刊報導中,還說雞排很快就會漲到90塊。但是如果我們把納稅錢去補貼油電凍漲的隱含,或者說未反應的市場成本算進去,台灣的雞排其實已經100塊了。
以前很紅的一本書叫『地球是平的』,說的是經濟全球化。因為疫情改變了全球對供應鏈集中的看法。可以想見,即使疫情趨緩。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而經濟全球化的好處是生產成本可以降低。未來大多數國家的生產成本都會提高。
另外,俄烏戰爭的發生還導致了能源和糧食危機。此外,美國過去多年大量的貨幣寬鬆政策(簡單說就是不斷的印鈔票),藉由美金的強勢地位,將通澎輸出到其他國家。而且美國聯準會在今年6月16中原時間凌晨宣布調息3碼,也高於市場預估的2碼,這顯見連美國也面臨著比想像中更嚴重的通澎壓力。
一個可以想見的全世界的大通澎時代將會來臨,我雖然對於物價提高也會不滿,但我更期許台灣能夠藉由這個危機,讓市場走向更開放更自由的時代,而不是靠政策穩定物價(通常是油電凍漲,反而讓該承擔更多成本的企業,轉由我們的納稅錢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