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權交易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同樣來自於工廠的外部成本,智能生產設備害你失業沒飯吃,排放汙染源造成環境汙染降低生活品質;透過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聰明的人類創造了「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工作權交易」可以餵飽一家大大小小,「碳排放交易」只存在虛無飄渺的討價還價中,誰對人類的幫助更巨大?

第6篇 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

文章總攬
1.「碳排放交易」
2.「碳排放交易」的優缺點
3.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的比較
4.小結論

1.「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環境政策工具,以寇斯定理為理論基礎;首先由政府先設立溫室氣體的總量管制目標(Cap),再分配二氧化碳的排放權(Emissions permits)給各個排碳的業者。每個業者的排碳量不能超過自身擁有的排放權,如果排碳量低於所規定的排碳權,就可以將多餘的排碳權與其他業者(尤其是那些排碳量超過本身排碳權的業者)進行交易。而排碳權不足的業者,也可以跟其他有剩餘排碳權的業者,進行排碳權的購買。這樣⼀來,「減碳」除了可以避免因排碳量超過許可範圍而被罰款,也可以將多餘的碳權進行買賣,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能鼓勵業者進行減碳;而超過排碳量的業者除了可能要付罰金之外,也要想辦法購買碳權;因此,若不進行減碳,那麼額外的一 大筆花費就無可避免了。由此可見,「碳排放交易」的機制能達到減碳的功效,進一步減緩全球暖化的危機。

為達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所產生的執行成本,協助締約國以最低成本的方式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京都議定書中訂有「污染泡」、「清潔發展機制」、「聯合履行」及「排放交易」等四種彈性機制,。四種彈性機制的運作方式如下所述:

(1) 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 以下簡稱ET)

「排放交易」的規範係定於京都議定書第17條:這一類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權稱作「分配總量單位」(Assigned Amount Units, AAUs),如就歐盟的ETS來看,這一類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權就稱為歐盟排放許可權(European Union Allowance, EUA)。一個附件一的國家(歐盟、美國、日本及澳洲)可以將把完成溫室氣體超額減排義務的多餘的排放量,以交易的方式轉讓給另外一個未能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義務的附件一國家,並且同時從轉讓方的允許溫室氣體排放的限額上扣除相應的轉讓額度。

(2) 聯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 以下簡稱JI)

「聯合履行」規定於京都議定書第6條,屬於附件一國家之間的一種合作機制,在該機制底下,一個已開發國家用資金和技術投入的方式與另外一個已開發國家合作,實施溫室氣體吸收或減排的計畫。該計畫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權稱作「排放減量單位(Emission ReductionUnits, ERUs)」。

(3)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以下簡稱CDM)

「清潔發展機制」規定於京都議定書第12條:該計畫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權稱為「經驗證之排放減量額度」(Certified EmissionsReductions,CERs)。此一機制與JI不同點,在於CDM的溫室氣體減量活動在開發中國家,由於這些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的成本較低,附件一國家也因此可以較低的成本來獲得溫室氣體排放額度,以達成自身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而開發中國家也可獲得額外技術移轉以及資金支援。附件一的國家可以技術移轉或資金援助的方式,在非於附件一國家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來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行動。

4. 污染泡(Bubbles)

「污染泡」規定於京都議定書第4條,歐盟就是根據此條文的精神,將歐盟的各國組成一個污染泡,來進行多國的聯合溫室氣體減量操作,此條文允許附件一的國家以聯合行動來滿足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限額(謝德勇,2012)。

碳排放交易的定價工具種類繁多,包括碳稅(Carbon Taxes, CT)、排放交易機制(Emission Trading Schemes, ETS)、抵換(Offsets)及以減排成果為基礎的融資(Result-Based Financing, RBF)措施等。若以國家或地方政府層面觀之,則大多採用ETS及CT(World Bank, 2014)。在2016 年,有大約有40 個國家的轄區及超過了20 個城市、區域及州,其中包括了全球前10 大經濟體中的7 個都實施了碳定價機制。在碳價方面,2015 年回報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的公司碳價範圍在每噸1 美元到137 美元之間,各國/地市場價格差異頗大;各國/各地國情背景或因機制設計差異(如管制範疇、核配方式、價格穩定機制等配套措施)延生出相當多問題,這些問題也都在改善中(張素美,2016)

2.碳排放交易的優缺點

「碳排放交易」是對抗暖化的市場經濟工具,分別針對經濟、環境、行政管理、公共財政及社會福利等面向,進行優缺點的分析。

在經濟層面上,使用「碳排放交易」制度,業者可以經由減碳來獲取利益,但是碳交易的價格十分不穩定,且容易因為供需及市場的結構變化而受到影響,在這種不穩定的狀況下,「碳排放交易」制度就容易引起異議。

在環境層面上,「碳排放交易」可以確保減碳目標的達成,但實際執行的成本較高,導致願意參加的國家意願降低。

就行政層面上,在設計「碳排放交易」機制的過程中,所要涵蓋的層面十分廣泛,除了事前監測業者排碳量;過程中分配碳權、監測業者的排碳量,是否超過分配的碳權,甚至是碳權交易的買賣機制,都需要通盤的規劃,因此並非容易的事。。

在社會福利的層面上,「碳排放交易」是以排碳權作為出發點,若排碳權是利用拍賣的方式進行核發,政府就能得到穩定的收入,但是「碳排放交易」的機制,很容易受人為操作的影響而節外生枝。。

3.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的比較

raw-image

4.小結論

「工作權交易」屬於發展中的理論,而碳排放交易早已行之有年,世人只知居住環境受汙然可以求償,卻還沒有工作機會被剝奪,也應該爭取補償的觀念,先不說工作機會被剝奪的事,大家有想過低薪的問題嗎?以台灣高度的工業發展,為何到處都是2、3萬的薪水,主因就是工廠的高度自動化,這個話題在之後會有專章來探討。看不見不代表沒那個權利,「工作權交易」遠比「碳排放交易」重要,特別是對改善社會弱勢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更容易施行與管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驚嘆號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種方法,能讓「失業」實質上消失,並解決幼兒養育、在學教育、青壯年失業、弱勢扶助及老年安養等經費來源,同時成為退休金制度的輔助方案,甚至代替退休金制度,成為退休後最穩定的收入來源,那麼這個方法就是「工作權交易制度」。bor
驚嘆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2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Thumbnail
2023/02/22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Thumbnail
2022/12/23
說了一大堆的「工作權交易理論」會不會只是空話?可能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雖然筆者沒有準確的數據,但好在經濟部跟主計總處有建立一些統計資料,拿來推算「約當工作權數」已經足夠了。 第13篇 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在理論發展的過
Thumbnail
2022/12/23
說了一大堆的「工作權交易理論」會不會只是空話?可能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雖然筆者沒有準確的數據,但好在經濟部跟主計總處有建立一些統計資料,拿來推算「約當工作權數」已經足夠了。 第13篇 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在理論發展的過
Thumbnail
2022/11/15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Thumbnail
2022/11/15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引言:什麼是碳權? 碳權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以及針對這個上限所發放的權限。目前碳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發放的配額,另一種是市場上交易的碳權。 企業要購買碳權,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排放量,再透過政府或相關的碳市場進行購買。這些碳市場會有不同的交易方式和價格
Thumbnail
|引言:什麼是碳權? 碳權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以及針對這個上限所發放的權限。目前碳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發放的配額,另一種是市場上交易的碳權。 企業要購買碳權,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排放量,再透過政府或相關的碳市場進行購買。這些碳市場會有不同的交易方式和價格
Thumbnail
企業如何把握綠色商機? 面對《氣候變遷因應法》實施所帶來的碳費徵收與碳權交易,企業需關注潛在痛點,了解相關法規,並尋求綠色商機。將氣候議題融入綠色成長策略以應對挑戰,並藉由發展交易平台和國際合作來達成減碳目標,成為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重要策略。 《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與碳權交易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成
Thumbnail
企業如何把握綠色商機? 面對《氣候變遷因應法》實施所帶來的碳費徵收與碳權交易,企業需關注潛在痛點,了解相關法規,並尋求綠色商機。將氣候議題融入綠色成長策略以應對挑戰,並藉由發展交易平台和國際合作來達成減碳目標,成為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重要策略。 《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與碳權交易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成
Thumbnail
萬物皆漲通膨壓力下,唯有投資自己,才是唯一的價值投資!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選出了「碳中和時代」中你不能不知道的20個最重要的關鍵字。
Thumbnail
萬物皆漲通膨壓力下,唯有投資自己,才是唯一的價值投資!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選出了「碳中和時代」中你不能不知道的20個最重要的關鍵字。
Thumbnail
同樣來自於工廠的外部成本,智能生產設備害你失業沒飯吃,排放汙染源造成環境汙染降低生活品質;透過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聰明的人類創造了「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工作權交易」可以餵飽一家大大小小,「碳排放交易」只存在虛無飄渺的討價還價中,誰對人類的幫助更巨大? 1.「碳排放交易」
Thumbnail
同樣來自於工廠的外部成本,智能生產設備害你失業沒飯吃,排放汙染源造成環境汙染降低生活品質;透過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聰明的人類創造了「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工作權交易」可以餵飽一家大大小小,「碳排放交易」只存在虛無飄渺的討價還價中,誰對人類的幫助更巨大? 1.「碳排放交易」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