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床邊漫談】737:拒絕長腿的驚異之子

2022年3月,一架中國東方航空的波音737-800 NG (new generation)在廣西墜毀;2019年3月,隸屬於衣索比亞航空的737 MAX 於起飛後不久墜毀;2018年10月,一架印尼獅航的737 MAX起飛13分鐘後即墜毀。這些事故是否是因人為的失誤而產生,還是新一代的737本身就有設計缺陷呢?
這就要從737系列開始談起。

〈不斷進步的737〉

我們先來比較最一開始的737與最新的737有什麼不一樣。
這是737-100,最原始的737。
這是737-100,最原始的737。
這是737 MAX,最新型的737。
經過了近50年的發展,737用上了複合材料減輕重量、加上了各種不同型態的翼尖小翼以減少油耗,當然,操作系統也從純機械控制引入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
737 MAX的翼尖小翼

不過,我們要聚焦在飛機的引擎上。

〈越來越胖的引擎〉

客機的引擎,精確一點來說,稱為渦輪扇葉發動機(以下簡稱渦扇發動機)。 明明同樣是渦扇發動機,為什麼737-100的細細長長的,737 MAX的卻胖胖短短的呢?
737-100使用的 JD8D發動機
737 MAX 使用的CFM Leap 發動機
這就要來向你介紹「旁通比(又稱涵道比)」這個名詞。
我們一起來看看渦扇發動機的構造。
GE-9X發動機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我們只要關注兩個地方就好了:「外涵道」跟「內涵道」。
內涵道是渦扇發動機的核心部分,帶動整個發動機運作,也帶著前面的大風扇轉動。那麼是內涵道產生的推力大,還是外涵道產生的推力大呢? 其實外涵道出了主要的力呀。 回到「旁通比」,「旁通比」指的是外涵道與內涵道的空氣流量比值。既然外涵道出了主要的力,那麼相同的內涵道大小,外涵道越大,推力就越大,也就越省油。 737-100採用的普惠JT8D旁通比只有1.74:1,而737 MAX使用的CFM Leap 的旁通比卻高達10:1,燃油效率相差甚遠。那為什麼737一開始不使用高旁通比的發動機呢? 粗略來說,當時的材料不夠先進。當風扇在轉的時候,相同角速度下,靠內側的部分比較慢,靠外側的速度比較快,當風扇轉速提高時,內側還在亞音速的範圍內,外側卻已經達到了音速。扇葉的直徑越大,葉尖的速度越大,越有可能超過音速。 達到音速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要先來介紹超音速所造成的「空氣牆」。 想像你在空中飛行,你其實是在推著空氣走;一旦你飛得太快,就會把你面前的空氣壓得非常緊密,就像一道牆一樣,造成非常大的阻力。
回到發動機的扇葉上,扇葉的尖端如果無法承受過大的阻力,就會受到損害,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當時的材料技術無法讓葉片承受這麼大的阻力,只好縮小葉片直徑,讓發動機看起來細細長長的,有點像戰鬥機使用的渦輪噴射發動機,雖然推力大,但是比較耗油。 直到近代,在材料與結構上的突破才讓扇葉越來越大,包含使用鈦合金或樹脂、玻璃纖維的複合材料,增強扇葉對抗阻力的能力;還有將扇葉進行複雜的彎曲,以降低內外的速度差。如今已經能造出很胖很胖的發動機了,通用電器的GE9X發動機(用於777x)的直徑甚至比737客艙直徑還大呢!

〈737的小短腿〉

早期的737和現今的737發動機差這麼多,起落架卻沒有什麼重大的改變。 增加了強度,提升可靠度,卻沒有增長長度。737的主起落架是出名的短,我們拿空中巴士(AirBus)相同定位的雙引擎窄體客機A320與737比較,就可以發現737的起落架是真的短。
早期的737,發動機比較細長,短短的起落架不是甚麼太大的問題,反而方便進行檢查與維修。但是,隨著引擎越來越胖,起降過程中引擎就很有可能和大地母親來一次親密接觸了! 可是,737 MAX為了與新型的A320搶同一塊大餅,吸引航空公司購買,需要換裝更省油的引擎,也就是旁通比更大的引擎,畢竟,燃油成本可是佔了航空公司三成以上的成本啊!
為了在機翼下放進新的引擎,波音不得不要求引擎製造商稍微縮小直徑,並透過拉高轉速彌補推力,還將部分零件移到引擎的兩側,形成737特殊的「平底」引擎。
737的平底橢圓引擎
737的平底橢圓引擎儘管做了這麼多的努力,737的起落架還是太短了,修改過的引擎還是放不下。那為什麼不要加長起落架呢?比修改引擎省事多了嘛! 非不想也,實不能也。 我們來看看737的起落架與其他客機有甚麼不同。 不看輪胎數目,不看煞車機構,我們來看起落架的艙門。 737根本就沒有起落架的艙門。 輪子往內折疊後收在機腹的凹槽內,外圈輪子的外側與機腹切齊。
注意機腹,輪子露在外面
為什麼不能完整收進去呢?沒辦法,空間實在是太小了嘛。從737-100到737 MAX,留給起落架的空間沒什麼進步。起落架啊起落架,留給你一個洞就很勉強了,別奢望再長高啦。 既然主起落架的長度不能改,引擎也不能更動,波音的工程師靈機一動,那我把引擎稍微挪移下總可以了吧!於是,737 MAX的引擎被往前移了一點,然後在往上移了一點。
左為737NG,右為737 MAX
但是,移動引擎位置是有代價的。

〈MCAS系統〉

向上移的引擎,最高點其實超過了機翼的上表面,有時會遮擋引擎後機翼上的氣流,導致升力損失。
將引擎往前移,機頭上仰,向上爬升的時候,引擎會造成更大的上仰力矩,導致迎角進一步增大。
過大的迎角,會導致失速,讓飛機徹底失去控制。
工程師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737 MAX上增加了MCAS系統(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操控特性增益系統 ) ,在飛機迎角過大並符合一系列條件時,會強制水平尾翼運動,強行將機頭下壓。
MCAS系統
為了避免迎角感測器故障而引起的錯誤運動,機組人員是可以手動將MCAS關閉的。然而,737 MAX上,機師與電腦系統的權限關系非常複雜,當MCAS出錯時,需要不斷手動關閉電門以爭奪控制權。另外,飛機遇上異常狀況時,駕駛桿會劇烈抖動以提醒駕駛,駕駛就必須在這樣的狀況下與系統搏鬥。 但是,首批737 MAX交付時 ,手冊並沒有關於MCAS的描述,機組人員也沒有為MCAS做額外的訓練。
2018年10月,印尼獅航的737 MAX墜機事件,就是被推估迎角感射器未被校正,MCAS系統一直接收到不正確的數據,強行將機頭下壓,飛行員又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一連串的錯誤之下,才導致憾事。
737-MAX 的問題,在於她的小短腿、胖引擎和不夠成熟的MCAS系統。737 MAX 無疑是先進的飛機,處在時代的先端,期待波音的工程師們能夠完善整套系統,讓她重回藍天,所有飛機本該屬於的地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