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玉伶
「走讀臺灣」為文化部 2019 年響應世界閱讀日所發起的活動,該計畫推出近百條文化路徑,帶領民眾透過行腳過程體驗在地節慶、瞭 解文史事件,並認識相關著作。走讀活動藉由眾人的參與,刻劃出每一條路徑的內涵,參 與者來自不同的背景,擁有的觀點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參與走讀的過程中、彼此交流下,激盪出許多想法。而國內目前也有不少書店,響應走讀的風潮,將走讀活動結合社會實踐。位於淡水河畔的「無論如河」書店於 2021 年發起微笑單車走讀淨灘活動,以地方書店的角色關心地方議題,邀請參與者騎上單車沿線認識海岸線變化,並捲起衣袖淨灘,為環境議題盡一份心力。
療癒的魔法屋 結合居家護理所的書店
坐擁廣闊河景的無論如河書店,原址為「有河 Book」書店,在 2018 年時,由四位女性護理師接手,轉型為「無論如河」。這家書店宛若一個魔法屋,擁有「療癒」的功能,經營者阿勇針對無論如河的定位說明:「一家獨立書店不只侷限於在空間上,而是要跟在地結合,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無論如河則是從書店出發,嘗試跟淡水的歷史、地理風貌做連結。此外,因為我們以前都是護理師,所以跟淡水衛生所配合,提供社區護理服務,以及在疫情期間,我們的同仁也會到衛生所幫忙施打疫苗。」書店結合居家護理所,不僅能貢獻社會,更為民眾的心中帶來暖流。阿勇分享,偶爾會有書店來客向擁有護理專業的她們詢問醫療相關問題,她們也都會耐心地給予回應,帶給詢問者一絲溫暖。
書店不僅嘗試療癒民眾,也關注在地議題,淡水在臺灣史中為不可忽視的一環,從紅毛城、滬尾砲台、關稅務司官邸的古蹟建物身上,能夠群覽殖民史與地方發展史,而河流則是孕育文明的母親,淡水河曾經為北臺灣重要的運輸動脈,牽動著北臺灣的歷史發展,然而,在 1980 年代的經濟發展下,政府因沒有完善的垃圾處理政策,當時鄉鎮公所得自行找地堆置垃圾,河岸與海邊成了垃圾場,長久下來汙染河水,直到 1990 年,環保意識抬頭,政府才開始進行河川整治。
觀察河岸的變遷 為走讀創造更多可能
隨著 1990 年代起,民眾開始關心生活周遭的環境,探討氣候變遷和環境改變,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命題。關心淡水的無論如河在 2021 年時規劃一條微笑單車走讀淨灘活動,邀請參與者騎上單車,從書店作為出發點,沿著淡水河岸來觀察海岸線的變化。阿勇形容淡水河畔以前的面貌:「約莫七、八年前,書店的位置可以接觸得到河岸,然而,因為淡水為地方發展觀光重點區域,陸地不斷向外拓寬,因此現在的書店已經無法接觸到河岸,無法接觸到河岸會影響民眾親近河岸的感受。而河岸又因為過去是填海造陸而成,會產生泥沙淤積的情況,在颱風天時,河岸也會產生海水倒灌的情形,近十年間的海岸線變化蠻大的。」
走讀活動從書店開始,沿途經過海關碼頭、漁人碼頭、淡水河沙岸、河海交界處,最後在淡水河沙岸淨灘、清理海廢,阿勇回憶起淨灘過程中,甚至拾撿到一大塊的帆布,可見人類對於海洋的重度汙染。透過本次的走讀活動,參與者熱烈地分享,自己在參與活動後,不但更加瞭解淡水河的歷史,也提升環保意識。阿勇補充說明,由於目前淡水河岸經由填海造陸後造成地質鬆軟,地方政府規劃淡海輕軌路網的河岸方案並不恰當,以書店的立場來說,認為地方政府規劃的輕軌河岸方案還需謹慎思考。
百花齊放的文化路徑 一窺走讀的文化內涵
走讀活動跳脫文字上的閱讀體驗,讓參與者離開文本場域,接觸實際地景,以身體感知細細品味豐富的地景和當地所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甚至進一步去思考歷史事件中,所面對到的處境,而這些處境有可能與當代的價值觀有所扞格,然而,正因為是這一種思想上的衝擊,才能震盪出多樣的思考方式。此外,走讀活動也涉及史觀的切入點,以客家委員會舉辦的「走讀客家-浪漫台三線」活動為例,路徑中保留客家文化中的山歌、農村體驗,這條路徑同時發人省思,若是以南島民族的視角來看,該文化路徑建構方式牽涉著以漢人為本位的開發視野,因此規劃一條文化路徑,其考量的內涵遠比人們想像中來得更深遠,而這種針對切入史觀的討論,也能促進族群之間的良性對話。當代走讀活動的形式越趨多元,無論如河書店以淨灘來回饋社會和保護自然環境,讓環保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以獨立書店的身份帶動民眾來進行一場社會實踐,並且將走讀的內涵更往前一步推進。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5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無論如河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