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耕佾
繪本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環,自英國發源至今已有百年多的歷史,在歐美與日本文化中經過數代傳承,不僅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必然存在,親子共讀更深耕為一種文化形式。究竟繪本有何魅力?親子共讀又在臺灣社會形塑出何種風景?本專題邀請臺灣繪本閱讀重要推手林真美老師,分享在地親子共讀發展的歷程與觀察,並帶領讀者一探繪本的閱讀力量。
林真美老師長年推廣親子共讀,希冀以大人做為橋樑,引領小孩進入故事世界自在遨遊。
在生活中閱讀 從繪本展開閱讀人生
「閱讀繪本時,兒童是在聆聽文學,體驗何謂美的事物,甚至藉由不同故事認識這個世界。」真美老師提到,繪本作為一種以文圖共奏、傳遞有趣故事或重要訊息的創作載體,對於主要的閱讀對象——兒童來說,可說是他們的重要精神食糧。那麼大人該如何陪伴孩子同遊繪本國度呢?關鍵在於回歸生活、忠實於文本的閱讀,亦即由大人如實唸出故事、小孩專心聆聽賞圖的共讀形式。
「讓兒童藉由讀圖與聆聽,同步接收作者想要傳遞的內容與情感,他們才能真正進入自己的閱讀。」真美老師解釋,這種將閱讀主體性還予兒童的方式,體現了閱讀的本質,也是讓孩子如「泡溫泉」般放鬆,進而愛上閱讀的起點;而大人除去閱讀過程中過多的提問與表演後,相信也能體會到共讀當下無價的親子共處時光。
兒童文化研究社定期在新北市永和青年住宅舉辦 0 到 3 歲的「YOYO 親子讀書會」課程,帶領新手(祖)父母為兒童展開閱讀人生。
親子共讀在臺灣 三個十年與行動開展
林真美老師於 1980 年代赴日深造時,幸運打開了繪本的閱讀之窗,並受到日本親子讀書運動啟發,回臺後於 1992 年著手推動親子共讀讀書會,並在 1997 年正式成立「小大讀書會聯盟」; 2000 年時更與夥伴在於臺中創設「小大繪本館」,逐步引動全臺乃至東南亞地區的繪本共讀風氣,至今已有 30 餘年。
回顧這段歷程,老師分享起步的第一個十年,從出版品與社會認知不足的篳路藍縷,到1990 年代後期受到出版興起的加持,逐漸為親子共讀累積能量。走入第二個十年,隨著社會對共讀意識的提升,更多故事媽媽願意走入校園,各地的讀書會也遍地開花,加上出版界的推波助瀾,終於使得親子共讀在臺灣開枝散葉。不過時代造成媒體與閱讀型態的大幅變革,使得第三個十年的共讀風氣轉為下滑,繪本市場飽和的現狀亦導致出版品質參差不齊,在地的共讀歷史該如何走向下一個十年,老師坦言這是一大隱憂。
儘管親子共讀的未來深受時代考驗,過去以共讀為起點發展出的其他行動能量仍持續滾動,例如:老師深度陪伴的公共性社團「兒童文化研究社」,該研究社就持續對外推出幼兒的共讀課程,近年更積極推廣兒童權利,進而促成一群小孩組成「大人思想研究社」。這群小孩不僅研究大人與自身權利,也參與擺攤倡議兒童人權、世代正義等議題,呈現出共讀社群的自發性,深具連結社會與當代議題的可能。
除了舉辦共讀讀書會,真美老師也從 1996 年開始與遠流出版社合作策劃、翻譯「大手牽小手」繪本系列,引介國外的優質繪本。
由下而上 為下一代創作有深度的故事
觀察到當今公部門積極投入議題繪本的出版,老師提醒「由下而上的創作」,才是繪本力量得以展現的理想途徑。以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的「人權繪本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為例,老師建議透過議題的深度踏查與討論,以及繪本工作坊的共學形式,來陪伴創作者完成作品。這樣的創作過程,才能醞釀出深刻的故事,同時也為臺灣培力新一代創作者。
繪本如同小說、電影得以浸潤於生活之中,一本兼具文學、藝術及普世性的好繪本,都將觸動、滋養我們的生命;對於成人而言,能解除僵固的思想框架,並可重拾兒童自由及奔放的生命態度。此外,除了優游於繪本賞讀,真美老師也鼓勵透過繪本這種相對容易入手的創作形式,記錄自身的故事,讓多元與深刻的內容成為兒童的養分,促進不同世代與群體的相互理解。
回應 2021 年國際兒童人權日「氣候危機就是兒童權利危機」主題,孩子們寫下字卡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5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林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