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同遊繪本國度—林真美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張耕佾
繪本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環,自英國發源至今已有百年多的歷史,在歐美與日本文化中經過數代傳承,不僅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必然存在,親子共讀更深耕為一種文化形式。究竟繪本有何魅力?親子共讀又在臺灣社會形塑出何種風景?本專題邀請臺灣繪本閱讀重要推手林真美老師,分享在地親子共讀發展的歷程與觀察,並帶領讀者一探繪本的閱讀力量。
林真美老師長年推廣親子共讀,希冀以大人做為橋樑,引領小孩進入故事世界自在遨遊。

在生活中閱讀 從繪本展開閱讀人生

「閱讀繪本時,兒童是在聆聽文學,體驗何謂美的事物,甚至藉由不同故事認識這個世界。」真美老師提到,繪本作為一種以文圖共奏、傳遞有趣故事或重要訊息的創作載體,對於主要的閱讀對象——兒童來說,可說是他們的重要精神食糧。那麼大人該如何陪伴孩子同遊繪本國度呢?關鍵在於回歸生活、忠實於文本的閱讀,亦即由大人如實唸出故事、小孩專心聆聽賞圖的共讀形式。
「讓兒童藉由讀圖與聆聽,同步接收作者想要傳遞的內容與情感,他們才能真正進入自己的閱讀。」真美老師解釋,這種將閱讀主體性還予兒童的方式,體現了閱讀的本質,也是讓孩子如「泡溫泉」般放鬆,進而愛上閱讀的起點;而大人除去閱讀過程中過多的提問與表演後,相信也能體會到共讀當下無價的親子共處時光。
兒童文化研究社定期在新北市永和青年住宅舉辦 0 到 3 歲的「YOYO 親子讀書會」課程,帶領新手(祖)父母為兒童展開閱讀人生。

親子共讀在臺灣 三個十年與行動開展

林真美老師於 1980 年代赴日深造時,幸運打開了繪本的閱讀之窗,並受到日本親子讀書運動啟發,回臺後於 1992 年著手推動親子共讀讀書會,並在 1997 年正式成立「小大讀書會聯盟」; 2000 年時更與夥伴在於臺中創設「小大繪本館」,逐步引動全臺乃至東南亞地區的繪本共讀風氣,至今已有 30 餘年。
回顧這段歷程,老師分享起步的第一個十年,從出版品與社會認知不足的篳路藍縷,到1990 年代後期受到出版興起的加持,逐漸為親子共讀累積能量。走入第二個十年,隨著社會對共讀意識的提升,更多故事媽媽願意走入校園,各地的讀書會也遍地開花,加上出版界的推波助瀾,終於使得親子共讀在臺灣開枝散葉。不過時代造成媒體與閱讀型態的大幅變革,使得第三個十年的共讀風氣轉為下滑,繪本市場飽和的現狀亦導致出版品質參差不齊,在地的共讀歷史該如何走向下一個十年,老師坦言這是一大隱憂。
儘管親子共讀的未來深受時代考驗,過去以共讀為起點發展出的其他行動能量仍持續滾動,例如:老師深度陪伴的公共性社團「兒童文化研究社」,該研究社就持續對外推出幼兒的共讀課程,近年更積極推廣兒童權利,進而促成一群小孩組成「大人思想研究社」。這群小孩不僅研究大人與自身權利,也參與擺攤倡議兒童人權、世代正義等議題,呈現出共讀社群的自發性,深具連結社會與當代議題的可能。
除了舉辦共讀讀書會,真美老師也從 1996 年開始與遠流出版社合作策劃、翻譯「大手牽小手」繪本系列,引介國外的優質繪本。

由下而上 為下一代創作有深度的故事

觀察到當今公部門積極投入議題繪本的出版,老師提醒「由下而上的創作」,才是繪本力量得以展現的理想途徑。以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的「人權繪本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為例,老師建議透過議題的深度踏查與討論,以及繪本工作坊的共學形式,來陪伴創作者完成作品。這樣的創作過程,才能醞釀出深刻的故事,同時也為臺灣培力新一代創作者。
繪本如同小說、電影得以浸潤於生活之中,一本兼具文學、藝術及普世性的好繪本,都將觸動、滋養我們的生命;對於成人而言,能解除僵固的思想框架,並可重拾兒童自由及奔放的生命態度。此外,除了優游於繪本賞讀,真美老師也鼓勵透過繪本這種相對容易入手的創作形式,記錄自身的故事,讓多元與深刻的內容成為兒童的養分,促進不同世代與群體的相互理解。
回應 2021 年國際兒童人權日「氣候危機就是兒童權利危機」主題,孩子們寫下字卡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5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林真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盆是窗簾蕨,那個是龍血樹和龜背竹。」瑜景穿梭在溫室的一叢叢綠意中,一邊順手摘除枯葉、扶起被風吹倒的盆栽,為植物們整理儀容,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各個植栽的名稱和適合的種植環境。
《貢丸湯》雜誌21 期曾提及西元1900 年「新竹市場」成立,為今日人潮絡繹不絕的東門市場前身。曾經,販售雜糧與種子也是新竹市場一門大宗的產業。自1950 年代開始,市場周遭陸續成立許多專營種子販售的店舖,連結附近屎溝巷(中央路57 巷)的農具店,東門市場嚴然成為桃竹苗地區農夫們採購生產工具的商圈
「這盆是窗簾蕨,那個是龍血樹和龜背竹。」瑜景穿梭在溫室的一叢叢綠意中,一邊順手摘除枯葉、扶起被風吹倒的盆栽,為植物們整理儀容,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各個植栽的名稱和適合的種植環境。
《貢丸湯》雜誌21 期曾提及西元1900 年「新竹市場」成立,為今日人潮絡繹不絕的東門市場前身。曾經,販售雜糧與種子也是新竹市場一門大宗的產業。自1950 年代開始,市場周遭陸續成立許多專營種子販售的店舖,連結附近屎溝巷(中央路57 巷)的農具店,東門市場嚴然成為桃竹苗地區農夫們採購生產工具的商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女子現年25,還是很愛看繪本及圖文故事集,就像動畫一樣,小時候看和長大後看,會從中發現更多、理解更多。選了幾篇當時迷惘中的自己遇到的幾本書,起到了療癒之功效,並且從中更認識、肯定自己,過了約半年再次讀起,這次多的是與自己的對話和反思,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報了馬尼尼為在雄獅星空的課程—— 做了才知道的繪本課 版畫油墨實驗室 , 過去幾週有點忙碌, 加上這個課程就更忙碌。 📖原以為是聊繪本、玩顏料的課程, 上了課以後發現得到的比想像多, 馬尼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收藏的繪本, 很多是自己沒看過的, 也蠻多不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 我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若認為繪本只是「有圖畫的書」,那可能就太小看繪本的可能性了;而若以為這種互動繪本是針對幼童認知而創作,則是小看了自己作為讀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臺北國際書展在兒童沙龍舉辦的首場活動,由潘小慧教授主講,探討孩子與父母在選購繪本時的價值觀和興趣,並分享了好繪本的三大要點。潘教授以兒童哲學教育者的立場,強調繪本的解讀與學習開放性,並推薦了三本充滿藝術性的繪本。 也邀請大家前來暢談文化 攤位A316 走走逛逛 !
Thumbnail
自從養了小孩後,在某個月開始掉進了繪本坑就深陷不已,查了很多童書資料後,發現了一本不同於繪本,又可愛漂亮的寶寶書,信誼的《小花園》,這本色彩繽紛、可透光、可觸摸,還有一面小鏡子,主打空間、視覺、聽覺、光影、鏡子多重刺激的設計,然後我就買了😂 看別人說親子共讀,最重要的是「共」不是讀 那我們就,
Thumbnail
閱讀是最棒的資產!「媽媽,可以把書借回去嗎?」國立台灣美術館兒童繪本區這個月初以全新面貌重新開放。才踏進閱讀區,懿就想著把書借回家了,這個孩子很難抗拒閱讀帶來的樂趣。我喜歡推廣閱讀,尤其更希望身邊像子祐這樣極重度腦麻兒的照顧者堅持閱讀故事書給孩子聽,親子共讀是最棒的親子活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女子現年25,還是很愛看繪本及圖文故事集,就像動畫一樣,小時候看和長大後看,會從中發現更多、理解更多。選了幾篇當時迷惘中的自己遇到的幾本書,起到了療癒之功效,並且從中更認識、肯定自己,過了約半年再次讀起,這次多的是與自己的對話和反思,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報了馬尼尼為在雄獅星空的課程—— 做了才知道的繪本課 版畫油墨實驗室 , 過去幾週有點忙碌, 加上這個課程就更忙碌。 📖原以為是聊繪本、玩顏料的課程, 上了課以後發現得到的比想像多, 馬尼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收藏的繪本, 很多是自己沒看過的, 也蠻多不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 我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若認為繪本只是「有圖畫的書」,那可能就太小看繪本的可能性了;而若以為這種互動繪本是針對幼童認知而創作,則是小看了自己作為讀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臺北國際書展在兒童沙龍舉辦的首場活動,由潘小慧教授主講,探討孩子與父母在選購繪本時的價值觀和興趣,並分享了好繪本的三大要點。潘教授以兒童哲學教育者的立場,強調繪本的解讀與學習開放性,並推薦了三本充滿藝術性的繪本。 也邀請大家前來暢談文化 攤位A316 走走逛逛 !
Thumbnail
自從養了小孩後,在某個月開始掉進了繪本坑就深陷不已,查了很多童書資料後,發現了一本不同於繪本,又可愛漂亮的寶寶書,信誼的《小花園》,這本色彩繽紛、可透光、可觸摸,還有一面小鏡子,主打空間、視覺、聽覺、光影、鏡子多重刺激的設計,然後我就買了😂 看別人說親子共讀,最重要的是「共」不是讀 那我們就,
Thumbnail
閱讀是最棒的資產!「媽媽,可以把書借回去嗎?」國立台灣美術館兒童繪本區這個月初以全新面貌重新開放。才踏進閱讀區,懿就想著把書借回家了,這個孩子很難抗拒閱讀帶來的樂趣。我喜歡推廣閱讀,尤其更希望身邊像子祐這樣極重度腦麻兒的照顧者堅持閱讀故事書給孩子聽,親子共讀是最棒的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