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那些旅行社不愛排的地方系列||日本兩大藝術祭:在藝術祭之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前言

關於這次開始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地方,分別是日本兩大藝術祭:(1)在新潟的「越後妻有大地の芸術祭」(以下簡稱大地藝術祭),以及(2)在瀨戶內海的「瀬戸内国際芸術祭」(以下簡稱瀨戶內藝術祭)。其實,在打開電腦與麥克風之前,我猶豫了好久,到底,我該不該聊?或是,我有沒有資格聊這個主題?
新潟與瀨戶內海這兩個區域,其實原本就有一些觀光景點,而且早在NANA濕婦剛進旅行社沒多久時,就有少數與藝術祭相關的活動與據點,被排進行程中點綴,只是當時並沒有太多人知道,所以相較於其他行程,與藝術祭相關的旅程總是比較乏人問津。十年過去了,這原本被歸類為旅行社不愛排的兩個區域,現在則變成了許多旅行社與達人的主打路線之一。
從2015年開始,日本的藝術祭的確是我無論在私人旅行規劃、或是藉由帶團工作的機會,去過好幾次的地方;同時,也因此認識了許多相同喜好的朋友與老師們。因此,在我的同溫層中,有關日本這兩大藝術祭的發展歷程、區域發展、藝術家與作品等等,比我更孰悉、懂得比我更多的人其實非常多,也都有各自的看法與見解,所以我也很喜歡聽聽不同領域的專家們,聊聊他們心目中的藝術祭是甚麼模樣。於是,只要是與藝術祭相關的講座、活動...等等,只要是在我能夠負擔的範圍內,都會盡可能地報名參與、吸收不同的觀點。然而,我其實是一個很害羞的人,所以即便是去聽偶像演講,或是我崇拜的藝術家出現在我眼前,我也只敢在眾多的聽講席中默默地專注聽著、看著,鮮少能提出勇氣上前去要求簽名、合照,甚至是主動去打招呼或遞上名片等等(啊?我好像沒有名片XD)。我頂多就是在離開現場之前,回頭多看看一眼偶像,接著就帶著非常滿足的心情,隨著散場人潮離去。這種無法與「真人」互動的遺憾,就只能在回家後,憑藉他們出的書來了解更多。
於是,NANA濕婦主要是透過吸收不同老師們在旅途中巴士上的分享、實體或線上的講座、書籍,以及自己曾經在現場的經歷等等,過程中也逐漸構築了專屬於我自己心中的日本藝術祭樣貌與視野。因此,我決定不要再思考有沒有「資格」這件事,而是以記錄者的角度來分享我所知道的藝術祭(畢竟以後工作上也會再用到);同時,我也相信,在我的同溫層之外,應該仍有許多喜愛日本的人從未聽過、也未曾想過要踏上這樣有趣的藝術之旅。因此,我希望可以藉由接下來這一系列的整理筆記與紀錄,讓更多在圈圈外觀望的人們對日本的藝術祭產生興趣,進一步跨入我的同溫層(黑洞)裡XD。

NANA濕婦的藝術祭濾鏡

由於兩大藝術祭的發展歷史、舉辦規模、地理範圍以及作品數量等等都非常龐大,也可以從藝術策展、地方創生、建築等不同專業的角度來切入,所以如果要認真聊起來,可能幾天幾夜都聊不完,分享內容也會隨著切入角度而有所不同。許多的書籍與講座大多會引用策展人 北川富朗先生所提出的「把作品當作路標」概念當作切入點,意思是希望來訪者可以藉由尋訪藝術作品時的移動,在旅程中看見當地,並透過與當地人的互動,獲得專屬於自己的藝術祭體驗。
然而,NANA濕婦更喜歡戴開成老師(早期北川富朗來台灣時的翻譯,也是個台灣的落語藝術家)在他的講座中提出的另一個視角,他說:「其實可以將每位藝術家的作品當作一種濾鏡,而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創作,去看見背後的那面風景。」這裡所指的風景,除了包含可視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風景之外,也包含了當地從過去到現在面臨過的困難,如少子高齡化、人口外移、環境汙染...等等抽象的問題。而要選擇透過哪個藝術家的作品(濾鏡)來看這片風景,則是取決於每一個來訪者,有人樂於蒐集各種濾鏡、有人則偏好透過單一濾鏡,都可以,不僅沒有對錯、也沒有完整不完整的問題。
因此,以下NANA濕婦希望可以依照下面的架構,嘗試著先從大部分人覺得比較枯燥乏味,但卻很重要的部分先聊起,也就是:
  1. 在藝術祭開始之前,當時的日本社會經濟背景與面臨的問題(WHEN);同時,也會大致介紹一下兩個藝術祭究竟是在甚麼樣的地方舉辦(WHERE)。
  2. 其次,才會將兩個藝術祭分開,分別聊聊他們誕生的契機(WHY)、重要的關鍵人物(WHO),以及他們的做法(HOW)。
  3. 最後,才是分別針對兩個藝術祭中,大家比較常提到,也比較感興趣的藝術家與作品們(WHAT)。而且,這一部分的濾鏡選擇標準就是...以NANA濕婦自己100%主觀的喜好與體驗為標準XD,我比較偏好背後有小故事、與生死議題相關的、以及富有幽默感等類型的作品,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類型的主題,歡迎持續FOLLOW到最後。
以下的分享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參雜許多NANA濕婦自己曾經在藝術祭活動中的體驗、感想與小故事,希望可以跟正在收聽(閱讀)的你/妳,一起先來一趟腦中藝術祭之旅。等到日後恢復正常旅遊時,也希望這一系列的內容可以作為你/妳在行程前、行程中與回國後的陪伴!

藝術祭出現之前的時空背景

在藝術祭開始之前的日本(約莫為30年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跟台灣不會相差太多,長期只關注於經濟發展的結果,導致人口過度向都會區集中、鄉村失業率升高、年輕勞動人口外移、少子高齡化等問題。然而,對地方來說,這不光是單純的人口減少這麼簡單,因為人口減少問題而間接導致地方的經濟活動減少、地方財源短缺、空屋與廢校逐漸增加、醫療資源短缺等等的問題,都會跟在後面一起來;接著,不只年輕人口,老年人口除了自然死亡之外,也會為了確保能夠獲得更多的醫療資源,開始跟著往都市地區流動,最後就是整個鄉鎮直接消失...,這也是當時日本學者所提出的「地方消滅論」。
因此,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就曾用比較土豪的方式,簡單而粗暴地發給每個地方一億日圓的補助金(「鄉土創生事業」政策),來活絡地方觀光與經濟活動;在這之後則相繼推出的1990年代「地方再生」、2000年代「地域再生」、2010年代「地方創生」...等接班政策,由這個規律可以看出,日本的中央政府幾乎每隔十年就會來推一下,希望透過政策與資金面不斷地改良與協助,進而減緩城鄉差距所帶來的衝擊。這與台灣一路上喊出的「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到現在的「地方創生」...等口號,其實也都很類似。然而,就像在學校上課一樣,台上的教授講述一樣的課程內容、台下的學生也享有一樣的教育資源,但最終每個學生的發展一定會有所不同,這與每個學生的個人特質、努力程度等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這一連串的政策推動之下,有些地區仍舊持續往消滅之路奔去,有些地區則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續存至今。或許,地方消滅的危機尚未解除,但至少情況有所延緩,或甚至對於該地區未來的發展,我們能有更多的想像。

兩大藝術祭在哪

在前述的時間背景之下,我們可以試著把空間上的視野更聚焦一些,縮小到舉辦大地藝術祭的新潟縣南部地區(十日町市與津南町),以及舉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眾多小島上。這兩個舉辦藝術祭的偏鄉地區,一個以山為舞台,一個以海島與港口為舞台。兩者在地理位置上相差雖遠,過去的產業發展背景也不盡相同,但卻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意識到他們所面臨的相同困境,如今也都因為藝術祭的舉辦而正在逐漸轉變中。在進入藝術祭之前,NANA濕婦想先帶著大家來看看這兩大藝術祭所發生的場域,在過去發生過甚麼事情,又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1.大地藝術祭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大地藝術祭所舉辦地區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大地藝術祭的完整名稱為「越後妻有大地の芸術祭」,其中所謂的「越後」,就是新潟縣的古地名。以前在以京都為都城的年代,京都就是日本人心中的世界中心,所以各地的地名多以與京都的相對距離來命名。例如九州有筑前與筑後、豐前與豐後,而北陸地區離京都較近的福井縣就被稱為「越前」、富山縣為「越中」,離京都最遠的新潟縣就叫做「越後」。而「妻有」這個名稱指的就是現在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與津南町一帶,也正是大地藝術祭舉辦的主要場域。其名稱由來有許多說法,其中最浪漫的由來,來自於一個傳說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據說以前有個大名相親過多次都沒能取到老婆,某天,這個大名夢到觀世音菩薩托夢告訴他,你的老婆在遙遠的北方的國度,夢醒之後這大名便一路往北走,開始了他的尋妻之旅。沒想到等他到了這附近之後,就遇見了一個跟夢裡的觀世音菩薩長得非常像的女生在等著他,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個女生也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的託夢而來到這裡等他的。從此以後兩人便結為夫妻,而這個地區也被命名為「妻有」。另一個比較殘酷也現實的由來,則是由地形的諧音而來,原來這裡是貫穿新潟縣的母親河「信濃川」的上游地區,由於位於四面環山的深山裡,就好像道路的盡頭一樣的地方,因此被稱為「どん詰まり」之地,就其發音的諧音(TUMARI),後人改稱這裡為「妻有(TUMARI)」。
大地藝術祭於新潟縣(黃色區塊)中的越後妻有地區(黑色區塊)舉辦/圖片來源:大地藝術祭官網
然而,以上無論是「越後」或是「妻有」,都是在現今地圖上不存在的古地名了。之所以會以古地名作為藝術祭的名稱,主要是因為在藝術祭開始之前(1995年),由新潟縣知事平山征夫所提出的「ニューにいがた里創プラン」(有人翻譯成「新 新潟鄉鎮創新計畫」或「NEW新潟里創計劃」)而來的,由於參與計畫中的市、鎮、町多元,單獨用誰的名字都不公平,但若採用包含這所有地區的古地名的話,大家就不會吵架了。因此,當時所提出的「越後妻有アートネックレス整備構想(越後妻有藝術鍊構想)」,便成為了大地藝術祭的前身,做了一些打底的工作,其後藝術祭也在這基礎之上,開始將藝術作品分散設置於各區,並逐漸發展為現在的樣貌。
這塊被稱為「越後妻有」的地區,位於本州西部山區的新潟縣南部(包括十日町市與津南町),總共橫跨了760平方公里,區內共有200多個聚落。這樣的範圍是甚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從基隆到台北、新北市的範圍,然而,在這麼大的區域中,卻只有不到六萬人的居民生活於此,且其中有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了四分之一。新潟縣是個面向日本海,背後則以山脈與福島縣為臨的縣,每到冬天便會被豪雪掩埋,期間維持約4個月左右,其平均積雪深度約為2~3米,最深紀錄還曾經逼近4米,相當於一層樓的高度,尤其越後妻有地區坐落於靠近山的這一側,所以每到了冬天,不剷雪可是出不了門的。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的人們,多半過著夏耕冬讀的農村生活,面對惡劣的冬雪環境,養成了他們堅毅的性格。夏天耕種、冬天織布就是他們的日常,為了把握短暫的夏季,他們更是沿著信濃川開墾出許多梯田,盡可能增加耕地面積,培育出了享譽國際的越光米;冬天織布,更是織出了十日町友禅等絲織產業。於是,冬季的豪雪與夏季的梯田、個性堅毅、安靜又害羞的當地人,是這塊土地留在我腦海裡印象最深的畫面。

2.瀨戶內藝術祭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主要於岡山縣與香川縣(淺藍色區塊)之間,瀨戶內海上的小島(深藍色)上舉辦。/圖片來源: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官網
接著,我們一起來看看舉辦瀨戶內藝術祭的地方,又是長得是甚麼模樣。瀨戶內海地區的地形正如其名,是一面被本州、九州與四國所包圍,雖與海連接卻又被陸地所保護的「內海」,這面日本最大的內海,東西約450公里,南北約15~55公里,我們可以想像,大概就是把整個台灣稍微拉長一點,切一半之後打橫的概念。在以前陸運還只能靠步行、騎馬、使用牛車搬運的年代,海運可說是比較有效率的運送方式,而瀨戶內海因為被陸地包圍,所以相較於日本海與太平洋,此處的海相風平浪靜,且晴天機率高。因此自古以來,瀨戶內海一直都是日本國內各地物資往來運送的重要幹道。我們之前在講武士起源的故事時,曾提到過的小平家族,也曾仰賴瀨戶內海的貿易支撐,最後所蓋的嚴島神社也就在這片瀨戶內海上。甚至於到近代日本剛開放觀光旅遊的年代,我也曾聽前輩們提過當年的日本觀光黃金路線,便是在飽覽九州風光之後,接著搭船穿越過瀨戶內海,再從大阪上陸一路玩到東京。由此可知,瀨戶內海地區自古至今,一直是日本國內一條安全又快速的海上高速公路。
除此之外,瀨戶內海上散落了將近3000座的小島上,由於盛產品質優良又堅固的石材(花崗岩),加上原本就擁有便利的海運優勢,因此,從江戶時代的修築的大阪城起,到明治時期的各種近代西洋建築如日本銀行總行的主館、明治生命館,乃至於日本橋等等,都曾採用這裡的石材。甚至就連大家孰悉的關西機場,也曾以瀨戶內海上的淡路島作為「土取場」之一,大量採挖土方,用以填海造陸。如此,在長達四百多年以採砂、石為主要產業的歷史發展脈絡下,很多小島上都留下了不少被人工挖採的痕跡(如今也有少數採石業者仍在持續營運中)。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用google map的衛星圖層來觀察這些小島,你會發現有些小島不是我們一般所認知的綠色,而是光禿禿的土黃色,點綴在瀨戶內海上。
瀨戶內海上因人工挖採而禿掉的小島們
在日本戰後經濟快速發展的1960年代裡,人們忙著追逐眼前的利潤,面對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選擇刻意地忽略;看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所產生的產業有害廢棄物,也選擇草率處理,畢竟,人們喜歡看見光鮮亮麗、美好的一面,那些黯淡無光、黑暗的垃圾,只要想個辦法把他們蓋起來或燒掉就好。於是,因為具有人口稀少(所以反抗聲浪較微弱)、被海所阻隔的封閉性(發生甚麼事情,外頭的人比較難察覺)等特性的瀨戶內海小島上,開始出現了煉銅工廠、非法垃圾棄置與掩埋、痲瘋病(現正名為漢生病)的隔離療養院所等...怎麼想都不會是好事的鳥事。
雖然在瀨戶內海的航道上,依舊有不少船隻因為不同的目的而航行於此;但在這三千多個島上,當年隨著各種產業需求的興起而來的島民,如今也隨著產業的衰敗而離開,有些島上的貓隻數量甚至比人口數還多(好,我承認,這雖然是吸引我來到這裡的很大原因之一)。散落在平靜海面上的每個小島,都像一個充滿故事的長者,臉上的皺紋都刻畫著他們的過去,有一種滄桑的美感。或許,是氣候的影響,也有可能是這些經歷所致,島民們比新潟山區裡的居民,多了一股強悍與熱情,他們身上總是披著一件因應季節變化而改變色彩的外衣,有時候是淡黃色與淺藍色的日出、有時候又是火紅搭配上藍紫色的日落。面對外來的人,他們沒有這麼害羞寡言,有時甚至是更加主動地靠上前來,要你坐下來聽聽他們說故事。於是,穿梭於海島間的船隻、因著各種歷史發展所留下的疤痕、島上的貓咪、熱情又主動的島民、海天一色的日出與黃昏,就變成了瀨戶內海在我腦中留下的複雜又美麗的畫面。
上面兩大地區所面臨的問題與時空背景,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地理位置的差異,使得藝術祭在推動的過程中,有可以相互參考的地方,又能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同時,兩者之間還有一些特殊的緣分存在,這些,礙於篇幅的關係,我們就留待下一次再繼續聊吧。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224會員
189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IHO美術館藏品多為小山美秀子女士40多年來的收藏,主要以茶道用具、宗教美術品、書畫、陶瓷器與漆藝品等東洋文物為主。當年她跟貝聿銘先生提到想要興建MIHO美術館時,貝聿銘便建議她可以多多蒐集其他文化圈的收藏品,如古埃及、羅馬、波斯文化等,如此才能將MIHO美術館提升為一個具有國際性的美術館。
在上一篇我們從美術館的接待棟走到本館前的這一段散步道上,已經可以稍微體驗到他對於光線運用的堅持與巧思。這次,走進本館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貝聿銘先生幫他們準備好的伸展台延伸了到本館的每個角落裡,在這裡,光線更能恣意地展現自己,隨著天候與時間的變換,換上各式各樣的華服,吸引著每位來訪者的目光。
上一篇我們透過照片稍微感受了一下他們藏在滋賀縣深山的總部裡,那些很厲害的建築物群。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建築物中,唯一開放給非信徒參觀的「MIHO美術館」,說說當初在興建美術館時,會長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貝聿銘先生隱藏在建築物中的巧思。
MOA美術館與MIHO美術館,一個在關東、一個在關西;一個面海、一個在深山裡;同時,成立的年代也不相同。然而,兩者卻也都是由神秘且低調的宗教法人團體所創立與營運,並各自邀都請了很厲害的建築師與設計團隊來參與設計。因此,接在MOA美術館之後,這一次NANA濕婦想跟大家聊聊的就是「MIHO美術館」。
在MOA美術館中,館藏約有3500件古美術品,其中包含了64件重要美術品、66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件國寶。當然,這麼多的館藏美術品不可能一口氣全部展出,每隔一段時間美術館就會推出不同的策展主題,除了自己的館藏之外,有時也會向其他美術館的商借相關展品,推出有系統地特展,所以每次來這裡都會有不同的驚喜。
經過上一篇,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創立MOA美術館的神祕宗教團體之後,這次開始,我們要一起來看看MOA美術館的建築與空間特色,尤其是在經過2017年的改造之後,美術館中有甚麼改變與亮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MIHO美術館藏品多為小山美秀子女士40多年來的收藏,主要以茶道用具、宗教美術品、書畫、陶瓷器與漆藝品等東洋文物為主。當年她跟貝聿銘先生提到想要興建MIHO美術館時,貝聿銘便建議她可以多多蒐集其他文化圈的收藏品,如古埃及、羅馬、波斯文化等,如此才能將MIHO美術館提升為一個具有國際性的美術館。
在上一篇我們從美術館的接待棟走到本館前的這一段散步道上,已經可以稍微體驗到他對於光線運用的堅持與巧思。這次,走進本館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貝聿銘先生幫他們準備好的伸展台延伸了到本館的每個角落裡,在這裡,光線更能恣意地展現自己,隨著天候與時間的變換,換上各式各樣的華服,吸引著每位來訪者的目光。
上一篇我們透過照片稍微感受了一下他們藏在滋賀縣深山的總部裡,那些很厲害的建築物群。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建築物中,唯一開放給非信徒參觀的「MIHO美術館」,說說當初在興建美術館時,會長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貝聿銘先生隱藏在建築物中的巧思。
MOA美術館與MIHO美術館,一個在關東、一個在關西;一個面海、一個在深山裡;同時,成立的年代也不相同。然而,兩者卻也都是由神秘且低調的宗教法人團體所創立與營運,並各自邀都請了很厲害的建築師與設計團隊來參與設計。因此,接在MOA美術館之後,這一次NANA濕婦想跟大家聊聊的就是「MIHO美術館」。
在MOA美術館中,館藏約有3500件古美術品,其中包含了64件重要美術品、66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件國寶。當然,這麼多的館藏美術品不可能一口氣全部展出,每隔一段時間美術館就會推出不同的策展主題,除了自己的館藏之外,有時也會向其他美術館的商借相關展品,推出有系統地特展,所以每次來這裡都會有不同的驚喜。
經過上一篇,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創立MOA美術館的神祕宗教團體之後,這次開始,我們要一起來看看MOA美術館的建築與空間特色,尤其是在經過2017年的改造之後,美術館中有甚麼改變與亮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本文介紹日本豐富的文化傳統及主要觀光景點,包括日本獨特的禮儀與尊重、傳統藝術、飲食文化、動漫與漫畫、傳統節日、茶道,以及日本各地的景點介紹。文章將提及京都、奈良、大阪、滋賀、名古屋、岐阜、以及金澤和富山等地的著名景點。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日本放寬邊境措施後,相信許多朋友已經對日本之行感到躍躍欲試,今天黑川先生要和大家更進一步介紹我們的故鄉─日本愛知県蟹江町的二三事,讓朋友更加了解我們的品牌背景,以及品牌如何浸沐在文化底蘊中孕育而生。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前往日本交換前,就一直很期待參觀日本的美術館,建築也好、展覽也好,想一探日本的藝術秘境。 因為住在埼玉,所以走訪的美術館大多在東京和埼玉地區,這篇記錄了在日本美術館度過的時光,回顧一些療癒心靈的瞬間🪄 原來江戶時期就有貓奴 📍太田記念美術館|東京原宿 如果沒有特地走入巷弄間,可能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本文介紹日本豐富的文化傳統及主要觀光景點,包括日本獨特的禮儀與尊重、傳統藝術、飲食文化、動漫與漫畫、傳統節日、茶道,以及日本各地的景點介紹。文章將提及京都、奈良、大阪、滋賀、名古屋、岐阜、以及金澤和富山等地的著名景點。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日本放寬邊境措施後,相信許多朋友已經對日本之行感到躍躍欲試,今天黑川先生要和大家更進一步介紹我們的故鄉─日本愛知県蟹江町的二三事,讓朋友更加了解我們的品牌背景,以及品牌如何浸沐在文化底蘊中孕育而生。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前往日本交換前,就一直很期待參觀日本的美術館,建築也好、展覽也好,想一探日本的藝術秘境。 因為住在埼玉,所以走訪的美術館大多在東京和埼玉地區,這篇記錄了在日本美術館度過的時光,回顧一些療癒心靈的瞬間🪄 原來江戶時期就有貓奴 📍太田記念美術館|東京原宿 如果沒有特地走入巷弄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