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藤礼:活下去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artexhibition.jp/exhibitions/20240531-AEJ2094424/

圖片來源:https://artexhibition.jp/exhibitions/20240531-AEJ2094424/

陽光奪目眩暈的東京夏日,一檔溫和地籠罩了酷暑的展覽靜靜地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內展開,說是展開或許也不恰當,因為藝術家的手法是如斯優雅,像樹梢通透出的陽光,為東京博物館這個嚴肅的空間散逸出感性,更製造了諸多藏品中喘息的空間。

內藤禮的《生まれておいで 生きておいで》(《生於斯,長於斯》)為我帶來不小震撼。儘管敘述順序上會變得有些雜亂,但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第三會場。初來乍到的我,先把博物館內的常設展看完後才去內藤禮的展場,也因此,第三會場就那樣靜謐地侵入了我的看展路徑。

第三會場。圖片來源:https://www.tokyoartbeat.com/articles/-/rei-naito-report-202406

第三會場。圖片來源:https://www.tokyoartbeat.com/articles/-/rei-naito-report-202406

第三會場位於博物館本館一樓的走道,於常設展作品間。最初經過時,我誤以為這只是個看展的休憩空間罷了 — — 大片雅緻的落地窗鎖住窗外庭園的景色,有幾張椅子擺在靠牆處,而椅子和窗戶中間擺了一個低矮的展台,上面有個透明的、被太陽照耀而熠熠生輝的水瓶,當我坐在椅子上小憩時,從這個角度望出去的水瓶像露珠般,配上後方綠意盎然的美景,幾乎要融入陽光中

一直到我看完一、二樓所有的常設展,決定去看內藤禮的作品時,我才意識到,方才那個舒適的空間,竟然已是藝術家的匠心安排之一。整個展覽的基調像是那個走道般,儘管說是「會場」卻絲毫不給人白盒子的凝滯感,觀眾的視線會自然地在整個空間中游走、甚至去關心會場與整體建築的空間配置。

理應第一個觀賞的第一會場位於平成館,和本館之間有聯通的走道。第一會場是個狹長的展間,燈光昏暗,內側牆面有狹長的玻璃展示櫃,裡頭幾乎是空的,仔細觀察後,會發現玻璃展示櫃內擺放著數顆圓球,而整個展間也由天花板懸吊無數顆相同的毛球。它們材質柔軟、顏色溫和,若看向展場兩側的黑色鏡面的話,不單會反射出自己的倒影,還能看到深厚延綿而出的無數毛球,恰好與其他觀眾的面容混雜,一時之間,竟分不出人與球的區別。

第二會場。圖片來源:https://bijutsutecho.com/magazine/news/report/29136

第二會場。圖片來源:https://bijutsutecho.com/magazine/news/report/29136

回到位於本館櫃台後方的第二會場,是個與第一、第三會場都不同的偌大空間,建築體富麗堂皇。相較整個空間,內藤禮佈置的作品顯得微小,回扣藝術家希望結合人類與自然的核心理念,整個展場彷彿一座低調的森林,只待從繁忙東京中喘口氣的人們,靜靜地於會場中的木板上坐下,體驗微不足道卻動人的平靜。

天花板懸吊了四個大正方形狀的木框,此外,藝術家從天花板上垂吊數條細繩,繩子上有玻璃珠,隨機分佈在整個展場裡,製造一種雨滴般的視覺感。若觀眾坐在正中間的木板上,往上看的話,細線會剛好隱藏起來,彷彿空中有無數水滴滴落。

圖片來源:https://www.timeout.jp/tokyo/ja/news/naito-rei-come-and-live-go-and-live-062824

圖片來源:https://www.timeout.jp/tokyo/ja/news/naito-rei-come-and-live-go-and-live-062824

內藤禮隨機地在展場中擺放了七個玻璃展示櫃,櫃子墊上一張抽象風景素描,再放上石頭、毛線球等,像是在野外寫生時,壓著重物使紙張不被吹走。玻璃櫃內放置著毛線團、或扁平或圓形的石塊、繩文時代的土製品(狗、豬等動物)。靠近入口處也有可供觀眾坐下的木板,旁邊有個玻璃展示櫃,相較其他的櫃子尺寸更小,櫃子裡放的都是內藤禮的畫作。

圖片來源:https://www.artagenda.jp/exhibition/detail/9460

圖片來源:https://www.artagenda.jp/exhibition/detail/9460

這些風景素描也均勻地分布在兩側的牆面上,兩邊各有14張極其幽微的水彩抽象繪畫,這些都是內藤禮紀錄下的自然光影與色彩。可以觀察到這些素描是以漸進式發展的,有幾張的顏料幾乎淡去、徒留水彩的水痕,觀眾必須屏氣凝神地注視乍看空白的畫面,才能看到陽光下反射的水彩痕跡。

與整個展場格格不入的是靠後方的展牆上的兩條銀色膠帶,銳利的反射光使人一下從自然的幽靜中清醒過來。接著,依照觀展順序的話,就該回到前文提到的,走道上的第三會場了。此種細緻而巧妙的作品元素安排讓人歎為觀止,內藤禮對各式材質的表現都相當嫻熟。

我在這三個會場裡體驗到的是貫穿了靈魂的「既視感」(Déjà vu),在日本山林中體會到的陽光溫度、樹葉摩挲、溪流潺潺,都被復刻下來了。

如同中文展覽名稱的「生於斯,長於斯」,內藤禮將家鄉的記憶搬到東京博物館中;英文名稱更以”come and live — go and live”來呼喚觀眾的注意力,聚焦於行動、生活、生命;最優美的仍是日文原文「生まれておいで 生きておいで」,詩句般的字句雋刻著「出生吧」、「活下去吧」的期望,包裹住沮喪的日本社會,傳遞對生命的執著,更埋入生死之間的調和。

出生於廣島的內藤禮,於上野再現了都會中難能可貴的大自然。禁止攝影的空間中,人們放下手機,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誰だろう 
この地上に生きたいのちと母というはざま 
そしてここには生の内と外にゆきわたる何かがあった 
みながはなつ声みちて 
そうおもうほどわたしは生だった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生まれておいで 生きておいで》

展覽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平成館 企劃展室

展覽時間:2024年6月25日 ~ 2024年9月23日

官網:https://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2637

內容總結
内藤礼 生まれておいで 生きておいで
5
/5
avatar-img
19會員
60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所謂的「怪誕藝術」(grotesque art)或又稱作「令人不安的藝術」(disturbing art),是一種中世紀時期的想像集大成。譬如Francisco Goya的繪畫,整體基調灰暗,刻意將人與其他動物的肢體結合,畫面卻又相當寫實,像在挑釁觀者,呈現出令人不適且毛骨悚然、虛實相交的氛圍。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腦子彷彿清澄如水,滴滴答答流出,之後什麼也沒留下,有種甜美的暢快。 可與川端康成的浪漫不同的是,藝術家面臨的是現實的人生,所以在淚水奔流後無法迅速體會那「甜美的暢快」,藝術家的告別來得悠長,但我相信將這件作品組裝起來的過程中,那些思緒必定也滴滴答答地從藝術家心底流出,而最終,將得到那甜美的暢快。
4/5《在這工作,真幸福 How's your job?》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3/5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
小明對應到的或許是作中的「奇蹟」,表面上,第二部的標題指的是JJ企業經營經濟農場帶來的「經濟奇蹟」,可從結局推斷,這個「奇蹟」或許也指的是阿榮仍殘有最後的自我,認出志強的存在,並通過擁抱回憶起過往的溫暖,更變相從JJ企業手中解放台灣人民。
5/5戰鬥之城.終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4/5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
所謂的「怪誕藝術」(grotesque art)或又稱作「令人不安的藝術」(disturbing art),是一種中世紀時期的想像集大成。譬如Francisco Goya的繪畫,整體基調灰暗,刻意將人與其他動物的肢體結合,畫面卻又相當寫實,像在挑釁觀者,呈現出令人不適且毛骨悚然、虛實相交的氛圍。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腦子彷彿清澄如水,滴滴答答流出,之後什麼也沒留下,有種甜美的暢快。 可與川端康成的浪漫不同的是,藝術家面臨的是現實的人生,所以在淚水奔流後無法迅速體會那「甜美的暢快」,藝術家的告別來得悠長,但我相信將這件作品組裝起來的過程中,那些思緒必定也滴滴答答地從藝術家心底流出,而最終,將得到那甜美的暢快。
4/5《在這工作,真幸福 How's your job?》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3/5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
小明對應到的或許是作中的「奇蹟」,表面上,第二部的標題指的是JJ企業經營經濟農場帶來的「經濟奇蹟」,可從結局推斷,這個「奇蹟」或許也指的是阿榮仍殘有最後的自我,認出志強的存在,並通過擁抱回憶起過往的溫暖,更變相從JJ企業手中解放台灣人民。
5/5戰鬥之城.終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4/5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蜷川實花華麗絢爛的風格是我的愛,相隔8年終於又來到台北展出 懷念8年前一起和好友去看展,但她現在已經變身人妻和二寶媽 歲月過的真快呀 ​​murmur 完回到主題XD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琉璃工房循環設計展的特色及展覽資訊。透過對展覽內容的描述,展示了琉璃的美與創意,並強調了環保和循環再生的概念。
Thumbnail
到「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時光璃影」聯展,欣賞玻璃工藝的極緻美學!就跟著貝蒂一起,與李白一同花前月下、同游魚徜徉玻璃海之間、讓吉祥寓意為生活加點力量!「玻工館」很有趣,這裡介紹了非常完整關於「玻璃」的前世今生,您知道嗎?玻璃可是新竹的名產之一,玻璃製作與生活應用很不簡單~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 開場:關於「Window Shopping」式的展覽空間 】 這次的展覽是在松山文創園區的台灣設計館,「日本nendo設計展in TAIPEI」,蒐羅來自歐、美、亞洲高達200件的展品。展覽空間的特色是「將展品放在不同房間內,走廊上的人們透過一扇扇窗戶往不同房間看」。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很多人正忙著去日本賞櫻,但與其疲於奔命追著花期跑,倒不如走一趟台北101大樓右側穿堂走道的Gallery畫廊,一次看個夠,以花卉為主題的常玉限量版畫,看熱鬧也看門道。                                                                  
Thumbnail
Naked Flower 花之舞光影展是由村松亮太郎(NAKED,INC.)帶領團隊打造沉浸式光影互動體驗,是近年蠻炙手可熱的展覽項目,運用科技於屏幕呈現環繞式的空間藝術。展覽共分七大展區,如花之書、花朵小徑等,像是走進去愛麗絲墜入的夢幻仙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蜷川實花華麗絢爛的風格是我的愛,相隔8年終於又來到台北展出 懷念8年前一起和好友去看展,但她現在已經變身人妻和二寶媽 歲月過的真快呀 ​​murmur 完回到主題XD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琉璃工房循環設計展的特色及展覽資訊。透過對展覽內容的描述,展示了琉璃的美與創意,並強調了環保和循環再生的概念。
Thumbnail
到「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時光璃影」聯展,欣賞玻璃工藝的極緻美學!就跟著貝蒂一起,與李白一同花前月下、同游魚徜徉玻璃海之間、讓吉祥寓意為生活加點力量!「玻工館」很有趣,這裡介紹了非常完整關於「玻璃」的前世今生,您知道嗎?玻璃可是新竹的名產之一,玻璃製作與生活應用很不簡單~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 開場:關於「Window Shopping」式的展覽空間 】 這次的展覽是在松山文創園區的台灣設計館,「日本nendo設計展in TAIPEI」,蒐羅來自歐、美、亞洲高達200件的展品。展覽空間的特色是「將展品放在不同房間內,走廊上的人們透過一扇扇窗戶往不同房間看」。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很多人正忙著去日本賞櫻,但與其疲於奔命追著花期跑,倒不如走一趟台北101大樓右側穿堂走道的Gallery畫廊,一次看個夠,以花卉為主題的常玉限量版畫,看熱鬧也看門道。                                                                  
Thumbnail
Naked Flower 花之舞光影展是由村松亮太郎(NAKED,INC.)帶領團隊打造沉浸式光影互動體驗,是近年蠻炙手可熱的展覽項目,運用科技於屏幕呈現環繞式的空間藝術。展覽共分七大展區,如花之書、花朵小徑等,像是走進去愛麗絲墜入的夢幻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