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肺炎 恆溫 氣候變化

    [Previously published on 2020.08.15, 信報財經新聞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11 | 時事評論 | 建築思話]
    正值肺炎疫情第三波。面對這個在潛伏期可以人傳人,測試結果又可以呈假陰性(false negative), 個案顯示了染完又有機會再染之病毒,我們有機會刻勝它嗎? 除了等待疫苗面世,個人及集體上應怎樣作才能夠增加勝算?面對病毒變種又如何應對?
    知道屋宇設備之冷氣系統有這樣的情況:有沒有試過把恆溫器的溫度停留在某一數值,待著了冷氣一會,拿溫度計一度,總是發現和恆溫器所定之數值有些少差距?理論上,這個距離是可以解釋的。 正常地,在恆溫器測到室內氣溫比預訂之值為高時,便會作出製冷反應,但現實中室內空間除了冷氣這個系統外,還存在其他系統,而這些系統往往是與冷氣系統的反應抗衡。譬如,外牆系統是如何密不透風,某程度的滲漏仍是不能避免的。只有在冷空氣滲到外邊令熱空氣進了來,室內氣溫上升了一點後,恆溫器才會作出反應。正是這個作用及反應之時差,導致預設之溫度和實際的,總存在一點距離。在香港夏天日頭的情況,結果往往是,實際的室溫大部份時間都比恆溫器之數值為高。
    處理這個時差,解決方法可簡單不過 - 把恆溫器之溫度,合理地比認為舒適的溫度,調低一點。這個可能是我們今天常常聽到的「超前部署」的一個簡單應用例子。
    面對一樁如此微小的事情,人們也能「理性」地作出「準備」,面對現今極端的天氣,人類存亡、生死攸關之境況又如何?大水或冇水(water everywhere or nowhere) , 决堤或林火 - 氣候變化在今天之實際影響已不能用「浮現」來形容,因為這幾年,世界不同角落也在經歷不同程度的災難。在看似仍未波及到的香港這片「樂土」,我們有沒有作出相應的準備行動?沒有的話, 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相應二字在此可以有不同層面之理解。論氣候變化影響之深及廣,在此不用多說。這裏想提出的是時間性的層面。科學界廣泛最關心的其中一個議題是人類社會要在什麼的時間窗(time window) 內有效減排,才能有較大的機會避免氣候突變帶來的大災難。對於逐漸的變化,人類社會或許有能力買時間作出協調去應對,軟着陸(soft landing)的機會大增。但突變之後果則大可不同。 事前既沒有作出足夠預防之措施(precautionary approach ),事後亦沒有能力花時間去協調,後果之災難性可想而知。理論上,此時此刻,我們是否應盡最大努力,投放遠遠更多的社會資源,減少突變可能帶來的種種後果,作相應的超前部署。已有很多研究顯示, 愈早投放的資源, 愈能有效減低將來之損失。
    要清楚明白我們現正面對的種種氣候災害, 已是多年來過高溫室氣體排放下,種種連鎖反應的後果。 一切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已矣是滯後了之癥狀,那還談什麼超前部署?若我們現在做的只能減低溫室氣體排放之幅度,而暖化的趨勢是逆轉不了的,其速度甚至乎是跟隨一個指數模式(exponential pattern)的話,防患未然之重點, 相信已不再單純是減低排放,處理廢物之類,而是對溫度上升後,能對合理推演之不同後果作出評估,以預早在基礎設施及政策上作出規劃、配合等準備。這方面作的超前部署相信將會更具實質意義。邏輯上就如把之前恆溫器之溫度預早調低一度半度,那樣的顯淺簡單。只不過, 社會慣常之運作模式 - 五年一任的領袖、待證據確立才作反應之思維模式、經濟發展為主調等等,在在令這些簡單但至為重要之部署,遲遲未見開展,甚至未曾深入討論或研究。
    等待疫苗的面世、全民戴口罩丶保持社交距離等是抗疫不是防疫。定立條例保護天然環境,建立健全的通報機制,有效邊境管控, 增強自身的免疫力等,才是防患未然。儘管防疫及氣候變化這些重大的議題,是需要全民參與及多管齊下,由上而下之領導、各地政府的職能,仍是責無旁貸。要知道,此刻之疫情,極其量只是未來氣候災難之一場小型預演。而家中之恆温器, 預設後發覺不對可以再調, 但氣候臨界點一舜間越過後,可便返不了轉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