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結婚前,一定要上課或接受輔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Q:一定要上過兩性課程或是接受婚前輔導才能結婚嗎?萬一上完後分手,怎麼辦?上了課就可以保證什麼嗎?
(如題,都是被問過、被挑戰過的問題,在此分享小弟我,非專業、個人主觀的助人經驗的淺見,供參考。)
這算是三個問題。怎樣說好了…
如果今天你們倆個要一起去爬玉山,你有兩種選擇可以爬這座山;一種是,像逛你家附近的公園一樣,帶著錢包、手機、鑰匙去就好(不知道叫不叫得到外送?);一種是,先做一些關於爬玉山的功課和事前的預備,確認應該要攜帶好的裝備、計畫攀爬策略、稍微鍛鍊一下身體再去。
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我只能說,對的基礎才會有對的方向,對的問題才會找到好的答案。
近年來,無論是網路上或是兩性領域的教育,有越來越多豐富的課程、知識資源,是相當容易取得的。但我也必須誠實的告訴各位,依我個人觀察;不見得你去讀完那些書或是上完那些課,你就有美滿蒙福的婚姻!(因為這不是在練功)而且我發現,也不見得直接進入婚姻,一切就一定會每況越下。
但有一件事,我可以明確的跟各位保證!就是你若「缺乏學習的態度」、「關係和兩性的知識」會有極高的機率,你會經過沒有必要枉走的「痛苦」歷程,和更有機會讓婚姻家庭狀態,走向「高風險」的問題裡面。到那個時侯,或許再去涉略、惡補、學習,神蹟的上帝,還是可能救的回來,只是…你卻浪費了很多精力和歲月,去走原本先預備好,就可以減少問題的路,這是你要的方式嗎?
婚輔或是兩性營會,不是「保證班」或是「吃仙豆」,它更像是關係知識進修的學校;夫妻婚姻的保養廠和健檢所;一台車需要持續保養才能跑的久;一個人要健康,需要受教育、醫療保健、上健身房、好的飲食,才會有健康強壯的生命!婚姻關係…難到不是嗎?
而我們真正該問的問題是…
「你期待,將來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品質如何呢?什麼樣的投資,對你的未來是值得的呢?」
如果經過婚輔發現彼此真的適合度太低,分了…怎麼辦呢?
那你更要去感謝,那一位幫助你發現「適合度低」的輔導者,他可能是救你走向萬丈深淵的人。
但當有一天你因為分了,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或是當初沒聽進去過了很多年,你發現自己真的「錯了」又拉不下臉去告訴當初勸你別急婚去預備的人。到那時,你就真的看懂了!也學到了!也明白…婚姻家庭關係的經營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不事前預備好,更是難上加難。你想付上那麼昂貴的代價嗎?
如果接受婚輔就會分手,那你們進入婚姻就確定不會分嗎?關係若是經不起如此之簡單的考驗,那你又怎麼能確定將來遇到更大的考驗,你可以跨過呢?
對於以上問題,我的答案是,蒙福的婚姻,不是上什麼課或有沒有婚輔的問題!是你有沒有對關係上「努力與時俱進學習的態度」和你選擇的對象,是否俱備願意在關係溝通上學習和改變的特質!
如果有,恭禧你!如果沒有……保重!願神拯救妳。
John
#關係#兩性#婚姻
「健康溝通系列」是我自己曾在助人工作多年的經驗中,處裡許多人的衝突問題,所體悟出的一些經驗。我發現只要我們在溝通習慣上做一些改變,可以改善我們大部分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問題,希望這系列的分享能夠幫助在關係上遇到問題的人,找到一些突破的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伴侶諮商的經驗逐漸累積,越來越多25-40歲之間的情侶會來找我討論感情問題。如果是交往大約2年以上、感情也穩定的情侶,其中一個最常提出的話題無非是:我們接下來要結婚嗎?我們適合繼續走下去,並且結婚嗎?針對這樣的議題,伴侶諮商中有特定的諮商方式就是「婚前諮商」或「婚前輔導」。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1問題:你對戀愛和婚姻的看法為何? 2身為女性,婚後風險的考量 2-1孕後身材 2-2婚後另一半關係經營 2-3小孩與自我的平衡 3不同文化對婚姻的看法 3-1台灣 3-2印度或中東 3-3西方、歐美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
Thumbnail
今天友人跟我討論到二婚的話題,以及二婚後要不要生小孩,我覺得我可以好好的整理一下思緒… 經歷了一段婚姻,生了2個小孩,這段婚姻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婚姻,青春歲月已經耗費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從墳墓爬出來,如果真的有緣分遇到人生對的人,還有勇氣再結婚嗎? 兩個相愛的人,真的需要一張結婚證書來鞏固嗎? 有
Thumbnail
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它涉及到與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承諾和伴侶關係的建立。但是,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的伴侶並不容易。今天廣播中,我將從資深婚姻專家的角度來探討必嫁必娶的對象的條件。我們將討論金錢價值觀一致、家庭規畫一致、性需求的一致性、不留戀過去、理性溝通代替無理取鬧、與異性有清楚的界線等。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伴侶諮商的經驗逐漸累積,越來越多25-40歲之間的情侶會來找我討論感情問題。如果是交往大約2年以上、感情也穩定的情侶,其中一個最常提出的話題無非是:我們接下來要結婚嗎?我們適合繼續走下去,並且結婚嗎?針對這樣的議題,伴侶諮商中有特定的諮商方式就是「婚前諮商」或「婚前輔導」。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1問題:你對戀愛和婚姻的看法為何? 2身為女性,婚後風險的考量 2-1孕後身材 2-2婚後另一半關係經營 2-3小孩與自我的平衡 3不同文化對婚姻的看法 3-1台灣 3-2印度或中東 3-3西方、歐美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
Thumbnail
今天友人跟我討論到二婚的話題,以及二婚後要不要生小孩,我覺得我可以好好的整理一下思緒… 經歷了一段婚姻,生了2個小孩,這段婚姻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婚姻,青春歲月已經耗費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從墳墓爬出來,如果真的有緣分遇到人生對的人,還有勇氣再結婚嗎? 兩個相愛的人,真的需要一張結婚證書來鞏固嗎? 有
Thumbnail
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它涉及到與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承諾和伴侶關係的建立。但是,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的伴侶並不容易。今天廣播中,我將從資深婚姻專家的角度來探討必嫁必娶的對象的條件。我們將討論金錢價值觀一致、家庭規畫一致、性需求的一致性、不留戀過去、理性溝通代替無理取鬧、與異性有清楚的界線等。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