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去世後的世界格局: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 (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安倍去世後的世界格局: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 (3)
安倍的去世,最要觀察的是,他的「以價值觀與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理念,「對抗中共,支持台灣,聯合西方國家」的外交路線,以及國內的修憲主張,追求日本的「國家正常化」,是否能持續推動下去。
我估計岸田內閣有很大的可能會繼續「安倍路線」,而不是在安倍去世後悄悄鬆動安倍的戰略視野與政治主張。
最基本的原因是,日本要重新武裝,重新崛起,是日本的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不管誰來當日本首相,都要追求日本的最高利益,來爭取日本民意的最大支持。
如果安倍的政治遺產能夠延續下去,那麼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就仍然會強化下去!
岸田內閣很可能會高舉安倍的旗幟,以安倍的傳人自居,以完成安倍的遺願自許,如此可以鞏固岸田在國內的支持度,也讓美國對日本的穩定性有信心,讓全世界對日本在國際社會承擔更重大的角色有信心。
岸田首相最近去東南亞訪問,還去了英國,簽署了「相互准入協定」,有準軍事同盟的味道,還參加了北約的會議,將來在「北約全球化」的推動下,日本也許會加入北約,或是成為北約在印太地區的延伸,將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納入北約的利益,將北約改組成「全球民主自由聯盟」的安全機制。關鍵都在日本的角色。
現在,日本的參議院選舉終於讓修憲勢力在248席當中取得177席,超過2/3的門檻166席,可以啟動修憲了。期待日本重新定位自己的國際角色,與美國保持堅定的同盟關係,在印太戰略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對台灣有更戰略清晰的態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綜合各方線索,現在可以提出一個假說,可以先來做一番沙盤推演(如果你有更深入的情報,也請歡迎出來指正喲~),就是說,刺殺安倍可能另有真兇也說不定~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共產黨眼中看到的總是硬體項目,而不是相對比較無形的東西,那些跟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有關的東西。要講人才,中國是有的,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會讓所有成果遲早都要被共產黨收割,這就叫做「黨的領導」。一旦民族主義情緒退燒,高手們不再心甘情願為土匪們幹活,那麼這種專制體制就會撐不下去。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綜合各方線索,現在可以提出一個假說,可以先來做一番沙盤推演(如果你有更深入的情報,也請歡迎出來指正喲~),就是說,刺殺安倍可能另有真兇也說不定~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共產黨眼中看到的總是硬體項目,而不是相對比較無形的東西,那些跟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有關的東西。要講人才,中國是有的,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會讓所有成果遲早都要被共產黨收割,這就叫做「黨的領導」。一旦民族主義情緒退燒,高手們不再心甘情願為土匪們幹活,那麼這種專制體制就會撐不下去。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本在不久之前有個「民主黨」,也曾執政過。下台後來主要分裂為「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而真正繼承「民主黨」的是「立憲民主黨」。 而所謂許多自稱喜歡台灣,但對台灣也沒多瞭解的日本大叔們通常都是所謂的右派,甚至有些還可能是極右派,他們在日本是絕對不可能會支持「立憲民主黨」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
Thumbnail
沒有安倍晉三的未來呢?後安倍時代政治領導人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前文提到過,治台前七年基本上都在弭平抗日勢力,一直到後藤新平的治理方式將抗日勢力逐漸瓦解後日本才真正開始全面統治台灣 後藤新平接任民政長官之後,後藤秉持「生物學原則」,開始大規模地進行的調查與建設。後藤曾說:「殖民地行政計畫,在目前科學進步之下,必須根據生物學的原則,也就是要發展農業、工業、衛生、
Thumbnail
英國將舉行大選,改選下議院全部650席次,根據民調,左翼的工黨可望奪下484席,保守黨恐僅獲得64席,結束長達14年執政。與英國同樣2023年Q3Q4連續兩季GDP下滑陷於「經濟衰退」的日本?大摩認為:當前的低成長是轉型期間的短期陣痛,日本將走出失落的三十年!那麼,會換中國步入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後塵?
Thumbnail
「少年國際選讀」還在進行中,來到第11章到15章。涉及了安倍晉三的貢獻、「英王登基,貨幣、護照、郵票全面換新」、德國如何解決能源危機、德國為了應付能源危機、列強歸還歷史文物的議題。也從這是議題思考「台灣所面臨的相關問題」。 . CH11安倍晉三政治遺產,對印太安全貢獻大 11-1  請說說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本在不久之前有個「民主黨」,也曾執政過。下台後來主要分裂為「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而真正繼承「民主黨」的是「立憲民主黨」。 而所謂許多自稱喜歡台灣,但對台灣也沒多瞭解的日本大叔們通常都是所謂的右派,甚至有些還可能是極右派,他們在日本是絕對不可能會支持「立憲民主黨」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
Thumbnail
沒有安倍晉三的未來呢?後安倍時代政治領導人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前文提到過,治台前七年基本上都在弭平抗日勢力,一直到後藤新平的治理方式將抗日勢力逐漸瓦解後日本才真正開始全面統治台灣 後藤新平接任民政長官之後,後藤秉持「生物學原則」,開始大規模地進行的調查與建設。後藤曾說:「殖民地行政計畫,在目前科學進步之下,必須根據生物學的原則,也就是要發展農業、工業、衛生、
Thumbnail
英國將舉行大選,改選下議院全部650席次,根據民調,左翼的工黨可望奪下484席,保守黨恐僅獲得64席,結束長達14年執政。與英國同樣2023年Q3Q4連續兩季GDP下滑陷於「經濟衰退」的日本?大摩認為:當前的低成長是轉型期間的短期陣痛,日本將走出失落的三十年!那麼,會換中國步入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後塵?
Thumbnail
「少年國際選讀」還在進行中,來到第11章到15章。涉及了安倍晉三的貢獻、「英王登基,貨幣、護照、郵票全面換新」、德國如何解決能源危機、德國為了應付能源危機、列強歸還歷史文物的議題。也從這是議題思考「台灣所面臨的相關問題」。 . CH11安倍晉三政治遺產,對印太安全貢獻大 11-1  請說說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