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朋友曾十分體貼地說要寄電鍋給我,以備我吃不慣漢堡薯條,但我想多倫多既是加拿大第一大城,總不會連漢堡薯條以外的選擇也沒有吧?抱著不信邪的心情想到了當地看看再說,然而在多倫多待了近半年,日子一久真的不免開始想念家鄉的一切,尤其是台灣食物的美味與親切的價格。說我為了再次嘗到故鄉美食而回國一點都不誇張。
一杯500c.c.珍奶要台幣200元!
來到多倫多之後,市中心的鬧街上果然是開設了許多異國料理店,幫然也包括了珍珠奶茶手搖飲,只不過價格會讓人眼珠子掉出來。一杯500C.C.的珍奶,稅前價格平均7.5加元左右,多倫多的消費稅是13%,所以稅後將近8.5加元,折合台幣約195元,大概是台灣的2-3倍價。等於是在台灣喝一杯星巴克大杯花式咖啡的概念,這杯珍奶還真令人買不下手。反倒是星巴克咖啡相較之下,中杯美式稅後約3.8加元,折合台幣88元左右,還比台灣賣的還便宜!無怪乎許多學生來到加拿大之後毫不客氣經常去星巴克報到。
由於加拿大各省的消費稅不一,多倫多是外加13%的稅率,而且在多倫多舉凡餐廳用餐、搭乘計程車等這種由人提供服務的行業,一般都有給小費的習慣,小費雖非強制,但除非當次服務不甚滿意或外帶自取好意思不給小費之外,多數會給消費金額的15%,加上疫情期間採取線上金流刷卡避免現金接觸,有些餐廳的刷卡機甚至直接設定小費18%或20%起跳,因此為了節省經費,一般學生多會買食材回家自己煮,偶爾打打牙祭吃外食。
麻辣鍋、鮮芋仙、Buffet都有,個人最推Tim Hortons
多倫多的外食內容普普通通,畢竟不比泰國、日本、台灣等亞洲國家有享受美食的傳統跟豐富的外食餐飲文化,要找到擅長料理的廚師、幫廚不太容易。而且外帶一份主食大約15-17加元,餐廳消費一份餐點下來平均價格也都要23-25加元,最低工資時薪才約14-16元左右,因此即使中產階級的上班族也要稍微打算荷包。市區街道上的餐廳以外,在大型購物中心如伊頓中心(Eaton Centre),或與地鐵共構的複合式商辦內,多設有美食廣場(Food Court),就是類似台灣百貨公司美食街的概念。在這些美食廣場就可以吃到漢堡薯條、三明治、壽司、泰國菜、炒麵、希臘料理等等,可說是外出逛街休息,或當天不想自己煮食的另一個選擇。
不知道是不是中、日、韓比較多有興趣過來開店的廚師或老闆,我覺得這些亞洲料理還是比較合我的口味,如果有興趣試試看,沿著伊頓中心及登打士廣場(Dundas Square)附近的街道及巷弄中很多亞洲料理餐廳。想念台灣美食或中菜的朋友可以到中國城,從麻辣鍋、小火鍋、腸粉、粥麵、燒臘到鮮芋仙都有,可暫解思鄉之情。
我在多倫多最推薦的是 Tim Hortons,這是一家加拿大知名連鎖咖啡店,到處都可以看到很方便,而且價格經濟實惠,提供的餐點內容從咖啡飲料、貝果、三明治、捲餅到湯品等,可說從早餐到晚餐全包!我最推薦的餐點是每日現做鬆軟可口的藍莓馬芬(Muffin),一個1.49加元;以及當天現煮的咖啡(brewed coffee),小杯8oz(240c.c)1.59加元。每間店裡不但有廁所又提供wifi及舒適座位,甚至可以用APP集點換餐,所以經常一早便可見上班族、學生、藍領工人一起排隊,真是小資一族的好朋友。
雖然在多倫多也有麥當勞跟subway,但在地的A&W連鎖漢堡店不僅價格比較便宜,味道也比較可口,遠遠超車麥當勞。一開始也是台灣同學推薦給我的,一試成主顧。牛肉漢堡是這家店的招牌,以爸爸(Papa)、媽媽(Mama)、叔叔(Uncle)、青少年(Teen)等區分漢堡尺寸跟裡面加的蔬菜,現炸的薯條無敵好吃。加拿大的套餐又稱Combo,如果你點套餐,就會有漢堡、副食如薯條、洋蔥圈等可以選,CP值最高的是飲料可以選啤酒,當然不喝酒的人也可以選咖啡跟碳酸飲料,而且這家店時不時也推特價活動,像大杯熱咖啡就長期含稅1加元,非常划算!
台灣人愛吃的Buffet自助餐吃到飽,多倫多也開了幾家。不過據稱多倫多最好吃的(沒有之一),是一家叫做Dragon Pearl(龍珠)的餐廳。平日中餐每人22.99(小費及稅金另計),有各式熟食、海鮮(魚蝦)、甜點,最出名且必吃的是烤鴨。我則是對抹茶冰淇淋沒有抵抗力,因為我在異鄉要吃到這個心頭好可說萬分不易。另外也有所謂的「加州卷壽司」,這個特別的壽司由來,是因壽司初期在美加地區推廣時為了配合外國人口味,而以米飯在外、餡料在內的顛倒捲法所做的壽司,通常會包入酪梨,口感獨特。如果沒有在其他壽司店嘗過加州卷壽司的朋友也請務必把握機會試試看。
由於料理嘗起來味道如何因人而異,價格區間也很多元,網路上還有非常多網友分享的食記、食評,有興趣一一走訪多倫多市內餐館的朋友可以慢慢爬文。
外食太貴味道又普通,大家都儘量自己煮
回到自己煮食,從商店跟超市所賣的食品來看,多倫多人的早餐通常是麥片加牛奶,咖啡配甜麵包(我每次看了都心想怎麼不會胃食道逆流),午餐通常是傳統的漢堡薯條可樂或啤酒,也可能是簡單的三明治,愛吃甜的抹花生醬,愛吃鹹的會夾火腿或牛肉、雞肉,最近很流行的波奇碗或是生菜沙拉也是選項之一;晚餐則是最為豐盛的一餐,偶爾會上餐廳,或至少也有冷凍微波的比薩、義大利麵等。
大城市裡購物習慣以到大型量販超市採購為主,就像台灣去好事多、家樂福或全聯一樣,不像亞洲城市居民喜歡去傳統市場。超市有西方超市、華人超市跟韓國超市,可買到各種食材,如果想要買牛排、雞蛋、乳製品、生菜沙拉、橄欖油、堅果這種西式料理常見食材,就要去西方超市如No Frills, Metro, Fresh Co.等,選擇較多。如果是要買蔬菜水果、雞鴨魚豬、煮火鍋的肉片,跟水餃、包子、蔥油餅、泡麵、泡菜這類亞洲料理常見食材,或是一些熟悉的醬油調味料、廚具等,那就是華人超市最容易找到,其次是韓國超市。特別是華人超市像大統華(T&T)、華京(C&C),或是韓國超市 H-mart、Galleria等,店內還會販賣一些可現吃的熟食或便當,對廚藝新手來說真是幫了大忙。
網路查價儘量省,附輪購物車好幫手
由於物價節節高升,大家除了善用flyer電子傳單找特價品外,也會使用Flippers這類的APP來查價,或設定特價提醒功能,看哪一家超市本周在打折,或有心儀商品在特價,就特地過去採購,這樣可以儘量買到優惠的日常生活所需。由於跑一趟超市通常會一次採買幾周的食材,有車當然最方便,沒有開車的族群,因為摩托車不像台灣普及,自然以步行或搭公車前去,買過一次之後你就會知道帶幾個附輪購物袋是多麼重要,因為真的是太重了!有台灣同學分享有次他出超市後,提著購物袋打算步行回家,由於袋子太重了放在地上歇息一會兒,再要提起時卻提不起來,以為是勾到什麼東西,仔細一看,購物袋的提帶部分已經受不住承重斷掉了!
包含我自己在內,經常可見補完1-2週的食材後,手提大包小包上公車,或者步行回家的居民,雙手並用加上背後背的,真恨不得自己是變形金剛。更厲害還看過一對父母親,母親胸前是襁褓幼兒,一手拿購物袋,父親手上是一箱尚未拆封的組裝式家具跟其他購物袋,不得不敬佩這對夫妻搬運的功夫高強!
傳統市場轉型為觀光景點
那麼多倫多還有所謂的傳統市場嗎?據我的觀察,傳統市場比較像是已經轉型成為觀光景點,例如知名的聖勞倫斯市場,雖然仍有Carousel Bakery、Buster’s Sea Cove等老店,也有老顧客會上門光顧的海鮮肉品、蔬果、熟食等其他店舖,周末還有骨董及藝術市集,但更多的是提供觀光客去尋味,以及在地嚮導帶著遊客認識這個城市歷史的一個途徑。
另一個知名的肯辛頓市場也是,只要轉進肯辛頓路就可以看到市場及許多特色店家,建物因五顏六色且經營項目各有不同,所以顯得頗有特色,其中還有販售乳酪製品、海鮮、西服訂製店等老店鋪供應在地顧客,像是SEA KINGS門口總是大排長龍,但更多的卻是牙買加餐飲、加勒比海風格的服飾店,以及章魚燒、手搖茶飲、多肉植物等迎合觀光客而引進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