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北聯大雙主修申請經驗Part.1.—臺北大學

    🌑事前準備

    1.確認申請條件(成績、班/系排、英文檢定、書審面試等等)
    ➡️大一玩樂之餘保持好成績
    # 前往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網站,點選列表中的輔系雙主修,即可看到各學校的資訊。
    https://ustp.ntpu.edu.tw/info/9
    2.確定要修哪個系後,建議可以先試排這四年間(或需延畢)的課表。
    ➡️教學務系統-選課系統-歷年課程課表查詢
    # 我自己是使用excel排,雖然之後變動的機率還是挺大的,但可以先有個心理準備,知道自己每一學期要接觸什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需要延畢,以及在後續正式選課時也比較不會出現問題。

    🌒雙主修申請流程(以臺北大學為例)
    ·申請公告:每年約在六月底七月初
    ·申請時間:每年七月中至八月初截止
    @有分上下學期制(想在大二修就是第一學期)因為需要前一學年的成績!
    ·採事先核可制喔((廢話啦😂⋯
    ➡️列印申請表和歷年成績單(要正式的那種,而非寄到家裡的成績單)填完送至海大學教務處第七窗口。
    # 原則上流程是要自己跑啦,但我的情況是剛好在疫情期間,所以學校有幫我送文件(包含送至系辦簽核和寄到臺北大學)
    ➡️之後呢就是乖乖地等待⌛️
    # 我是在截止日後三天內就收到通過的信件
    ➡️要自己辦理他們學校的學生資訊系統
    # 我當時是自己打電話去他們學校詢問,才知道自己的學號,之後寄信(雙主修證明、學號等資訊)給他們學校資訊處幫我創立一個學生的帳號,之後才能進入他們的數位學院。
    ⚠️注意:數位學院=我們的Tronclass系統,只供課程考試、教材、成績等使用。所以就算有新學號,我依然是無法登入他們學校的學生資訊系統=教學務系統。
    ➡️開學時,要先跑一趟臺北大學的行政大樓領取學生證(?一張護貝的紙而已)
    #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疫情,所以要進入他們學校和各系館時都需要嗶卡才能進去。

    🌓選課程序(最麻煩)自己跑!!!!
    由於北聯大系統其實在各校間沒有真正同步,所以選課沒有辦法直接在選課系統上線上完成,而是需要跑「北聯大跨校修課單」
    1. 每學期都要重新簽一次單子(包含全學年的課程,也是如此)
    2. 建議一門課寫一張(原本的單子可以寫兩門課,但簽章的空間可能不夠、教授不一定同意加簽)
    3. ❗️流程(必須按照順序來):海大自己系辦(系主任)簽章—海大教務處簽章—那門課的教授簽章—那門課的開課系所簽章—臺北大的教務處課務組簽章。
    4. 全部簽好的單子需複印兩份出來,一份給臺北大學的教務處課務組留存,一份給海大教務處自己系的窗口留存,最後自己保留一份正本喔。
    # 臺北大學部分科系有進修部(夜間部),選課上若衝堂可以日夜互選課替代。這部份和我們學校有差異,所以之前課務組還有打電話和我確認。
    # 修進修部的課,選課加簽單的開課系所、教務處簽章也需要以進修部為準。此外,每學期的日夜互選不能超過該學期學分總數1/3以上。
    ➡️意即,若你要修一門三學分的進修部課,於同一學期也必須至少修六學分日間部的課。

    🌔課程資訊
    1. Dcard爬文
    2. 課程指南 https://no21.ntpu.org/
    3. FB課程討論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61747870556021/?ref=share
    4. 親朋好友

    🌕結尾小感嘆
    要邁入跨校雙主的第三個學期了,我時常會在無止盡的考試和通勤中反思。
    「雙主修是你唯一的選擇嗎?你的申請初衷是什麼? 你付出哪些成本代價?你學到了什麼?你獲得了什麼?你有充分善用這個機會嗎?」
    每學期平均修26學分以上的生活、適應兩邊的學制差異(18週、16+2週)、期中考試後緊接期末考、和毫無經驗與積極性的行政單位打交道,如果以上的問題都有答案並做好心理準備,那就開始申請準備吧!一起榨乾我們的大學吧 !
    有任何問題,或是想了解更多細節和會面臨的障礙,都歡迎留言與我互動 ! 並追蹤後續的文章喔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各位讀者好~我目前就讀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升大三,同時也跨校雙主修經濟系。有兩個體系的思維與視角,去看同一問題的體驗真的很奇妙。透過撰寫文章來練習整合自己的想法、輸出觀點、筆記心得保存,同時累積作品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