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書名: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 賴明珠
    出版:時報文化出版
    有一些事情是你相信並且喜愛,卻無法輕易對人訴說。因為你無法知道他人是否能夠懂得( 雖然那不是最重要)。於是我用另一個表達方式--無聲的文字---來表達,那是最能夠持久並讓心情保持平靜的方式,也是充滿了空間感與沿伸更多想像的溝通。 將表達透過文學的形式或發表或封存於記憶深深的抽屜裡,對我來說,是無論如何都想一直持續做的事情。對於村上春樹先生的喜愛,更是隨著年齡,隨著歲月而自然加深。就像是他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裡,那些十幾年前被我劃上重點線的字句,如今讀來,依然深深又重重的敲擊著心。
    為了生存不得不繼續動腦筋,從明天的天氣開始,到浴室塞子的尺寸為止。
    擁有黑暗的心的人,只做黑暗的夢。更黑暗的心連夢都不做。
    我們喝完餐後咖啡,就在狹小的廚房並排把餐具洗好,再回到餐桌旁,點上香煙,聽M.J.Q的唱片。
    簡單的文字背後,是一長串無盡的喻意。 現代感與畫面感,可以讓我怔忪許久許久。不得不為他寫下那麼多的小說,遊記,散文...勤勉的心與安靜專注的靈魂,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村上春樹的句子,平凡卻經典流傳,小說家對生命的體會在一個平凡無奇的句子裡流露,待讀者體會。例如: 我道過謝走出商店。世界似乎充滿了各種法則。真是名符其實的每一步就有新發現。
    平凡的敘述裡夾帶透入人心,透入事件本質的俐落與深遠。這是他的文字魅力,充滿城市感並直搗人心的生命箴言。
    首先要說明,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想製作那道主角即將活在“ 世界末日裡”之前, 所吃的最後一道早餐,如此平凡簡單的想法。沒想到如此單純的想法,讓我和這本書相遇,明白許多簡單深沉的道理,盡是重複的在生活中輪迴與顯現。
    2022 年的擱淺十月到...此刻,一年的即將結束,這篇文章的書寫過程,一直是斷斷續續的。閱讀過程也是。一來因為此篇長篇小說非常的長,二來卸下早餐工作之後,停留在我身上的大部份只剩下無力再消化與呼吸的虛弱。自己的心緒與心性亦始終無法安定,也是一個原因。是無法安定於一個空間,專心閱讀? 還是無法安定於一段時間,完完全全的與自己的心共存相依,安靜書寫? 我想都有,都是存在的事實。然而,想完成的心始終存在。我知道文學會始終守護著我,陪伴著我。我在文學的世界裡耍賴與成熟,都得到擁抱與承接。這是我自己找到的路,沒有依靠任何人。
    小說的脈絡分兩個場景發生,一個是沒有出口的街,如夢境的地方,一個是現實的世界。主角是兩個人,或是同一個人,像是我們自己,也像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不知道什麼原因而慢慢喪失“心”來到一個“街”裡的人;從事著“ 計算”的工作在所謂“組織”裡工作只想要靠著這份高薪的工作早點退休卻遭到攻擊只剩下24小時的一個普通人。來到“街”裡的人從事著讀夢的工作,一個女孩幫忙著他,總是為他煮熱熱的咖啡,準備食物。女孩也總是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街裡有獸,影子,守門人,森林的管理員。來到街裡的人都必須和自己的影子分離,影子會由守門人守護,最終將漸漸失去活力而死去,逐漸的,來到街裡的人也因影子的死去再也沒有懸念的安份的待在街裡。而“心”也可有可無了。
    慢慢喪失心的人,不會再有七情六慾,會在這個街裡平靜的生活,只有喜悅與詳和。讀著古夢彷彿是在搜索著前世今生,靈魂即是我們深處的記憶。身體的疲累因為沒有了心,所以也就只是單純的疲勞而已了。看似平靜的生活,因為影子的提醒,讓主角不願意失去心而只有喜悅沒有痛苦悲傷的活著,萌生逃出街的念頭。
    世界由夢幻與現實兩個軌道運行,平行而交錯。被剖半的主角之一在森林的探索,和現實世界裡無辜被捲入人類潛意識研究而遭到攻擊的人,彷彿一個人對生命意識的探索,對映生命瑣碎的各種挑戰。村上春樹以“切開自己體內的東西的力氣”, 完成這本小說。我以我僅有的破碎的時光和能力,書寫村上春樹。
    小說裡的描寫在在處處是日常生活的隱喻。當大個子將房子破壞至殘缺殆盡,而主角仍在尋找著殘存的威士忌。無論如何,人都能存活下來。
    閱讀的完成與書寫的完成都是一件“非常自己”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強迫你,命令你,只有你自己,是不是因為跨越了一個生命的階梯,而再度感到安心,感到了一小部份的“ 已完成”?
    生命如是,書寫如是,不斷的踩空之後,最後能終止讓生命虛耗空轉的方式,是低下頭來,看著步伐,靜下心來,踏實的而無所求的一心一意。沒有完美,只有尚且稱為完整的到達。
    閱讀這本書,斷斷續續,早晨,黃昏夜晚,在每一個可以插入的生活縫隙裡一頁一頁緩慢爬行 。事實上村上春樹的小說對我來說不是易懂的,他的用詞雖然淺顯直接,卻更深入的在訴說另一個無法以言語文字形容的人生哲學,一種只有活過經歷過才能感受明白的情緒與思想,常常在一兩行文字間尋思良久。當初借了這本書回來看,完全不知道它厚度。根據譯序裡的說法,春上先生為了寫這本書,開始長跑,並戒了煙。他說「 寫文章是困難的,不過,文章自己要求被寫出來,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集中力。為了把自己投入那個世界的集中力,而且要讓那集中力盡可能延長持續。這樣,在某個時點就能夠突破克服那難關。還有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擁有完成它的力量」。(下次要介紹散文或遊記,我想會是另一種暢快淋漓的經驗)。
    事件帶領著我們走下去,答案有一天會浮現。
    想要完成這件事,像是一個對自己的承諾。就如村上春樹所說,有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的自信。雖然有時候對自己失約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然而如果那件事情無法輕易被你用橡皮擦拭去了無痕跡,我想,那應該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為時間和生活揉雜在一起之後產生的化學反應,一次一次帶給你的滿足與喜悅,痛苦與失落,已經不言而喻。
    記憶不會消失,只是巧妙的隱藏起來。就像不知道在哪裡讀到的,“ 曾經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在上樓下樓,開門關門,入睡晨起,寫著這篇文章,讀這本書,就像是我總在每一個生活的縫隙處,記錄著點點滴滴。即始沒有寫下來,心也努力的想要記住。對於一個一直都想寫,拼命和時間賽跑的人來說,在手機裡寫下所思所想,在一個平台裡發表儲存,是讓生活碎片得到完整保留的一個管道。我知道那不是最完美的形式,卻是保留生活的另一個形式。對於科技世代的演變不得不心存感恩。
    事件再冗長,還是要完結的。就像想說的話再多,人生再漫長,終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運作與結束。一如生活的枝枝節節,如何降伏內心的喃喃絮語為吉光片羽般的珍貴,如何將埋伏在腳邊的無常瑣碎化為生命的養份與體驗。書裡看似荒蕪旁觀的直述其實隱含了對生命的熱愛。文學從來就不是一劑強心針,迅速使人復活,唯有時時靠近它,臣服於它,才能感受文字海洋如潮汐般帶給你的洗滌與沉浸。溫暖與一絲絲的毀滅。我仍斷斷續續的重複讀著書裡的文字,每一次閱讀,總是有不同的領悟。攤開書本之時,即使只有十分鐘,我也珍惜著這與世俗短暫隔離的片刻,轉眼間彷彿成為一個在“街”裡生活的人。
    心是拿來感受的,不是拿來使用的。要不要離開,就看你是否能直視恐懼,跳進南潭或是留下來,在森林裡生活。
    譯者賴明珠女士在譯序裡表示這本書和村上春樹先生的其他作品也有許多互相呼應的地方。
    在那每一瞬間,我的指間都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她心的存在。光是這樣就足夠了。不是數量或比例的問題。不管怎麼盡力,都無法讀盡每個人內心的每個角落。只要她的心確實在那裡,而我能夠感受到,還有什麼可求的呢?
    這段對於心的描述,和另一本村上春樹廣為人知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裡即使再愛一個人,他的心中也有一個角落是無論如何你都到達不了的地方,反之,亦然。有很多事情的道理是一樣的,而文學的偉大與價值在於,它能用一個喻意,一個生命故事,一段描述,釐清與安撫你無法釋懷的感受,療癒傷痛,給予拯救。受苦與無明的,並非只有自己,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徒然與必然,都是學習的路徑。
    這本書逾期未還,經過催促還書之後,又再回到身邊。從書中得到力量,找答案的起源與過程是一個自我跋涉自我降伏的歷程。一天的博鬥歸來,若還能細細咀嚼一個章節,就感到生命回歸到原點的美好。感謝宇宙賦予了我此本心,並珍惜那明亮的初衷。
    💜 願我所有的書寫,帶給我的孩子平靜與喜悅。並向所有安靜書寫的靈魂致敬。
    💜 願我所有的書寫,帶給我的孩子平靜與喜悅。並向所有安靜書寫的靈魂致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