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1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2年的你,用什麼方式閱讀?

是紙本書派還是電子書派還是both呢
是紙本書派還是電子書派還是both呢
要說我這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閱讀非課本類的書,大概就是小學看過的英文故事書跟中文的亞森羅蘋吧(而且是黃底封面那套,跟學校圖書館借閱還要翻到最後一頁蓋上歸還日期章,超級復古的那種)。
我國高中很認真升學,除了寫讀書心得報告而看的書,會看的閒書類好像只剩衝雜誌瘋買的日本偶像雜誌(那時KAT-TUN還是六個人,WaT也還是WaT),真正又開始讀些閒書,大概要到大學讀了外文系之後吧。
雖然大學被迫讀那些原文磚頭並算不上什麼閱讀,但的確也是那之後才會開始去買些英文小說來看(有沒有看完是另外一回事,咳咳)。也因為大學二外學的是日文,那時還會跑紀伊國屋買日文文庫本小說跟漫畫,真的是貢獻不少零用錢。
不用說,我上了大學、能對自己零用錢有點掌控權的那年代,智慧手機才剛起步(我記得我還在用ipod touch連學校wifi上MSN),所以以上提及的都是紙本書,沒有想過未來有別種閱讀方式。
我是出社會並搬出家裡租房之後才第一次接觸電子書,買的是亞馬遜的kindle。好像是因為那時候編劇工作需要大量看中國的言情小說,所以買了閱讀器來看下載的言情小說(不可取、不可取)。那時亞馬遜在中國有書城(現在沒有了),價格真的便宜,所以也會買一些簡體中文的書籍來看(但我現在也不看內容會被刪減的簡體中文書籍了)。
我閱讀習慣的改變也跟搬家息息相關。在台北的租屋悲歌之一就是很難住長久,通常一年到了,不是房東有各種理由要房客搬家,不然就是屋況或房東糟到我並不想再住第二年,所以非常頻繁搬家,幾乎是一年一搬的程度。要我每年帶著一兩百本的書一起搬家真的會令人非常頭痛,於是就在某一次搬家後賣掉一半的書給讀冊,但還是剩下不少,幾乎都是外文書了。
這是已經賣一半給讀冊的成果
在讀冊賣書所得的錢我都存在帳戶裡,下次要再買紙本書,就直接用帳戶裡的錢扣,不需要再額外付款。所以除了去誠品用掉每月77折券之外,如果要買紙本書時,就會選擇在讀冊買,看完了就再賣,永續經營(?)一下帳戶餘額,也盡量不要讓書籍累積起來增加自己的困擾。
不讓書籍累積的另外一個好方法是跟圖書館借,只要借閱跟歸還,不用再煩惱萬一買了賣不出去的問題。而且有些書是為了工作才要讀的,或是我早就確定我看一遍就不會再看的書籍類型,就會毫不猶豫選擇向圖書館借閱。
憑著花錢購買的紙本書看完賣去讀冊、向圖書館借閱這兩招,我算是度過了幾年跟書本相安無事的日子,也因為書會賣掉、書會歸還,我並不永久擁有一本書籍,也養成了用電腦或ipad紀錄讀書重點與心得的習慣。
直到這樣的日子被一個叫做covid-19的臭傢伙打亂,我不再三天兩頭往書店跑,連圖書館也暫停開放與借閱,我研究了一下台灣的電子書市狀況,發現有變成熟許多了(在我開始用kindle跟ridibooks的時候,台灣電子書的選擇還非常少,現在則是已經進步到新書大多都有電子書版了),於是投入電子書的懷抱。
說起看電子書的裝置,我最開始(其實現在也還是)用的是ipad,下載各家app,一台裝置解決我會在不同書城買書以及做筆記的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閱讀習性越是雜食的人,越適合ipad。
怎麼說呢?身在台灣這種對外來文化非常熱烈歡迎的自由國度,一個人同時會個中英日韓四種語言我相信並不少見,一種語言就一個書城了,英文書在美國亞馬遜買、日文雜誌在日本亞馬遜買、韓文書在ridibooks買、中文書相比以前,更是進步到不止一個書城,完全可以貨比三家比價後再買。各書城的閱讀器「基本上」並不共用,也就是我買kindle沒辦法看我在博客來買的書(不討論解DRM問題)如果一個書城要買一台閱讀器的話,到底是要買幾家、幾種不同尺寸的閱讀器?沒完沒了,我就算不是極簡主義者我都受不了。
其實現在也有「開放式閱讀器」可以選擇,但如果是像我一樣堅持不用中國品牌的人,台灣品牌只剩下Hyread一個選擇。不過經過我一個多月的潛伏(?)在社團觀察,我自己也有去三創摸一下實機,我認為Hyread的閱讀器除了是中國貼牌機這點我很排斥之外,也並沒有達到我心目中想要買的閱讀器標準──操作簡單,我買來就要無腦使用。
(聲明:無腦使用是我個人選擇閱讀器的標準,我的意思只是Hyread閱讀器不符合我這個標準,不代表Hyread閱讀器是不堪用甚或糟糕的產品,還是有很多讀者是非常支持喜愛Hyread這個品牌的書城與閱讀器,尤其Hyread的圖書館借閱功能,是壟斷級的強。)
只是以目前2022年來說,拿開放式閱讀器跟ipad比較,我還是會選擇ipad。ipad優點在於彩色、一台裝置看所有書城的書(包含透過Hyread app所借閱的圖書館電子書)、運行順暢、不需要管什麼閱讀器能不能支援朗讀功能,只要書籍有朗讀功能,沒有ipad不會朗讀的。ipad缺點就只有會被其他通知打擾、重、及有藍光這三點。(其實要再更省錢的話,中文書城如博客來、Kobo都有出網頁瀏覽功能,Ridibooks也有出電腦用的閱讀app,甚至不買ipad都可以。)
尤其當7.8吋開放式閱讀器要9000元,10吋以上開放式閱讀器甚至可以來到16000元(這都還只是黑白機,不是彩色機的價格),還是會猶豫那我為什麼不拿那個錢去買ipad就好。更不要說電子紙特性,在先天運行速度跟色彩呈現上就是比不過ipad。即使我克服了價格、開放式閱讀器難上手這兩點,我也絲毫不想用黑白電子紙來看雜誌。所以閱讀習性越是雜食,越適合用ipad來看電子書。
左為kindle 7th generation,右為Kobo clara HD
不過我還是有兩台電子書閱讀器,未來也仍想再買Ridibooks的閱讀器Ridipaper。(綜藝摔)
上面提及的Hyread是開放式閱讀器,而現在要提到的kindle、kobo、ridibooks都是屬於「封閉式閱讀器」,也就是kindle買來只能看在亞馬遜買的書,kobo買來只能看在kobo買的書,ridipaper只能看在ridibooks買的書。
我因為算很早就買了kindle(先不說亞馬遜繁體中文書城書實在太少,但在硬體方面是神機,是閱讀器界的nokia 3310,到現在我手上的kindle都還沒有壞掉),算很習慣kindle換頁的速度、刷新圖片的感覺、以及用六吋看流動版型文字書,所以後來購入的kobo也是早就鎖定了6吋。
會決定購入kobo的閱讀器是因為工作已經做字幕翻譯,一天盯著螢幕十幾個小時,下工後不想再用ipad看書,於是才買了閱讀器,至少先分擔看中文書的時間,眼睛不要再那麼疲勞。(前面雖然盛讚用ipad看電子書的好處,但光ipad有藍光這點,就是閱讀器存在的商機空間)
從kindle 7th generation一下跳到2022年用新的閱讀器,進化真的非常有感,拿clara HD跟老kindle相比,重量變輕、整體變薄了,字體變清晰了,還有可以調色溫的閱讀燈。硬要說缺點大概只有不喜歡背面防手滑的洞洞,很會卡灰塵,必須要一直拿刷子去刷掉灰塵。(嘛,也算是一種儀式感啦。)
拿不要的化妝小刷子來刷灰塵
我現在用閱讀器看書的情境幾乎都是睡前,因為沒有ipad那種藍光,所以看個五到十分鐘就會昏睡過去,常常連一本書的試閱都沒有看完,絲毫不會有藍光越看越清醒的狀況,非常助眠。而說到「試閱」,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點,同時也是購買電子書前非常重要、不可忽略的一環。試閱除了讓讀者在購買前先一窺作者風格、內容是否符合自己需求之外,也有「避雷」功能。目前台灣書城的書,我認為「固定版型」的書比例還是偏高,可能每五本就會遇到一本固定版型的書,購買之前不得不慎。
固定版型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版型是固定的,不能自己調整版面、間距、字型樣式與大小等,就像pdf那樣,只能放大縮小,所以我就會避免在kobo購買,跟在六吋閱讀器上面閱讀這樣的書籍。通常是圖多或是語系根本就不支援的語言學習書會是固定版型,例如韓文學習書就全部都是固定版型,不用想要在六吋閱讀器上面看繁中書城出的韓語學習書。(再次回到為什麼我覺得目前ipad在看電子書上還是很不可或缺的結論)
再說回來封閉式閱讀器,它還有一點是我覺得勝過用ipad看電子書的。那就是我可以新增我自己喜歡的字型到閱讀器裡。用ipad app看書,書城app提供什麼字體就只能在那裡面做選擇,而我因為受到人生第一台老kindle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我對閱讀器的要求標準跟喜好都是老kindle所奠定的),所以換到kobo時有點不習慣它只有明體跟黑體這種不管換哪種,我都覺得閱讀起來很尖銳的字體。不過這是可以輕鬆挽救的!就自己在網路上找開源字體,連接電腦跟閱讀器把字體加到閱讀器中,就萬事OK了!
(補充一下我下載的是開源字體的源泉圓體,既然它都叫圓體了,就代表它是一套讓人感受上非常圓潤的字體。源泉圓體原本是一套日本字型,後來有推出繁體中文版本,所以兼顧美觀也不會有什麼缺字問題,非常推薦。而我因為太喜歡這個字體,我連用aegisub做字幕翻譯時,也都換成源泉圓體,工作時的心情好非常多~)
這樣子用閱讀器調整喜歡的字體樣式、大小、自己看順眼的間距等等,也能夠更沉浸在閱讀時光裡。有時候用閱讀器看流動版型電子書看習慣了,回去看紙本書,只要遇到有字體太小、排版刺眼、裝訂讓人翻頁費力的狀況時,會滿明顯很難順暢看完那一本書。(這樣算是買閱讀器的壞處之一嗎?)
林林總總說了我自己這麼多種的閱讀方式,其實並沒有要特別推崇哪一種閱讀方式,單純算是推廣「原來現在2022年有這麼多方式可以進行閱讀了」這件事情而已。正因為閱讀是一件很個人、很私密的事情,並沒有所謂「適合所有人」的閱讀方式,因此不管用什麼方式閱讀,用紙本書也好、用電子書也罷、用哪種裝置也都行,這些都是在科技進步的時間洪流中慢慢新增的媒介跟選項,讓人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更享受閱讀,所以,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找到方法來「享受閱讀」這件事本身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