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of 疫情 已將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疫情有什麼看法...
覺得這個疫情差不多要告一個段落了,前幾天有遠赴美國去找我老爸(他在美國上班),待美國的整個過程中,我已經絲毫感覺不到有疫情了,沒什麼人在戴口找是我判斷的依據,不論是搭飛機,亦或是在擁擠的市場,只能零星看到幾個人帶口罩,入境隨俗我也沒有戴上口罩,也可以說是覺得戴上口罩感覺很怪。
我個人的觀點是覺得說,對看待疫情的角度來說只能說美國非常自由、台灣算是比較保守的,也沒有哪方是做比較正確的選擇,什麼樣的民族就有什麼樣的做法吧。
這是我對現在美國跟台灣的疫情情況之分析:
  • 美國:很自由甚至你得covid還是可以去上班上課,除非真的就是太嚴重,再加上可能得了也不需要戴口罩,簡單來說就是疫苗接種率非常高,絕大多數的人也都有確診過,整個是群體免役了,才會這樣做。缺點大概就是沒有一個安全感,得了會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 台灣:台灣的疫苗接種率也是不遑多讓,但是我認為為什麼台灣還是繼續保持這樣保守的做法,大概就是其實台灣算是很好管理的一個國家,海島型沒有什麼說他國家的人會莫名其妙混入等等的難以掌握的情況,再加上其實這樣一步步慢慢的解開來是對整個大環境是來說是非常健康的一個作法,等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階段再慢慢放是很不錯的我個人認為,雖然現在台灣有很多實質上的規定,但是其實只要仔細思考一下是有很多漏洞可以去鑽的,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小手法了,在為未來的開放所做的階段性準備,不可能沒人發現這些漏洞,有漏洞就有機會去鑽,政府也知道,但他們是故意的吧我覺得。缺點就是不太方便~
總而言之,疫情結束已將近,期待承受過疫情的台灣會越來越好~
支持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ffery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功=目標明確+詳細計畫+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成功是什麼樣的東西,似乎離我們很遠很抽象,每個人的成功是有實質上的差異。 在我人生中把成功分為兩條路。 可以成為一個大家都認識的名人,在某方個領域上是權威形式上的代表。(聽起來非常之中二...
大學時期總是最迷茫的... 小時候聽表哥表姐、堂哥堂姐說去大學就是一個訓練出社會的地方,當時還沒辦法理解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如今現在我上大學了,我....理解了。 我選擇了一所我既很少去也沒有朋友來唸的大學。 答:剛開始真的是生不如死:( 這答案真的太貼切不過了,我到了一個沒有人能幫助我的地方。
就算能lag0.1秒也好.... 這樣的生活也算是蠻輕鬆的吧? 看媽媽看爸爸,那樣的歲月年華被我們剝奪的一乾二凈,毫無保留的奉獻給我們。得不到什麼的東西,吵與鬧,也就是這樣一個開端讓整個世界開始運轉,隨著時光的演進,不得不發現原來這世界是多麼的遼闊。
大家認為愛情是怎麼樣的東西呢? 說得少一點,做得多一點,始終沒有把這樣的習慣貫徹,總是想很多。 開始不在意 開始想著要自己好好努力 開始想做很多事 開始不去思考 終究是因為愛情。
成功=目標明確+詳細計畫+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成功是什麼樣的東西,似乎離我們很遠很抽象,每個人的成功是有實質上的差異。 在我人生中把成功分為兩條路。 可以成為一個大家都認識的名人,在某方個領域上是權威形式上的代表。(聽起來非常之中二...
大學時期總是最迷茫的... 小時候聽表哥表姐、堂哥堂姐說去大學就是一個訓練出社會的地方,當時還沒辦法理解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如今現在我上大學了,我....理解了。 我選擇了一所我既很少去也沒有朋友來唸的大學。 答:剛開始真的是生不如死:( 這答案真的太貼切不過了,我到了一個沒有人能幫助我的地方。
就算能lag0.1秒也好.... 這樣的生活也算是蠻輕鬆的吧? 看媽媽看爸爸,那樣的歲月年華被我們剝奪的一乾二凈,毫無保留的奉獻給我們。得不到什麼的東西,吵與鬧,也就是這樣一個開端讓整個世界開始運轉,隨著時光的演進,不得不發現原來這世界是多麼的遼闊。
大家認為愛情是怎麼樣的東西呢? 說得少一點,做得多一點,始終沒有把這樣的習慣貫徹,總是想很多。 開始不在意 開始想著要自己好好努力 開始想做很多事 開始不去思考 終究是因為愛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0年,疫情爆發,當時台灣還沒有感染者出現,但是國際上已經開始有零星的感染者了,全世界陷入了當時SARS的恐懼當中,我本來以為我的生意會一落千丈,沒想到完全跟我想的不一樣,國際間開始積極囤貨,深怕就此國門一關,什麼都買不到,業績好到我都覺得大家是吃錯藥了,手頭上的錢一多,我的想法就是:買
Thumbnail
台灣在疫情那段時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安全泡泡球世界,好多外國觀光客在那時候初來乍到,卻又因為疫情無法離開。 現在沒有疫情了,可以去的地方有更多選擇,好多外國觀光客的首選再也不是台灣了。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0年,疫情爆發,當時台灣還沒有感染者出現,但是國際上已經開始有零星的感染者了,全世界陷入了當時SARS的恐懼當中,我本來以為我的生意會一落千丈,沒想到完全跟我想的不一樣,國際間開始積極囤貨,深怕就此國門一關,什麼都買不到,業績好到我都覺得大家是吃錯藥了,手頭上的錢一多,我的想法就是:買
Thumbnail
台灣在疫情那段時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安全泡泡球世界,好多外國觀光客在那時候初來乍到,卻又因為疫情無法離開。 現在沒有疫情了,可以去的地方有更多選擇,好多外國觀光客的首選再也不是台灣了。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