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練習:閱讀《真確》、《思考的原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文2021/6/1發佈於Facebook

最近是否覺得打開社群平台就感到焦慮恐慌,各種關於疫情資訊鋪天蓋地而來,何者為真,何者為假難以分辨,疫情指揮中心更為此每日加開一場記者會來澄清,要提供給人民正確的資訊。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比起電子書還是喜歡看紙本書的我,原先因為疫情期間無法外出而有些鬧書荒,卻也意外在書架上翻到幾本好書可以推薦給大家,避免落入混亂資訊的焦慮。

「全球有多少人口享有電力?」

「低所得國家有多少女孩讀完小學?」

你覺得這些問題的答案分別是什麼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全球有80%人口享有電力、低所得國家中有60%的女孩讀完小學。

要和大家介紹的這本書《真確》

作者提醒,我們的思考往往受到不自覺且可預期的直覺偏誤所影響,書中舉例了10種人們常犯的直覺偏誤,點出我們是如何受到這些偏誤所影響而可能建立錯誤的價值觀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

提醒我們在發現問題時,可以先別試著給答案或回應,先思考可能落入的陷阱,盡可能求真找出正確的數字或資訊來幫助自己判斷。

正好前幾日林長揚老師也推薦了這本書,並分享了這10種人們常犯的直覺偏誤

也以封城資訊來舉例,提醒大家冷靜思考,推薦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除了避免落入思考的陷阱,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思考?

推薦日本知名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思考的原點》

書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策略性思考——培養「分析力」和「概念創造力」的兩個方法:

方法一:將報紙和網路上的資訊做有意識的限制。

近期疫情網路上假訊息滿天飛,相信大家一定很有感,會發現很多資訊很片段,相較於吸收片段知識,更要特別注意這些資訊的來源、脈絡。近期當紅的影集《火神的眼淚》,就帶我們看見很多的火場意外,追根究底其實是結構性問題,一層一層撥開來看,會發現事實並非我們所想,中間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相互影響。

因此,挑選媒體吸收資訊時,盡可能找尋來源清楚、脈絡完整的內容來閱讀或觀看。​

方法二:每週選出一件覺得「沒有辦法」的事情,並養成習慣思考若要使之變成「有辦法」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開發能夠產生備案的能力,養成開展新對策的習慣,就是養成策略性思考。不要放棄「沒有辦法」的事情,反而要透過這些事情養成思考備案的習慣,當這樣的練習越多次,「沒有辦法」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了。

這些心態或方法,其實也是生涯設計心態中一直在提醒我們發揮好奇心、覺察、重擬問題等等練習的一環。當我們能活用這些方法,就能協助我們更精準獲取需要的資訊,更有效率、有效益的思考甚至做出決策。

疫情嚴峻使人焦慮、恐懼,人心惶惶,這時的我們更需要安定自己的心,正確思考及決策判斷。希望這兩本書能帶給你一些收穫,也讓我們都能擁抱更少擔憂,看見更多希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盈臻Jane Li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關於生涯、職涯、行銷、心理學等等分享。
2022/09/12
我們很會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傾聽、回應對方;我們鮮少對於他人感到好奇,因為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在等著我們,主動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送到面前,而且這一切都在我們掌握、預料之中。
Thumbnail
2022/09/12
我們很會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傾聽、回應對方;我們鮮少對於他人感到好奇,因為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在等著我們,主動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送到面前,而且這一切都在我們掌握、預料之中。
Thumbnail
2022/09/08
這是一本這世代非常需要存在與閱讀的一本書,現代社會價值觀崇尚表現自我,但其實安靜傾聽同樣重要。 從書名就發人省思,提醒我們將注意力回到重要的事物上,仔細傾聽,書剛出版的時候就想買下,但內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很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傾聽者。
Thumbnail
2022/09/08
這是一本這世代非常需要存在與閱讀的一本書,現代社會價值觀崇尚表現自我,但其實安靜傾聽同樣重要。 從書名就發人省思,提醒我們將注意力回到重要的事物上,仔細傾聽,書剛出版的時候就想買下,但內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很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傾聽者。
Thumbnail
2022/09/08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Thumbnail
2022/09/08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這是我早在2018年就該閱讀的書,然而我也慶幸自己遲至2023才翻開這本書。即使時間推移至2023,這本書的內容也絲毫沒有過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理性。
Thumbnail
這是我早在2018年就該閱讀的書,然而我也慶幸自己遲至2023才翻開這本書。即使時間推移至2023,這本書的內容也絲毫沒有過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理性。
Thumbnail
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真確》,讓我們加強在下判斷和決策時可能產生偏誤的辨識能力。我們都會不時陷入這十大直覺偏誤,但我們不必覺得丟臉,更重要的是,建立保持謙虛與好奇的習慣,樂於且敢於說出「我不知道」,所犯的錯誤激發的是對新知的好奇心,而不是只淪為羞愧。
Thumbnail
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真確》,讓我們加強在下判斷和決策時可能產生偏誤的辨識能力。我們都會不時陷入這十大直覺偏誤,但我們不必覺得丟臉,更重要的是,建立保持謙虛與好奇的習慣,樂於且敢於說出「我不知道」,所犯的錯誤激發的是對新知的好奇心,而不是只淪為羞愧。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Thumbnail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Thumbnail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