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讀後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自我突破不再是科學家或企業大人物的目標,而是人人的目標,才不枉費此生來地球走一遭。


近十年來,社群網絡、農場垃圾文章、沉浸式電玩遊戲、串流影音平台追不完的影劇、雜七雜八的新聞和廣告等媒體充斥生活中,方便又魅力無限的3C娛樂使人們像殭屍一樣盲目地被動接受訊息,喪失思考能力。如今AI崛起的時代來臨,它們進步與學習的速度比人類還要快,轉眼間又是一個時代變遷,這無疑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AI進化成為下一個新時代的重磅角色勢不可擋,麻木的人類們再不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下一個被淘汰的就不是物品了!


本書《逆思維》我認為是目前社會上值得一讀的書。雖說要人人必讀有點不太切實,但某些開始考慮自己生涯方向的學生、想轉換跑道的上班族、欲充實升級自我的人,可以考慮讀讀這本書,或許能帶來新的啟發。思考是靈活的,但人們似乎會傾向走習慣的路徑。卡關或是迷路在所難免,問題是要如何善用攻略來跳脫困境,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啊!

raw-image

我用自己的話語重新整理了書中幾個自己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供大家參考:

P13~P29

●消防員面對無法撲滅的森林大火,為何使用「放火」反而能成功倖存下來?

●重新思考、保持心智認知彈性、跳脫舊有觀念的重要性。


P33~P35、P43~P46、P52~P57

●解釋為何當初黑莓機的市占率會慘遭滑鐵盧,輸給了蘋果。

●越聰明的人容易落入刻板印象,失去了重新思考的機會,也就越難更新理念,於是被市場淘汰了。


P64~P68、P70~P74(紙上談兵症候群、達克效應)

●自以為很懂,其實就是什麼也不懂或是只懂一丁點皮毛,還(因為自尊心、過度自信而高估自我能力)硬要裝懂。

●在我們不懂的事物上,幾乎不會去質疑問題本身的錯誤或矛盾。


P83

紙上談兵症候群:信心大過能力

冒牌者症候群:能力大過信心


P94~P96

●當某個概念或假設對我們不太重要,我們經常迫不及待去質疑它(情緒也較為積極和正向)。

然而當我們的核心信念受到質疑或挑戰,心智之所以很容易對其產生封閉,難以改變觀點或表示認同,是因為內在的極權自我掌控了主導權,設法維護自我形象。


第九章 重寫教科書:教導學生質疑知識(全)

●從學生的課業學習開始著手改造,扭轉傳統的教育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質疑固有知識,進而破除迷思。尤其是P294~P302提出如何引導一個人從某件事物中萌生出改進的動力,不會令其產生放棄的念頭,這部分我覺得挺受用的。


第十一章 逃離狹窄視野:重新思考我們規劃最完善的職場及人生計畫(全)

●關於身份認同的形塑關鍵。

●問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會限制小孩的發展能力,成為某個人或從事某個職業容易扼殺孩子的興趣,一旦認為遙不可及,也就失去了追求的熱忱。

●不要陷入「認同早閉」而停滯不前,暫且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定期重新思考評估,不要停止探索自我,你投入什麼、做什麼、熱愛做什麼事、擅長什麼事、找出能激發使命感的事,可以幫助迷茫的你找回人生的方向。

●「P359摘錄:職業是你要做什麼,而不是你要當什麼。當他們把工作視為要採取的行動,而不是想宣稱的身分,他們就會變得更願意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P368~P376

●帶來影響力的行動一覽

【書籍資訊】(出處為博客來書籍網站)

書名: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原文書名: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作者:亞當.格蘭特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頁數:384頁

ISBN:9789865596934

歡迎有緣人來逛逛~~品味日常美好小確幸❤ 這裡放的是一些日常生活札記,書籍讀後感分享,偶爾還會突然出現簡單的小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稱恐怖小說創作者的「我」,半夜碰巧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由方格子網站舉辦的活動:鬼故事接龍賽。主辦方提供一小段開頭內容:「吳小姐搬入新家後,晚上睡覺時會隱隱聽見喘息聲」,我當場被勾起創作欲,立刻著手進行寫作。然而專注投入於文字中的我,卻怎麼也想不到,在這之後等著我的,竟是個毛骨悚然的體驗……
自稱恐怖小說創作者的「我」,半夜碰巧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由方格子網站舉辦的活動:鬼故事接龍賽。主辦方提供一小段開頭內容:「吳小姐搬入新家後,晚上睡覺時會隱隱聽見喘息聲」,我當場被勾起創作欲,立刻著手進行寫作。然而專注投入於文字中的我,卻怎麼也想不到,在這之後等著我的,竟是個毛骨悚然的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為何人會放不下舊有觀念與信念,是因為人在思考或者是談話的時候,常會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傳教士」、「檢察官」以及「政客」,以保護我們的信念,就像內心住著一個獨裁者,不容許出現任何質疑的聲音。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第四種模式「科學家思考」幫助人們去「重新思考」,打破自身的僵固思維。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為何人會放不下舊有觀念與信念,是因為人在思考或者是談話的時候,常會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傳教士」、「檢察官」以及「政客」,以保護我們的信念,就像內心住著一個獨裁者,不容許出現任何質疑的聲音。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第四種模式「科學家思考」幫助人們去「重新思考」,打破自身的僵固思維。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