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讀後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自我突破不再是科學家或企業大人物的目標,而是人人的目標,才不枉費此生來地球走一遭。


近十年來,社群網絡、農場垃圾文章、沉浸式電玩遊戲、串流影音平台追不完的影劇、雜七雜八的新聞和廣告等媒體充斥生活中,方便又魅力無限的3C娛樂使人們像殭屍一樣盲目地被動接受訊息,喪失思考能力。如今AI崛起的時代來臨,它們進步與學習的速度比人類還要快,轉眼間又是一個時代變遷,這無疑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AI進化成為下一個新時代的重磅角色勢不可擋,麻木的人類們再不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下一個被淘汰的就不是物品了!


本書《逆思維》我認為是目前社會上值得一讀的書。雖說要人人必讀有點不太切實,但某些開始考慮自己生涯方向的學生、想轉換跑道的上班族、欲充實升級自我的人,可以考慮讀讀這本書,或許能帶來新的啟發。思考是靈活的,但人們似乎會傾向走習慣的路徑。卡關或是迷路在所難免,問題是要如何善用攻略來跳脫困境,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啊!

raw-image

我用自己的話語重新整理了書中幾個自己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供大家參考:

P13~P29

●消防員面對無法撲滅的森林大火,為何使用「放火」反而能成功倖存下來?

●重新思考、保持心智認知彈性、跳脫舊有觀念的重要性。


P33~P35、P43~P46、P52~P57

●解釋為何當初黑莓機的市占率會慘遭滑鐵盧,輸給了蘋果。

●越聰明的人容易落入刻板印象,失去了重新思考的機會,也就越難更新理念,於是被市場淘汰了。


P64~P68、P70~P74(紙上談兵症候群、達克效應)

●自以為很懂,其實就是什麼也不懂或是只懂一丁點皮毛,還(因為自尊心、過度自信而高估自我能力)硬要裝懂。

●在我們不懂的事物上,幾乎不會去質疑問題本身的錯誤或矛盾。


P83

紙上談兵症候群:信心大過能力

冒牌者症候群:能力大過信心


P94~P96

●當某個概念或假設對我們不太重要,我們經常迫不及待去質疑它(情緒也較為積極和正向)。

然而當我們的核心信念受到質疑或挑戰,心智之所以很容易對其產生封閉,難以改變觀點或表示認同,是因為內在的極權自我掌控了主導權,設法維護自我形象。


第九章 重寫教科書:教導學生質疑知識(全)

●從學生的課業學習開始著手改造,扭轉傳統的教育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質疑固有知識,進而破除迷思。尤其是P294~P302提出如何引導一個人從某件事物中萌生出改進的動力,不會令其產生放棄的念頭,這部分我覺得挺受用的。


第十一章 逃離狹窄視野:重新思考我們規劃最完善的職場及人生計畫(全)

●關於身份認同的形塑關鍵。

●問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會限制小孩的發展能力,成為某個人或從事某個職業容易扼殺孩子的興趣,一旦認為遙不可及,也就失去了追求的熱忱。

●不要陷入「認同早閉」而停滯不前,暫且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定期重新思考評估,不要停止探索自我,你投入什麼、做什麼、熱愛做什麼事、擅長什麼事、找出能激發使命感的事,可以幫助迷茫的你找回人生的方向。

●「P359摘錄:職業是你要做什麼,而不是你要當什麼。當他們把工作視為要採取的行動,而不是想宣稱的身分,他們就會變得更願意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P368~P376

●帶來影響力的行動一覽

【書籍資訊】(出處為博客來書籍網站)

書名: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原文書名: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作者:亞當.格蘭特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頁數:384頁

ISBN:97898655969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夜喵子的午夜場漫遊
22會員
66內容數
歡迎有緣人來逛逛~~品味日常美好小確幸❤ 這裡放的是一些日常生活札記,書籍讀後感分享,偶爾還會突然出現簡單的小創作。
2025/04/28
本書為小貓料亭系列第二集,以溫馨感人的故事,搭配能見到逝者的奇幻貓咪料亭設定,以及對食物的細膩描寫,給讀者暖心又療癒的閱讀感受,適合下班後或休假時輕鬆閱讀。
Thumbnail
2025/04/28
本書為小貓料亭系列第二集,以溫馨感人的故事,搭配能見到逝者的奇幻貓咪料亭設定,以及對食物的細膩描寫,給讀者暖心又療癒的閱讀感受,適合下班後或休假時輕鬆閱讀。
Thumbnail
2025/03/24
這陣子剛好看到時報出版的新書徵文活動《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感覺非常有趣,所以忍不住也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小犒賞幸福提案。
Thumbnail
2025/03/24
這陣子剛好看到時報出版的新書徵文活動《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感覺非常有趣,所以忍不住也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小犒賞幸福提案。
Thumbnail
2025/02/20
《夏天、煙火、我的屍體》是乙一16歲的出道作,整體由兩篇故事構成。適合想閱讀輕鬆懸疑小說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2/20
《夏天、煙火、我的屍體》是乙一16歲的出道作,整體由兩篇故事構成。適合想閱讀輕鬆懸疑小說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這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Thumbnail
這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保持開放的心態,對你的觀點和決定重新思考。
Thumbnail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保持開放的心態,對你的觀點和決定重新思考。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這本《逆思維》從書名來看,可能會聯想到逆向思考之類的。但從原文書名來看,很好理解,就是「再次思考、重新思考」的意思。不是推翻原來的思考、也不是接受對方的觀點,而是再重新思考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能保有原來的觀點。
Thumbnail
這本《逆思維》從書名來看,可能會聯想到逆向思考之類的。但從原文書名來看,很好理解,就是「再次思考、重新思考」的意思。不是推翻原來的思考、也不是接受對方的觀點,而是再重新思考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能保有原來的觀點。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最近在啃這本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作者告訴我們:人類很聰明,但也沒這麼聰明;知識的假象讓我們以為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事實上我們自以為理解許許多多的知識或原理,但真的要解釋時,又反而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作者提出包括咖啡機原理、膠水黏住紙的原理,相機焦距的
Thumbnail
  最近在啃這本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作者告訴我們:人類很聰明,但也沒這麼聰明;知識的假象讓我們以為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事實上我們自以為理解許許多多的知識或原理,但真的要解釋時,又反而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作者提出包括咖啡機原理、膠水黏住紙的原理,相機焦距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