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超一流邏輯思維的33問》|在AI時代下,我們必須擁有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知識焦慮是現代人的通病,包括我在內,每天都恨不得利用各種碎片時間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好讓自己得以在時代的洪流下順利生存。因此,只要我一有空我就會去各大書店的商業書籍區走走逛逛,看現在最流行的工具書是什麼,同時也觀察現在的讀者最渴望獲得哪種類型的知識。
而「邏輯思維」主題的書,一直以來都是暢銷榜上的熱門寵兒。過去我也讀過許多邏輯思維相關的書,但多半都是以理論為重,鮮少有書籍會花篇幅來引導讀者如何實作,但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邏輯思維書籍的印象,是本徹頭徹尾的邏輯思維實作書。
來源:蝦皮購物

這本書是在說...

在前言的部分,作者先概述了近幾年人們對「優秀」定義的變化。相較於過去,活在AI盛行的現代人更重視「批判性思考能力」、「創意力」、「情商」、「知識彈性」等,由此可見人們更重視自己的獨立思想,不願再隨波逐流,願意嘗試打破框架。
接下來的幾個章節,作者接續分析他認為「要有好的邏輯思維需要具備哪些軟實力」,並在每個章節都安排幾個小問題,讓讀者在輸入的同時,也有輸出與思考的機會。此外,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來回答,並可搭配書本內容的引導,來碰撞出更多思想上的火花。
這本書是由一位大學講師參考哈佛、史丹佛及其他美國優秀學校的批判性思考課程後撰寫的著作,從撰寫風格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教育熱忱,畢竟這本書實在寫得太詳盡了,根本是手把手教學的程度了!

「觀察」是思考的起點

訓練邏輯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觀察眼前所見的事實。透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很多隱藏的細節。接著我們可以試著描述看到的所有東西,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不斷地自問自答來強迫自己產生更多思考,並在過程中持續挑戰自己原先的答案或既有的觀點,利用產生的新答案來打臉自己的舊答案。
這個思考不管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
假設我今天一回家就聞到廚房有異味,我就可以開始問自己「為什麼廚房會有異味?」我觀察到廚房的垃圾堆還沒被打包,推測可能是因為「忘記去到垃圾」導致的,那為什麼會忘記到垃圾呢?我發現今天是星期一,判斷是因為「昨天是週末,所以垃圾車不會來」,那為什麼昨天週末垃圾車就不會來呢....以此類推,無限上綱。藉由反覆地一問一答,即便是個凡事都靠直覺做事的人,也能培養出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來源:Unsplash

自己找尋規則,得出屬於自己的創意解答

「創意思考」是越來越多工作需要具備的軟實力之一,而作者也有提供培養此能力的方法。首先,創意思考的前提是我們必須不按牌理出來,在思考時應盡量放大自己的腦洞,盡量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若按照既有的框架思考反而會限縮自己的想像力。再來,我們可以利用「聯想法」延伸出更多分支元素,再透過「歸納法」在這些元素當中找尋共通點並組合起來,得出獨一無二的新見解。
「好的表達」才能讓「好的想法」被看見,因此光有想法還不夠,我們也必須具備好的表達能力才得以將想法完整呈現給他人。在書中作者也有提供一套練習說故事的方法供讀者練習。透過「引用他人說過的話」、「說明完整的人、事、時、地、物」以及「加入自己的感受」,可以讓我們說明的內容變得更詳細且具體,也能讓表達更具吸引力。

「根據」有力,對你才有利

世界上所有的名言佳句都是正確的嗎?仔細想想,其實不然。作者在書中建議讀者嘗試思考每句名言背後的根據和意義,並試著提出相反的觀點,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名言都禁得起這些挑戰。
「根據」的意義為「為什麼會這樣想」,而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因此在做這個練習時,也可以思考講出那句話的名人當時為何會這樣講,是因為被情勢所逼,還是飲酒後的有感而發等等。此外,作者指出通常「根據」都是來自於「資料和專家見解」、「個人經驗」以及「自己本身的想法」,當中「個人經驗」是說服力最差的根據。
這點我十分同意,因為個人經驗牽涉到當事人的個性以及當下的時空背景,因此絕對不適用於每個人。現在很多人會以個人經驗作為建議他人的根據,但根據必須是理性的,而非感性的主觀意見。在接收建議或資訊的人也必須時刻保持獨立思考,評估這些建議是否與自己的個性和情況相符,再做出適合自己的調整。

後記

這本書講的不僅是邏輯思考,更多的是該如何在社會中保持競爭力。除了上述這些筆記,書中也收錄很多很有趣且有助於提升邏輯的問題,幫助讀者在看書時也能不斷保持思考,在寓教於樂下學習。
雖然這本書的封底有特別提及適合這本書的工作行業,但我真心認為這本書適合各行各業的每一個人。生活中處處充滿創新的可能,若我們能養成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像孩子般充滿好奇心,一定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加精彩。願我們都可以盡情享受探索世界的過程!

購書連結

avatar-img
31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怪物星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繼『文案的基本修養』後,前奧美廣告人東東槍的另一本著作『文案的基本修煉』在今年三月與讀者見面啦,究竟裡面有哪些必讀的乾貨內容呢...?
「我想找行銷相關的實習,那我應該要怎麼準備作品集?」 你是否也也這種煩惱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幾個小方法,讓你輕鬆累積自己的行銷作品集!
廣告圈人才濟濟,要細數廣告圈的人才真的是數到明年都數不完,但只要談及其中的「文案人」,這個人一定會被包含在其中。這個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案教母李欣頻。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將與你一同揭曉其背後的秘密!
由於電商與社群的興起,「文案」逐漸變成了現代人必備的技能,文案相關的書籍也是如雨後春筍般一本一本地出版。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就是我認為廣告人不能不讀的文案心法教材,『文案的基本修養』。
「欸!你幫我改一下這篇文案。」 「蛤...可是我要下班了欸。」 「哎呀~就打幾個字而已,應該沒這麼難吧!」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碰過這種情況,明明已經要準備下班了,卻被主管留下來改文案;已經絞盡腦汁,卻還是反覆被退稿;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經驗,那我敢肯定這本書非常適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繼『文案的基本修養』後,前奧美廣告人東東槍的另一本著作『文案的基本修煉』在今年三月與讀者見面啦,究竟裡面有哪些必讀的乾貨內容呢...?
「我想找行銷相關的實習,那我應該要怎麼準備作品集?」 你是否也也這種煩惱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幾個小方法,讓你輕鬆累積自己的行銷作品集!
廣告圈人才濟濟,要細數廣告圈的人才真的是數到明年都數不完,但只要談及其中的「文案人」,這個人一定會被包含在其中。這個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案教母李欣頻。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將與你一同揭曉其背後的秘密!
由於電商與社群的興起,「文案」逐漸變成了現代人必備的技能,文案相關的書籍也是如雨後春筍般一本一本地出版。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就是我認為廣告人不能不讀的文案心法教材,『文案的基本修養』。
「欸!你幫我改一下這篇文案。」 「蛤...可是我要下班了欸。」 「哎呀~就打幾個字而已,應該沒這麼難吧!」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碰過這種情況,明明已經要準備下班了,卻被主管留下來改文案;已經絞盡腦汁,卻還是反覆被退稿;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經驗,那我敢肯定這本書非常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思考是一個顛覆性的過程,它會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並在廣闊的宇宙中找到我們的定位。思考需要時間加品質,並且建議閱讀是幫助我們取得更多工具與學習解碼的過程。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一些關於演化、思考與詞彙編程的內容。最後,文中提到了一些衍生的閱讀內容,以及對應的文章連結。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思考是一個顛覆性的過程,它會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並在廣闊的宇宙中找到我們的定位。思考需要時間加品質,並且建議閱讀是幫助我們取得更多工具與學習解碼的過程。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一些關於演化、思考與詞彙編程的內容。最後,文中提到了一些衍生的閱讀內容,以及對應的文章連結。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