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他人,理解自我。閱讀《你都沒在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一本這世代非常需要存在與閱讀的一本書,現代社會價值觀崇尚表現自我,但其實安靜傾聽同樣重要。
從書名就發人省思,提醒我們將注意力回到重要的事物上,仔細傾聽,書剛出版的時候就想買下,但內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很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傾聽者。
行銷工作多年,我從剛畢業時很內向、不善言辭的新鮮人,被職場、主管訓練成開會時還沒cue到你,腦袋就要先準備想法,甚至主動出擊。加上這幾年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各種社群媒體一直鼓吹人們不停發聲、被別人看見,展現自我,市場上一堆教人如何產出內容的課程,卻很少看到教我們如何「傾聽」,傾聽他人,傾聽自我。這是第一次看到有書在談「傾聽」。
書中從心理學的依附理論、人們最基本的溝通、情感需求,來談傾聽對於人際關係、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到行銷大數據時代的量化數據資料,無法完全取代焦點團體傾聽TA真實感受來進行策略判斷,甚至是從人類耳朵結構來談傾聽對身心的影響,一直不停強調傾聽的重要。
傾聽,很多時候關乎我們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表達出內心的想法,並在過程中也讓自己的想法成形。人之所以寂寞,就是因為不被傾聽,無論是被他人傾聽,又或是傾聽自我。
而在這個充滿焦慮和個人行銷的文化裡,沈默等同於落後。默默傾聽就失去了打造個人品牌、展露頭角的機會。但其實不去傾聽,更會讓我們失去對於世界有更深的認識與理解,甚至失去認識自我的機會,因為傾聽需要覺察與專注,並發揮好奇心。傾聽最終的目標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自我。
進入職場後,我時常有職涯、知識焦慮,社會隨著科技變動快速,永遠不知道自己身上擁有的技能是否已足夠、還有哪些知識是我還不知道的,又或者是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最好的。而我發現每次排除這樣的焦慮,都是透過與前輩、同儕間的交流。在迷惘時找人聊聊,傾聽對方的想法,從中反思自我,找到更多的可能。
如同書中裡寫道:只要願意傾聽,就會學到新東西。
原文2021/11/27發佈於Facebook
關於生涯、職涯、行銷、心理學等等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Thumbnail
傾聽是心理師工作中相當重要的能力,然而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裡,傾聽卻變得困難。透過心理劇的方式或自我書寫等方法都是學習傾聽的有效方式。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在如今這個忙碌且喧嘩的世界中,擁有一顆安靜的內心和真誠的聆聽能力,往往能讓人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內在的安靜、真誠的聆聽與積極的態度,來樹立自己的影響力與尊嚴
Thumbnail
每人也有一雙耳朵,但不是人人也懂得聆聽。有沒有想過只是聆聽這件事就能影響一段婚姻關係?雖然不至於會嚴重到分手,但總會影響到兩人之間的和諧。我就因為不懂得聆聽,踩過不少雷,原因是我沒有耐心,也不夠細心,不懂得觀察環境,不懂閱讀空氣,在不應該說話時發表不合適的意見。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Thumbnail
傾聽是心理師工作中相當重要的能力,然而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裡,傾聽卻變得困難。透過心理劇的方式或自我書寫等方法都是學習傾聽的有效方式。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在如今這個忙碌且喧嘩的世界中,擁有一顆安靜的內心和真誠的聆聽能力,往往能讓人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內在的安靜、真誠的聆聽與積極的態度,來樹立自己的影響力與尊嚴
Thumbnail
每人也有一雙耳朵,但不是人人也懂得聆聽。有沒有想過只是聆聽這件事就能影響一段婚姻關係?雖然不至於會嚴重到分手,但總會影響到兩人之間的和諧。我就因為不懂得聆聽,踩過不少雷,原因是我沒有耐心,也不夠細心,不懂得觀察環境,不懂閱讀空氣,在不應該說話時發表不合適的意見。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