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慶的回憶: 從小住在鄉下,貧窮困苦,三餐吃不飽,更無閒錢作娛樂,最愛的就是逢年過節,尤其宮廟節慶,鄉民集資請歌仔戲或布袋戲,野台演出,總是擠滿了觀眾,親友借此聚會問候,各地攤販來此,燒酒螺.冬瓜茶........,邊看邊吃,是小孩最幸福的日子。我爸有時會客串子弟戲,也愛看布袋戲,每次都騎腳踏車載我去,看到半夜.....。只有這種時候,爸對我說: "書放著以後再讀,戲不看以後沒了"。因此,長大後,我對野台戲特有好感。
(象山慶2022.9.10)
今年請演的是:「
日月興掌中劇團」--於50年代由
簡飛應創立,第二代掌門人
簡文泉,從小熱愛布袋戲,於1998年參加台北市布袋戲比賽,獲得團體第四名。民國2001年參加台北市地方戲劇比賽,團體的優勝。2011年遷來桃園市大溪區,在仁和國中教導學生2012~3年.由兩位兒子
聖力、榮宏主演,在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優等獎].及最佳口白、最佳操偶獎。現在棒子交由兒子接手.傳承、發揚這項民俗技藝.走入校園.讓學子更了解掌中戲。
【台北市文化局/
演藝團體線上登記】:日月興掌中劇團, 簡文泉02-29963016/103 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196號六樓之13/
本團是由一群愛好台灣鄉土藝術一掌中戲的傳統文化工作者所組成.以非營利活動為目的;從事布袋戲推 廣與演出,結合學校、社區從事鄉土文化推廣,致力薪傳與創新,期望推動基層文化藝術活動,活絡地方 藝術,為傳統藝術永續發展而努力。
吳明德
布袋戲名稱考述云(摘錄):布袋戲以其簡易的「可操作性」與明顯的本土「象徵性」,已提昇為台灣文化的「徽章」與「圖騰」,台灣布袋戲可「肩擔」,可「野台」,可「戲院」,可「唱片」,可「Pub」,也可「電視」、「電影」演出,從古典鑼鼓到科幻金光,從一人獨腳團,到百人以上團,布袋戲在台灣的表演圖譜,是「文化奇蹟」之一。坊間常用的名稱除了「掌中戲」、「木偶戲」之外,最奇特的是「布袋戲」,可能是早期獨人式「肩擔」戲,用來收拾道具的大布袋,演出時可遮蔽演師的軀體,布袋是「表演舞台」,是「可視」、「普遍」,「原始」的。後來的進化,從柴棚到彩樓,越精緻、繁複,但布帷之遺制仍在(戲台正下方,繡有團名之圍布)。布袋戲於清中葉從大陸漳、泉傳入台灣,從手工的南、北管,到科技的電視、電影,不停的「演變」。但保有三點「封閉性」的特徵,即「一人口白、雙手撐偶、木頭雕刻」,我們就是迷戀於「木刻、彩繪」的人偶、耽聞於「一口說出千古事」的口白、驚訝於「十指舞弄百萬兵」的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