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一次發現廟會電影是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暑假,那已是全家從嘉義市搬到嘉義縣民雄鄉約過了快一個年頭。猶記國小二年級下學期時,除了老爸還固守在嘉義老家經營魚攤及冰店外,為了生計及養活五個小孩不得不擴大生計,在民雄市場後頂下一家冰店由媽媽經營,就此全家遷移到民雄。而離民雄市場前步行約不到一百公尺就可以到達民雄市區的信仰中心大士爺廟,這也就是我為何可以發現廟會電影了,因為離我家很近,在嘉義市的老家就沒有這種從家裡步行十分鐘內就可以抵達的廟宇。

大士爺廟會主要是在農曆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連三天舉辦普渡,一般來說中元普渡是農曆七月十五日,但在嘉義整個農曆七月從初一到三十,在市區及各鄉鎮依據廟、里/村、街、巷來劃分,各自舉行普渡祭儀,俗稱「輪普」,除供奉好兄弟外,經營店面的,有工廠的,或經商的老闆,或只是一般住家的居民都會在中午或晚上(大部分為晚上)辦桌宴請親朋好友、員工、商業往來老闆等,但這種場景隨著大眾三餐有魚有肉,上餐館幾乎不是久久才一次後,大概到民國八十年中後漸漸式微。以前在快到普渡的時候,各家在地所謂的名廚子(tôo-tsí)都會挨家挨戶詢問辦桌預定的日期、桌數等,而老爸也會趁著輪普時,開著他後面改為冰庫的發財車,載著冰塊在嘉義市不同里叫賣,並附租紅色大冰桶,大賺普渡宴客的冰錢。

raw-image

不過,大士爺廟祭可不像其他地方的普渡一天就結束,而是在農曆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一連舉辦三天,為何會連續三天,問了我媽才知道那是因為圍著大士爺廟的三個相鄰的村莊中樂村、西安村及東榮村普渡日期在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都各有一天(哪村是哪一天我就不清楚了),但因村子相鄰,三個村的民眾就聯合起來一起舉辦,並依照自己方便的時間自行在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任選一天普渡及宴客。

在我國小的時候,那時只有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可看,所以廟會電影成為民眾最愛的娛樂活動之一,而大士爺廟祭一連三天就至少一定會放映三天的電影,而且每天的電影都不同片,如果慶典遇到星期六,那天的觀影人數就會更多。另外,印象中廟會結束後的一,兩天好像電影還是會繼續放映。

raw-image

其實,廟會晚上除了電影外,還是有歌仔戲及布袋戲的台子在表演,但電影總是會聚集最多的人,畢竟,在那智慧財產權不是那麼嚴格的時代,院線電影一下檔,不用半年的時間幾乎都可以在廟會電影看到,那時觀影的盛況至少在大士爺廟前的廣場(民國八十九年原主祭媽祖的慶誠宮完成重建)塞滿了駐足觀賞的人潮,連放映的機台旁也站滿了人,但大家會避開放映機投影的前面,除了少數幾次會有人從投影機前快速經過外。

廟會電影的缺點就是必須站著看,如果電影播兩小時想看的人就得站兩小時,右腿站酸了就將重心換到左腿,左腿站酸了就將重心換到右腿,而像我這種身高不高的小朋友就還要特地找不被大人擋住視線的地方觀看,一下子跑到左邊,一下子鑽到前面。雖說看廟會電影的人流動性低,但人還是會來來去去,畢竟除了必須要能久站外,大士爺廟前的街道兩旁可都擺滿的市集也是很吸引人們探尋,所以人群是一直在移動。

小時候我看的廟會電影算來其實也不多,畢竟國小三年級才發現廟會電影這東西,而國中後幾乎進入到錄影帶的流行潮,會想要再花時間站著約兩小時的時間看廟會電影的興致相較國小時期已經不高。而且,廟會電影的放映類型很多,黃梅調,武俠電影,成龍系列的警察電影,還有台灣本土賣座電影。不過,在那沒有分級制度的年代,有些電影對當時還小的我來說是有看沒有懂的,更何況有些影像還是兒童不宜。

記得當時林小樓演的新桃太郎在台灣一上映就是很賣座的電影,所以很快的下檔後不到半年廟會電影也趕上了風潮,隨著要在廟會放映的消息在村裡散播開來,果然當天觀看的大朋友、小朋友是塞爆整個廟前的廣場。雖說新桃太郎的故事算適合小朋友看,可是劇裡鬼王披著紅髮,長著長長的紅眉毛,全臉塗白,滿口獠牙的裝扮,也嚇得讓我當天晚上做了個惡夢。

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有陸小芬、陳震雷 、金塗演的嫁妝一牛車,映像中那時我應該只看了幾幕就回家了,一來我根本看不懂劇情,二來劇裡好像有一幕陸小芬與陳震雷的情慾戲也著實嚇到當時不知情(慾)為何物的我一大跳。照理到情慾戲了,這劇我好像也是站著看得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我對完整的劇情到長大後一直都沒有太深的印象,直到前一兩年看到公視在播嫁妝一牛車的劇場版,劇裡的幾幕戲勾起了我的一些記憶,才回想起當初看的那電影原來叫嫁妝一牛車啊,並去翻找資料瞭解這故事的來龍去脈,畢竟,印象劇中不管是村民萬發的家,還是阿簡的家都是泥土敷成,地面也是泥土地,我很好奇那是什麼樣貧苦的年代,劇裡人物發生了什麼故事,因為那是在我小時候沒有看懂的電影,而這齣劇,甚至是原著小說想要表達告訴大家那時代的台灣人是什麼樣子,這讓我好奇。

廟會電影雖然為了酬神現在依然有在放映,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影音網路化,及娛樂多樣化,已少有人們會願意花長時間駐足觀看了,諾大的廣場除了鄰近的老人家搬椅子出來湊熱鬧觀看,偶爾有行人路過稍微停下腳步好奇站個幾分鐘觀看一下外,對比小時候那觀看的人潮比肩繼踵塞爆整個廟前廣場的場景,不免感覺多了份淒涼。

註:

1.嘉義輪普:在農曆七月中元節期間,從初一到月底,嘉義各地幾乎每天都有普渡祭儀在進行。(嘉義市輪普介紹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512&s=216154)

2.民雄大士爺廟介紹:http://mashup.com.tw/052061717/?page=abou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sephine Chen的沙龍
2會員
17內容數
我喜歡看電影,也想嘗試寫作,就把這兩者結合,會有什麼火花產生呢?
2023/05/10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2023/05/10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2023/04/10
七十年代的台灣鄉下,要看電影都要去到較大的鄉鎮或是市區才會有電影院。國小二年級以前,我僅在嘉義市唯一一家的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公司的大樓一樓有看過電影海報,知道有電影放映而已,但從沒踏入過。搬到民雄後,因為父母親頂下的冰店就在民雄市場後方,而民雄電影院正好才離民雄市場後方不到一百公尺...
2023/04/10
七十年代的台灣鄉下,要看電影都要去到較大的鄉鎮或是市區才會有電影院。國小二年級以前,我僅在嘉義市唯一一家的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公司的大樓一樓有看過電影海報,知道有電影放映而已,但從沒踏入過。搬到民雄後,因為父母親頂下的冰店就在民雄市場後方,而民雄電影院正好才離民雄市場後方不到一百公尺...
2023/03/13
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Thumbnail
2023/03/13
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由於來彰化問事,又礙於週日早上要上課,所以只能夜裡來回,順便來北港買大餅,兒子愛吃的咖哩餅,和黑麻油。 原本預計12點出發的,因為連假0-5點免收過路費,但是睡過頭,就兩點多才出發,到時也已經五點多,老公已經先去新港媽祖廟拜拜,後到武財神廟休息睡覺,等廟開門,開門後先進去廁所,整理一
Thumbnail
由於來彰化問事,又礙於週日早上要上課,所以只能夜裡來回,順便來北港買大餅,兒子愛吃的咖哩餅,和黑麻油。 原本預計12點出發的,因為連假0-5點免收過路費,但是睡過頭,就兩點多才出發,到時也已經五點多,老公已經先去新港媽祖廟拜拜,後到武財神廟休息睡覺,等廟開門,開門後先進去廁所,整理一
Thumbnail
趁著春末,早上的太陽還不凶,用腳步複習府城巷弄角落,從民權路走起,穿過國華街尋覓早餐後,想尋個坐處歇腳。 我喜歡廟口,那裡往往有乾淨舒爽的長椅,座位空間絕對夠,不擠不碰,而神祇總是寬大為懷地海納常民,誰來,祂都擁抱、庇佑。 普濟殿在近十年裡,憑著民間己力的籌辦,已經躍升為春節期間必看燈會,往往在年底
Thumbnail
趁著春末,早上的太陽還不凶,用腳步複習府城巷弄角落,從民權路走起,穿過國華街尋覓早餐後,想尋個坐處歇腳。 我喜歡廟口,那裡往往有乾淨舒爽的長椅,座位空間絕對夠,不擠不碰,而神祇總是寬大為懷地海納常民,誰來,祂都擁抱、庇佑。 普濟殿在近十年裡,憑著民間己力的籌辦,已經躍升為春節期間必看燈會,往往在年底
Thumbnail
第一次發現廟會電影是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暑假,那已是全家從嘉義市搬到嘉義縣民雄鄉約過了快一個年頭。
Thumbnail
第一次發現廟會電影是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暑假,那已是全家從嘉義市搬到嘉義縣民雄鄉約過了快一個年頭。
Thumbnail
大家兔年大吉🧨新春有到廟裡走走,招財祈福嗎?推薦你一本很應景的作品,複習一下那些廟裡大拜拜祈福、熱鬧的景象吧!
Thumbnail
大家兔年大吉🧨新春有到廟裡走走,招財祈福嗎?推薦你一本很應景的作品,複習一下那些廟裡大拜拜祈福、熱鬧的景象吧!
Thumbnail
文 / 花好月圓 參與共識營之前,曾經在全國演講當中,地瓜校長振振有詞的模樣,一直是我們的偶像。一直關注雜學校的我們,剛好看到雜學校的活動,我們團隊撰寫企畫書報名,也很感謝雜學校提供我們團隊這個機會參與這次營隊共識營,透過活動跟四面八方的團隊交流,互動學習良多知識。 這次營隊共識營,雖然大都是社會人
Thumbnail
文 / 花好月圓 參與共識營之前,曾經在全國演講當中,地瓜校長振振有詞的模樣,一直是我們的偶像。一直關注雜學校的我們,剛好看到雜學校的活動,我們團隊撰寫企畫書報名,也很感謝雜學校提供我們團隊這個機會參與這次營隊共識營,透過活動跟四面八方的團隊交流,互動學習良多知識。 這次營隊共識營,雖然大都是社會人
Thumbnail
樂成宮果然在裡面XD 怎麼說,拜拜真的是從小被大人帶去、很習慣的一種宗教儀式了。 我身邊的大人分成三種: 一、有事沒事都要拜拜、而且買一堆「祭品供品」塞爆供桌⋯⋯ 二、有事情才去拜拜、而且會回來還願、遵守規則 三、不信這種事情、但去廟宇不拿香不買供品、會用雙手合掌敬意 我自己其實是有想到什麼、才
Thumbnail
樂成宮果然在裡面XD 怎麼說,拜拜真的是從小被大人帶去、很習慣的一種宗教儀式了。 我身邊的大人分成三種: 一、有事沒事都要拜拜、而且買一堆「祭品供品」塞爆供桌⋯⋯ 二、有事情才去拜拜、而且會回來還願、遵守規則 三、不信這種事情、但去廟宇不拿香不買供品、會用雙手合掌敬意 我自己其實是有想到什麼、才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萬和宮「字姓戲」開演! 這禮拜,一個心血來潮,撥了個空跑了一趟住家附近的媽祖廟-「萬和宮」走走。說到自己與這座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廟宇-萬和宮,對我來說,有個特別的連結。從大學時期,每回系上舉辦大型活動,我們就會到萬和宮向媽祖娘娘祈求平安。一直到畢業、出了社會,開始教學,自己的生活範圍也就在台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萬和宮「字姓戲」開演! 這禮拜,一個心血來潮,撥了個空跑了一趟住家附近的媽祖廟-「萬和宮」走走。說到自己與這座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廟宇-萬和宮,對我來說,有個特別的連結。從大學時期,每回系上舉辦大型活動,我們就會到萬和宮向媽祖娘娘祈求平安。一直到畢業、出了社會,開始教學,自己的生活範圍也就在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2004應「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之邀寫的,時光又匆匆過了那麼些年,連幾個不營運的戲院「廢墟」接連拆光,連「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也停擺了。 同鄉學弟也寫下了他的銀宮記憶,時光又一閃,學弟去年也變身成當紅炸子雞,猜猜看他是誰? 還有林強,竟然也有這座小銀宮的記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2004應「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之邀寫的,時光又匆匆過了那麼些年,連幾個不營運的戲院「廢墟」接連拆光,連「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也停擺了。 同鄉學弟也寫下了他的銀宮記憶,時光又一閃,學弟去年也變身成當紅炸子雞,猜猜看他是誰? 還有林強,竟然也有這座小銀宮的記憶。
Thumbnail
對我來說,過年最棒的體驗就是去拜拜,因為拜拜不只可以看到廟宇的古典美,還能感受到絡繹不絕的人潮,以及滿滿的年味。
Thumbnail
對我來說,過年最棒的體驗就是去拜拜,因為拜拜不只可以看到廟宇的古典美,還能感受到絡繹不絕的人潮,以及滿滿的年味。
Thumbnail
90年代的台灣社會,是我剛出生的年代,住在中南部的小村落 對父母來說,厝邊頭尾都是免費的保母,而周遭的房子圍繞出一片屬於孩子的遊樂場。大家一起在這裡奔跑、騎腳踏車、玩躲貓貓、紅綠燈。其實在中南部的村落還有一個最大娛樂場所 ,那就是庄頭廟前的廟埕。
Thumbnail
90年代的台灣社會,是我剛出生的年代,住在中南部的小村落 對父母來說,厝邊頭尾都是免費的保母,而周遭的房子圍繞出一片屬於孩子的遊樂場。大家一起在這裡奔跑、騎腳踏車、玩躲貓貓、紅綠燈。其實在中南部的村落還有一個最大娛樂場所 ,那就是庄頭廟前的廟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