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第二首克隆莫的第一號雙單簧管協奏曲(F. Krommer/Concerto No.1 for 2 Clarinets, Op.35)是這場音樂會的重頭戲,除了是台灣少有公開演出的「木管重奏協奏曲」之外,當然最重要的是兩位重磅級演奏家陳威稜與馬越是多年深交的好友,彼此對音樂的見解與詮釋都非常契合,而這首二重協奏曲是需要彼此在演奏裡互相配合、互相競爭,因此需要高度的默契。
此次特別到台灣演出的演奏家馬越來自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 (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同時身為新加坡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2013年,馬越教授曾獲中國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最傑出的十大管樂演奏家之一,也是亞洲室內樂協會副會長和美國皇家樂器(The Royal Global)的資深顧問。此外,他也經常受邀擔任各國際比賽的評委,近年來與多個樂團合作演出,如新加坡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澳門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以及和瑞士知名弦樂四重奏,斯特迪瓦里四重奏(Stradivari Quartet)以豎笛五重奏的形式合作演出。
有樂器之王之稱的管風琴,是氣鳴式鍵盤樂器,也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樂器,集合弦樂、銅管、和木管的音色,層次豐富。這首管風琴交響曲,是1886年聖桑斯受倫敦愛樂協會委託所創的作品。1886年的巴黎,正風行著日本主義,歐洲的畫家也跟著「日本熱」,當時候的梵谷、雷諾瓦、畢沙羅這些後印象派的畫家們紛紛和東方文化碰撞,繪畫是如此,音樂也是各種流派、百花齊放。而聖桑斯在1886年得知李斯特去世的消息,也在此曲首頁題上「為紀念法蘭茲•李斯特」來緬懷當年李斯特曾幫助聖桑斯發表參孫與達麗拉(Samson et Dalila)的歌劇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