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唯一的鄉愁就在腳踏的土地上——吳晟的原鄉追尋

早在1973年,未滿30歲的吳晟就發表了〈輓歌〉(註1)一詩,訴說從「年輕的飛翔」到「隱隱聞見自己的輓歌」,都「在我生長的小村莊」,這首詩彷彿預言詩般,揭示著溪州老家是吳晟此生永恆的原鄉。
1970年代留學潮興起,連帶引發移民潮,吳晟寫下〈美國籍〉、〈你也走了〉、〈我竟忘了問起你〉、〈過客〉、〈歸來〉、〈甘藷地圖〉、〈草坪〉等詩,對當時「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註2)的現象提出反思,詩人憂心知識青年「紛紛和自己的祖先說再見/不願將眼光/稍稍注視自己的國土」(註3),一方面提出「什麼時候,到了什麼地方/你們才是歸人?/才不再是過客?」(註4)的叩問,另一方面以詩明志,〈歸來〉末段寫道:
我始終不敢忘記
我現在耕種的土地
以及我們家鄉的田園
曾是多麼荒涼的石頭地
也曾遭逢無數變亂和災禍
那是我們的先民
以多少刻苦的血汗,墾拓而成
以多少堅忍的血汗,撐持下來
我始終不敢忘記
這一脈為子孫默默奉獻的情操
必須傳遞,必須延續(註5)
藉由從「我」到「我們」的鋪陳,闡述人與所生所長的土地如何緊密連結,第一次出現的「我始終不敢忘記」,訴說著先民拓荒、建立家園的辛苦與不易,第二次登場的「我始終不敢忘記」,則強調著傳承與飲水思源的重要。
1980年吳晟獲瘂弦推薦,成為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邀請赴美訪問交流的詩人,到了美國後,熱心的計畫主持人聶華苓一直鼓勵他留在國外攻讀學位,但吳晟終究還是婉拒了,因為他明白「最可親的希望/就在我們自己的家鄉」(註6)。
「愛荷華家書」八首〈從未料想過〉、〈異國的林子裡〉、〈遊船上〉、〈信箋〉、〈洗衣的心情〉、〈早餐桌旁〉、〈你一定不相信〉、〈雪景〉,字裡行間滿是對妻兒的牽掛與思念,因而「離開家鄉才幾天/好似經歷了很長很長的日子」(註7),不論異國景色再美,都不如家鄉與妻子一同耕耘的菜園,以及全家人圍聚餐桌的溫馨,〈雪景〉最後一段便直言:「比這一片雪景更吸引我的/是你在家裏/懷著怎樣的心情/計數我的歸期」(註8)。
面對一窩蜂追求國際化的風潮,吳晟於1999年4月30日至5月2日,一連三天在《自由時報》副刊發表「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系列詩作,呼籲沒有在地何來國際。第一首〈小小的島嶼〉(註9)從「你只是茫茫汪洋中一塊踏板嗎/你終究不是長居久安的鄉土嗎」的提問寫起,兼論島嶼的包容、島民的出走,以及社會的亂象與人民的漠視,最末,以「深愛自己依靠的家鄉/還需要找尋什麼理由」作結,堅定地說出他對家鄉的愛。
第二首〈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註10)延續提問的特色,反思藝文作品的「鄉愁」,是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模仿?離鄉背景的遊子傾訴「鄉愁」,是不是只是「拒絕認同島嶼的藉口」?詩末,吳晟自己給出了答案:
原來我們唯一的鄉愁
就在腳踏的土地上
因為真切而不夠浪漫
卻是永遠的愛戀和承擔
真正的「鄉愁」不是缺乏認同的漂泊,也不是向外追求的想像,我們生活的小小島嶼,我們雙腳所踏的這片土地,就是最好的家。第三首〈角度〉(註11)進一步引領大家審視家鄉的美,「每片田園四時變換的風姿/每株作物開展出去的角度/也可以詮釋豐富的國際意涵」。
羅大佑2017年出版《家III》專輯時談到:「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第一個家,是父母給我們的家。第二個家,是我們自己出外去追尋的那個家。第三個家,是自己終於成立的家。」(註12)回探吳晟詩路鴻爪足跡,可以發現,對吳晟來說,這三個家是重疊的,儘管曾因求學短暫離家,但每一回走到人生的路口,吳晟總會選擇「生長的小村莊」,而他的作品亦不乏對家鄉的書寫,寫家鄉其實就是在寫臺灣,這份對土地的眷戀正是對臺灣永恆的愛戀。
註1:吳晟,〈輓歌〉,《泥土》(臺北:遠景,1982年,四版),頁47-48。
註2:吳晟,〈美國籍〉,《泥土》(臺北:遠景,1982年,四版),頁83。
註3:吳晟,〈草坪〉,《向孩子說》(臺北:洪範,1985年),頁102。
註4:吳晟,〈過客〉,《泥土》(臺北:遠景,1982年,四版),頁100。
註5:吳晟,〈歸來〉,《泥土》(臺北:遠景,1982年,四版),頁105-106。
註6:吳晟,〈從未料想過〉,《飄搖裏》(臺北:洪範,1985年),頁29。
註7:吳晟,〈異國的林子裏〉,《飄搖裏》(臺北:洪範,1985年),頁33。
註8:吳晟,〈雪景〉,《飄搖裏》(臺北:洪範,1985年),頁52。
註9:吳晟,〈小小的島嶼〉,《吳晟詩選》(臺北:洪範,2000年),頁261-264。
註10:吳晟,〈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吳晟詩選》(臺北:洪範,2000年),頁265-267。
註11:吳晟,〈角度〉,《吳晟詩選》(臺北:洪範,2000年),頁268-270。
註12:文字引自專輯介紹,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9092
——發表於《吹鼓吹詩論壇》第33號(2018年6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