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親、軍人、兒子-Netflix紀錄片

爸爸回來了

  我曾看過許多美國職業軍人返鄉的影片,觸動我之處就是他們的孩子或家眷衝上前,給予風塵樸樸歸來的親人一個大擁抱。這部紀錄片的片頭,就是這樣一個機場大擁抱,讓我濕了眼眶,紀錄片的主角布萊恩,緊緊抱住兩個飛撲上來的孩子--以薩和喬伊,說道:「如果我身上很臭,我很抱歉!」大兒子以薩把頭埋在布萊恩的懷裡,撒嬌的語氣說:「沒關係!我喜歡爸爸身上這個軍人的味道。」爸爸聞言再度緊緊抱緊孩子,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
休假返國,父子三人都好開心 (圖片來源imdb)
休假返國,父子三人都好開心 (圖片來源imdb

單親父親

  布萊恩與妻子離婚後得到了監護權,孩子已經和媽媽疏遠了,他和孩子也聚少離多,能相處時間裡他要盡到父親的職責。布萊恩想和孩子一起做過去常做的事情,回到家不久,他就帶兩個孩子去釣魚,享受父子三人的天倫之樂。
在前線他是履行國家任務的軍人,而和家人團聚的時候,平靜和平凡的時光,能讓布萊恩回復到「正常世界」。
美好的時光總是特別快,布萊恩放完兩周長假要回前線。畫面裡是晚上行駛的汽車內,兩個兒子陪同父親前往機場的路上,年紀小的喬伊倚著布萊恩旁睡著了,而另一邊的以薩則靜靜地看著車窗外,承受著父親即將又要離開的事實。
布萊恩一家就和無數軍人的家庭生活一樣,要把自己的孩子委託家人代為照顧,才能無後顧之憂地上前線去執行軍人的職務。
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光 (圖片來源imdb
  以薩被問到關於爸爸從軍的感覺,他邊回答而嘴角時不時抿著,眼神透露了不安。「我喜歡爸爸從軍,但想到他的安危就很擔心。我會想:拜託讓他平安回家。」他曾說爸爸不在時,覺得壓力很重,彷彿肩上被重壓著,爸爸回來後馬上如釋重負。透過紀錄片的影像,可以感受到以薩努力讓自己變得勇敢。
一樣的機場,歡聚離別兩樣情(圖片來源imdb

十年

  這部紀錄片從2010年開始拍攝,2020年7月在 Netfilx播放。講述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國陸軍士官長-布萊恩·艾許(Brian Eisch)他身為十二歲的以薩和七歲的喬伊這兩個男孩的父親,影片視角由軍人父親和兒子的角度,觀察美國軍人家庭的生活和心路歷程。這部片可以在Wiki查詢到故事大綱,有興趣請看紀錄片本片。
受傷的英雄
  布萊恩幾年後就回到兩兄弟身邊,但卻是因傷不得不退伍。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復健傷勢,受限於傷體無法像過去自由自在活動的布萊恩,漸漸覺得自己已不是過去受尊重、有用的人,因挫敗的感覺陷入低潮。他很想盡力陪伴孩子,而傷勢帶來的不便和軍旅的嚴肅慣性,也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受傷前後個性的轉變。
片尾是十年後的布萊恩獨自釣魚,旁白是他敘述軍旅生涯和至今的人生感想,如果當初做什麼不做什麼、能改變什麼嗎?他開始回想戰爭有什麼意義。 這位英勇的退休戰士說:
只能繼續往前,不用太難過。多用快樂的心情度過每一天。」 
走向與父親相同的道路
 十二歲的以薩曾說:「我不知道長大後會不會承接父親衣缽。」過了六年高中畢業後,以薩入伍成為職業軍人。在當了兩年多兵後,陷入低潮。他說想起自己經歷的一切;從小陌生的母親;想起比自己更早立志從軍的弟弟,父親軍旅輝煌的成就,自己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表現而感到沮喪。
我感覺以薩的眼神於從軍以後變了堅定許多,只是我仍隱約從中感受到,那個十二歲男孩的不安全感還住在他的靈魂深處
--

觀後思考:

  我看到了關於講述美國軍人退伍生活,很難不聯想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一詞,美國有很多部電影闡述過戰爭帶來的後果,李安導演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是透過男主角的回憶,去刻劃出軍人退伍之後沿伸的痛苦與憤怒,正是PTSD帶來的人生衝擊。
反觀現實世界呢,本以為的戰爭是人與病毒大作戰,那是全球有共同的敵人。想不到的是:2月俄烏開戰,許多國家開始「警告台灣」,台海危機話題開始燃燒,戰爭竟然離我們這麼近?我們真能想像戰爭嗎?如果我的家庭是軍人家庭又會是如何呢。
我還沒有答案。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