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金黃色的永恆片刻,即是《日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我們攀上溪水湍流的瀑布,手抱佈滿青苔的大石,赤腳踏足大地與泥土,我們各自落座一顆大石,望溪冥想。閉上眼睛的當下,好希望時間停住,讓片刻的記憶能永遠停留,我其實害怕有一天會消失,想念會消失,情感會消失,我會消失。」──記於 私人日記(2022.03.29)

電影由一段女兒蘇菲執掌的家庭錄像帶揭開序幕,蘇菲拍攝著陽台外的父親,這是他們難得共處的時光,父親卡倫帶著蘇菲到土耳其一處度假村,過完這個夏季的尾聲。電影所紀錄下的畫面皆是極微小的剎那,蘇菲熟練睡眠的呼吸聲、卡倫暗夜獨自在陽台抽菸的吸吐、蘇菲收拾散落在房間各處的衣物、卡倫獨坐廁所看著被血染紅的石膏⋯⋯,電影裡/記憶裡/生活裡的父親孤獨地朝暗處潛隱,女兒卻朝著向光處,開展著私密的、親密的萌動青春。

家庭錄像帶中的父親總是透過另一種鏡相的照射,仿若他並不真正地存於此世,更精確地說──他有一半的靈魂被遺留在某處了,一塊無人知曉的畸零之地。正如電影中從未清楚交代家庭的分離、父親的抑鬱,一切都是旁觀,觀眾旁觀女兒的快樂、父親的憂鬱,一切都是補述,蘇菲過了二十載才逐漸發覺父親幽微的、接近失語的悲鳴。

raw-image

我甚少記得十五歲以前的生活樣貌,也為此備感困擾。倒也不是全面的空白,更多的是總是錯亂地拼貼在腦中各處的零碎光景,家庭相簿裡扮演《三隻小豬》的我、老家整牆的專輯收納著小紅莓合唱團和木匠兄妹、燒錄青春的 MP3、中央 Do 一旁兀自缺角的 Si 鍵、9599 是父親賣掉的老 BMW⋯⋯,斷裂的片刻藏於暗處,仿若並不曾存在過。

在跳接的記憶裡,蘇菲將鏡頭對準父親,卡倫的殘影顯於觀眾眼底,霎時,我心湖深處的切片似鬼魂般浮起。始終想不起完整記憶,醫生判斷是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在看《日麗》的 102 分鐘裡,我隱約發覺,是坐落床沿、背對著鏡頭、接近歇斯底里地哭泣的卡倫,觸發了那無以名狀,日夜侵襲我的躁鬱之心。

raw-image

我始終相信,一部好的電影留待散場以後,會在心底發酵,成為立基生命的其中一顆種子。但《日麗》於我而言,更多的是危險,卡倫的鬱如漣漪般透過銀幕傳遞,我或重或輕地發現自己同時重疊著女兒(蘇菲)與父親(卡倫)的角色。

「昨日和硯拓問起台北市適合帶家人吃食的餐廳,硯拓反問我母親喜歡吃什麼,在那個剎那我竟遲疑了幾秒,才給出一個自己也並不肯定的答案。我開始懷疑,母親固定會在發薪日的傍晚帶我們去吃的『鬥牛士』,父親賺了錢會開上半個鐘頭帶我們去高雄吃的『鴻賓牛排館』⋯⋯,這些吃食究竟是他們的鍾愛,還是這是他們選擇善待我們的方式。思至此,想起老家街口的虱目魚湯和生牛肉湯或許才是他真正所愛。而二十幾年來,唯一一次為父親操煩吃食,便是他葬禮上的孝飯。」──記於 私人日記(2022.10.18)

想起那些片段的記憶,父親壓在辦公桌下的相片、睡意朦朧的清晨傳來震耳的打呼聲、跪拜案上的神的他虔誠的背影、以及那次全家人的環島旅行。記憶裡的父親那樣模糊,我不記得他曾經哭泣,更不曉得,如我這般年輕的時候,他是不是也有過夢想,以及想去的地方。

多年來繭居的父親日伏夜出,他甚少踏出家門,舉凡菸品、吃食、衣著⋯⋯都由他人打理,一直窩在家裡的他,或許生病了。當時的他,是不是也燃起了死亡的念頭,而賴活於世,只為了我們,遂想盡辦法活下來,用盡氣力地面對我們大笑或是憤怒,而非認敗。

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

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raw-image

我不能說這樣不穩定的父親與童年生活並未對我造成傷害,卻也是因為這份傷害,我越是疼痛,越能感受到曾經的父親曾經那麼努力。

電影靠著音樂道盡卡倫的心理狀態和求救訊號,最後一顆鏡頭,卡倫走向走廊盡頭,回到忽明忽暗的派對裡,那或許是他遺失的一部分靈魂所在之處,曾經年輕時的歡快與混亂,曾經的幻夢。電影其中一幕,卡倫踉蹌地朝著暗夜裡的海前進,消失在海中,那或許不是真實,也或許是在他的幻夢裡,早已死過千百次。

「我的醫生就是那種拿錢給藥的差勁的醫生,不過我也就只是刷健保看醫生,我想,她沒有義務做出超過工作範圍的任何事。但她忘記我也是人。我感覺我越發失去對話的能力、機會、時間、慾望,漸漸地,生之渴望也終將逝去。⋯⋯沒有誰有義務和我說話,並且知悉那些藏在文字、音樂、電影裡的所有隱喻。」──記於 私人日記(2019.10.18)

關於死亡,往往只需要半根菸到半包菸的時間。而一切的念頭或許沒有肇因,可能只是因為天氣,也可能是因為一句無心的話語。

raw-image

電影中一幕,蘇菲要父親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卡倫一臉錯愕,旋即虛弱地提起笑臉,可眼底失光,在那刻或許他已經潰敗,想著死亡。在那之前,蘇菲為卡倫點唱 R.E.M 的〈Losing My Religion〉,那正是全片中最令人心碎的隱喻之一。

The slip that brought me to my knees, failed
這次的跌宕,我摔了一跤,再也站不起來

What if all these fantasies Come flailing around
如果所有的幻想不斷縈繞,卻只是幻想

I think I thought I saw you try
我以為自己看見了你

But that was just a dream. That was just a dream
才發現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或許看似強壯、堅毅的父親們都是幻夢,從不存在。正如看似勇敢的女兒們,都只是佯裝。

「今天一起床我就感覺自己躁期將近,像是知道自己站在一塊薄冰上,我知道它即將碎裂,卻無能為力,只能等自己掉下去,再濕答答地上岸。這聽起來不科學,但已經是我最精闢的形容。我趴在床上尖叫,拉扯被單,捶打牆壁,或我自己,我沒有辦法直視鏡子裡的自己,告訴她:我發病了,我需要幫助。那會是一種醫生面對癌末病患的宣告,說出來它將成為事實,且不可逆。這驚覺早有徵兆:身體燥熱、購物慾強烈、亂七八糟的念頭又出現,那些殘響和碎影又出現了。」──記於 私人日記(2019.09.07)

幾年前病發,我記得那些躲在租屋處裡的日子,吃食與生活提不起勁。二十歲的冬天,鬱期襲來,在一次與家人電話爭吵的當晚,我吞下囤積許久的藥,泡在浴缸裡等待下一場新生,卻忽然想起在爺爺過世的那天,外婆來幼稚園接我,她說媽媽會來接我回家,回到家後要多和爺爺說話。那是一個金黃色的下午,我和外婆牽著手走在發著光的柏油路上,我那麼快樂。

打了電話給租屋處附近的澄清醫院,我問他們「自殺急救的話,可以不要通知我家裡的人嗎?我已經滿二十歲了。」接起電話的人說不一定,但想來看看我。掛上電話後的事我想不起來了,跟爺爺的葬禮一樣,像是從未發生過那樣。

raw-image
「隱約地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去死,而這不是錯誤,也並非肇因於任何人,更不是任何一個人的肇因。這一切,僅僅只是因為我真正地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活著,或是沒有力氣活著。所以我想要,也決定逃跑。」──記於 私人日記(2023.01.26)

在與父親永別之後,意識到它已成事實,我依靠著對過去的、片段的記憶賴活著,發現這場猝不及防的死亡竟然讓我感覺到自己真正存在,活下來的氣力從父親的墓裡滋長,這場新生像暗藍色的花,在幽遠的記憶裡開得憂傷,但說到底,終究是活了起來。縱使在這個終究裡,鬱鬱之心仍時常找上我,且多數時候,我仍然痛苦地熬過日夜,偶爾感覺到自己不復存在,偶爾希望自己能留在夢裡,醒在另外一個世界。當然還是會想起死亡。

可在那陳舊的、交雜的記憶與想像裡,年輕的我與年輕的父親都在搖晃的夕陽底下,曬得通紅、發亮,我們的、蘇菲與卡倫的靈魂相互地重疊著,我/父親曾經忍住不哭的側臉、蘇菲/卡倫在機場對望的道別,我們曾經為著彼此心動、心痛,感覺到有什麼被捏碎,卻又在破碎的心之間,看見熠熠的光,也是金黃色的。

走出影院的時候,我腦海中想起 Bill Fay 的〈Love Will Remain〉,它未曾出現在電影裡,可不斷重複著的歌詞,已是我眼下最好的註解。

Love will remain
愛會留下

When other tongues have failed
當一切言語再也無用

Love will remain
愛仍然存有

Love will remain
愛依然長存
全文劇照:東昊影業

raw-image

後記

開頭的日記,寫在與戀人居於宜蘭時的片段時光,願所有的愛長存,不滅,且永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Thumbnail
導演盧盈良離家二十多年,某日接到媽媽一通電話,請他回家幫忙拍遺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時間有限,決心回家重尋自我。回到家中他拿起攝影機,想記錄一下會通靈的哥哥,最後變成記錄自己整個家族的故事。
Thumbnail
導演盧盈良離家二十多年,某日接到媽媽一通電話,請他回家幫忙拍遺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時間有限,決心回家重尋自我。回到家中他拿起攝影機,想記錄一下會通靈的哥哥,最後變成記錄自己整個家族的故事。
Thumbnail
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Thumbnail
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Thumbnail
記憶深處 整理多年前的文字記錄: 「一種悲涼滄桑的感覺,在此刻佔據我的心房! 歲月淘洗、影像紀錄,伴著如歌的行版,我喟然不忍卒睹! 黑與白、晨與昏,暮暮朝朝,我此刻佇立窗邊,凝視內心的傷悲!」 在此刻得到印證...
Thumbnail
記憶深處 整理多年前的文字記錄: 「一種悲涼滄桑的感覺,在此刻佔據我的心房! 歲月淘洗、影像紀錄,伴著如歌的行版,我喟然不忍卒睹! 黑與白、晨與昏,暮暮朝朝,我此刻佇立窗邊,凝視內心的傷悲!」 在此刻得到印證...
Thumbnail
《神人之家》種入了家庭難以切割的因果,結實出蕃紅色富含情感的果肉,映照出的光澤(攝影)更是亮眼,放入口中能夠嚐盡多少的滋味,是終將別離的酸楚?還是會心一笑的鮮甜?端看你我生命經歷與之重疊的程度,不可否認的是《神人之家》正是台灣無數家庭的真實情景,誠如導演拍攝本片的初心,對於父親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
Thumbnail
《神人之家》種入了家庭難以切割的因果,結實出蕃紅色富含情感的果肉,映照出的光澤(攝影)更是亮眼,放入口中能夠嚐盡多少的滋味,是終將別離的酸楚?還是會心一笑的鮮甜?端看你我生命經歷與之重疊的程度,不可否認的是《神人之家》正是台灣無數家庭的真實情景,誠如導演拍攝本片的初心,對於父親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
Thumbnail
忘了從幾年前開始,父親每天早上固定八點傳一張早安長輩圖,我也會回以一個萬年不變貼圖和早安。以往覺得有壓力似乎被制約,但現今,若八點未收到父親的訊息會開始緊張。 父親在我的人生中,並非一直陪伴著。
Thumbnail
忘了從幾年前開始,父親每天早上固定八點傳一張早安長輩圖,我也會回以一個萬年不變貼圖和早安。以往覺得有壓力似乎被制約,但現今,若八點未收到父親的訊息會開始緊張。 父親在我的人生中,並非一直陪伴著。
Thumbnail
父親的一生,是一段由浪漫、悲苦、頹廢,再到奮起、驚奇,所串起的平凡人物,不平凡的人生。
Thumbnail
父親的一生,是一段由浪漫、悲苦、頹廢,再到奮起、驚奇,所串起的平凡人物,不平凡的人生。
Thumbnail
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新片:父親 以精湛的演技飾演 罹患失智症的父親 感覺自己像棵光禿禿的樹 終究孤伶伶的
Thumbnail
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新片:父親 以精湛的演技飾演 罹患失智症的父親 感覺自己像棵光禿禿的樹 終究孤伶伶的
Thumbnail
《不即不離》是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的首部紀錄長片,在以「父親」形象為影像母題的創作切入點之下,從自己的父親,向源探往祖父身為馬共的禁忌往事,藉著爬梳家族史的手法、端視著家族裡的空缺,然廖克發欲處理的則是更龐大的家國史裡的空白。
Thumbnail
《不即不離》是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的首部紀錄長片,在以「父親」形象為影像母題的創作切入點之下,從自己的父親,向源探往祖父身為馬共的禁忌往事,藉著爬梳家族史的手法、端視著家族裡的空缺,然廖克發欲處理的則是更龐大的家國史裡的空白。
Thumbnail
想起過去我與父親經歷的許多往事,我試著告訴自己:「過去的事情早已消逝不在,昨日的我與父親也早就都不復存在。」如果我仍選擇活在過去的記憶,我就無法深刻地認識現在的父親,更也沒有機會成為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想起過去我與父親經歷的許多往事,我試著告訴自己:「過去的事情早已消逝不在,昨日的我與父親也早就都不復存在。」如果我仍選擇活在過去的記憶,我就無法深刻地認識現在的父親,更也沒有機會成為現在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