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的熱度總是隨著時間遞減

習慣養成的熱度總是隨著時間遞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習慣養成|為什麼養成習慣總是失敗?透過三題快問快答X一個習慣養成迷思,破除以往制定習慣養成計畫的觀念。

不知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以下兩個問題
❶ 執行時段對習慣養成的影響程度?
❷ 每個時段的的範圍又該怎麼訂呢?

在進入今天的正題之前,先來三題快問快答,檢視一下你目前制定習慣養成計畫的習慣,很有可能潛藏過往在制定相關計劃的迷思。

▎問題情境

@neil.habit

@neil.habit


▎快問快答開始

Q1. 這是你平常制定習慣養成計畫的方式嗎?

Q2. 以短期大約2-4週,你通常都能夠做到?

Q3. 以長期大於3個月,你還能夠持續做到?

▎關於養成習慣的一個迷思

「以往我們認為必須在特定時段進行某個行為,才能幫助我們養成習慣。」這個想法以長期來看可能並不精確。

以往在設定習慣養成計畫的方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短期來看,嚴格把控時段的方式,大多數的人其實都能夠做到,也許還能夠堅持的1-2週,或甚至將近1個月。

這段期間猶如新手福利期般,會令人感到亢奮,有種自己正在前往偉大航道的感受。但長期來看實際上卻是「少數人可以做到,大多數人不行。」

隨著時間拉長,我想大多數人可以同意「嚴格的把控時段且能夠堅持該習慣的比率會大幅下降」,更多曾經養成習慣失敗的人,會重頭開始再度嘗試養成同一個習慣。

▎嚴格的把控時段不利於長期的習慣養成

由此也反映出了一個事實,短期且嚴格把控時段的習慣養成或訓練,終究可能以失敗收場。

那麼,放寬時段的把控原則會有幫助嗎?會有實際成效,但還不足以大幅提升養成習慣的成功機率!因為放寬時段的把控,充其量能夠產生最大的效益在於,你開始學會合理的去安排你要執行的事項,因此整體的心理壓力及抗拒感也會大幅大幅降低。

若是我們想要放大養成習慣的成功機率,還需要識別習慣類型,並且將這些習慣安置在合適的時段內去執行,才得以事半功倍。

本文到這裡,下一篇文章我們再來詳細的聊聊以下議題
❶ 如何放寬時段的把控
❷ 如何安排在合適時段
❸ 還有哪些實際的好處


☕️ 在以下幾個地方找到我

🔎 方格子@neil.habit | Neil習慣力 IGNeil習慣力官網

✍🏻 訂閱習慣力月報:一本書的觀點 ✚ 真實生活實驗

🎧 剛入坑成為PODCAST初心者:點我收聽Neil生活療癒力

🙋🏻‍♂️ 提問&合作歡迎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繫

avatar-img
習慣存摺
63會員
46內容數
「習慣養成是一種生活化的修行方式」,你會在任何時刻突然想要做出一些改變,追求成長的自我認同感是你我都需要的。 這一切都需要累積,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習慣存摺,現在你的存摺裡是負債還是有穩固的現金流呢?跟著此專欄,我希望能與你一起讓習慣存摺由虧轉盈,或者放大利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習慣存摺 的其他內容
習慣迴圈的概念我是在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這一本書中看到的,用習慣迴圈可以簡單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想擺脫的成癮或焦慮習慣的情形。
時間管理 | 為了成為高效工作者取得理想成就,一定會關注時間管理的議題,期待能找到如何有高效的利用時間,在人生當中取得理想的成就,獲得成功。
習慣迴圈的概念我是在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這一本書中看到的,用習慣迴圈可以簡單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想擺脫的成癮或焦慮習慣的情形。
時間管理 | 為了成為高效工作者取得理想成就,一定會關注時間管理的議題,期待能找到如何有高效的利用時間,在人生當中取得理想的成就,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