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聖俗二分的觀念與我們的信仰相違背,以傳統作為參照基準就可以見得。
傳統的其中一個例子是《西敏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十七世紀中期,英國內戰爆發,民不聊生,社會、政治、甚至宗教體制岌岌可危。因此,英國國會召開會議,邀請全國重要的神職人員,聚首西敏殿堂,商討重整國人信仰生活的方法。會議最後草擬了六份文件,其中最有分量的是《西敏信條》,勾勒出基督信仰的核心內容、基督徒的信仰實踐、治理教會原則等。
《西敏信條》符合帕利坎所指出傳統的三大部分,即「信仰」(實踐)、「教導」(神學)、「認信」(見證),其中針對上帝治理(Providence)的內容,足以做為參照基準,讓我們理解上文提及的聖俗二分觀念,為何違背我們的信仰:「上帝,萬物偉大的創造主,祂維持、引導、處置、和統治一切受造物,以及活動和事物,從最大的到最小的,無一例外,這都是照著祂至智和神聖的治理,照著祂無誤的預知,和祂旨意所出自主及不變的籌謀,使祂的智慧、權能、公義良善和憐憫的光輝得著稱頌。」上帝的治理遍及一切祂所創造的,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在《西敏信條》有關創造的部分這樣描述:「三位一體的上帝,父、子、聖靈,為彰顯祂永恆的權能、智慧與良善的榮耀,樂意在起初,用六日,創造(即從無中生有)世界,和其中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
《西敏信條》的傳統可以溯源至宗教改革領袖加爾文(Calvin)的思想。加爾文生於一五○九年的法國,父親是座堂議會的法律顧問,母親在他幼年的時候離世。他七歲開始上學,學習拉丁文,與貴族子弟一同受教於頂尖人文學科教師。加爾文在大學修讀哲學,十九歲碩士畢業,之後聽從父親建議修習法律。在念法學院期間,他醉心於希臘文、希伯來文和聖經研究,神學與法律知識都與日俱增。三年後父親離世,加爾文終於擺脫父親的陰影,放棄法律生涯,全心投入神學和人文學科的領域。對聖經內容、聖經原文,以及古希臘羅馬文化深入認識,很可能造就他一套宏大的信仰體系,一個涵蓋天地萬物、有形無形存有的世界觀。根據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和《加爾文全集》(Calvini Opera),上帝一直擁有世界的主權,直接管理所有受造物,與他們同在;他們的存有和運作更仰賴祂。他更具體描述,一切受造物都是反映上帝榮耀的「舞台」、「鏡子」、「見證」、「外衣」。上帝從無到有創造世界,主要的神學含義是建立秩序,以免世界陷入混亂。儘管因為人類先祖墮落,人類以至整個受造界似乎受邪惡實力轄制,上帝仍然直接介,入維持創造時的秩序;也藉著法律、自然律等約束邪惡勢力,於是合上帝心意的事物沒有被邪惡勢力徹底吞沒,人類不至因自己的罪而自我毀滅。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