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得好而不是講得多

講得好而不是講得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最近在想,我有時候會把事情講得太細,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其實我在寫文章,尤其是知識類讀書心得的文章時,更常發生這種事。而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甚至就是將整本書的內容濃縮(下面那篇)。


  我會開始注意這件事情,一開始是因為讀到了《願故事力與你同在》這本書,裡面講到了「要講一個對你有價值、有意義的故事」這種理念,而我被這種想法感動,想寫一篇文章出來。

  但是,我卻寫了兩篇草稿都不滿意,因為我覺得列出重點、分別講解它們這種寫法反而違反了那本書的初衷-用溫暖的故事打動人心,而不是冰冷的東西

  而第二次注意到這件事情則是在我跑完人生第一場半馬後,我也想寫一篇文章留念。而我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就一直有在紀錄每次訓練完的狀況、心情等,光是準備的部分就已經有3700多字了。

  但,我開始在想,其他人真的有必要知道我每次訓練做的每件事嗎?會不會這些東西其實沒有多少價值,而我卻遺漏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因為,我在自己Instagram上面的發文的字數也不多,卻還是完整地傳達了我的故事-過程中遇到的大小挫折和我學到的東西。那草稿中多出來的字又是為了什麼?

  所以我也把那篇草稿擱置了一個月。

  不過,真正讓我想寫這篇文章的,是我在通識課的報告。我們報告會分成幾個部分、每個組員隨機抽小主題(所以不一定會唸到自己做的部分),而我抽到了遺跡的構造。

  所以我就在台上講了七分鐘,講每層土的特性、出土了什麼東西。不過老師的評價是「可以講觀眾比較有興趣的東西」之類之類。

  雖然這部分不是我做的,不過我覺得那個組員資料寫得很詳細、簡報也很好,可惜抓錯了重點,讓那個部分變成一團知識,而不是一個故事。

  然後我就在想,也許這也是我的問題-以為事情越詳細就越好,卻不知道要取重點。所以就試著寫了這篇文章、整理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現在大概知道問題了-講太多知識、太少故事;沒有把內容刪減,只留下重要的部分。那我該開始想怎麼改進了。

  值得慶幸的是,我一直都有在試著寫不同風格的文章,有時會放掉某些比較不重要的部分;有時候則會把內容連結自己的生活,甚至寫自己原創的東西。

  雖然我喜歡講一些「實際」的方法,但我想改進的方法只有時時刻刻注意著這件事。在每一篇文章中、與人的談話中,或甚至是在思考的時候都想著它-要注意重點,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記起來。

  因為,在不斷嘗試和失敗的過程中,一個人的技能會變得更好,所以我也會在這種「試著講得更好而不是更細」的過程中表達得越來越好。

  而在不斷試著寫得更好的過程中,我同時也會在思考,什麼才是重要的、什麼不是,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弄清楚人生中什麼才是重要的。

  也因此,寫作就會成為讓我生活更好的工具,一種對於生活的反思。

avatar-img
星期Leo的讀書會的沙龍
45會員
20內容數
收錄所有讀書心得,書的主題可能是行銷、生產力、心理學、科學,也可能是小說。讀書心得會大致介紹書中的概念,並提出我學到的東西,或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剛剛看完一個關於自滿的影片,裡面講到我有可能因為自己有了一些進步就變得自滿。而我認為最近的我確實是如此。   回顧這一周,我工作的時間變少、開始好幾天不學習、練習、寫作,偏離了日常生活的軌道。所以寫了這一篇文章整理想法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每個人都滿口大數據、人工智慧,。而大學的資工系也變得越來越熱門,學習程式也逐漸成為許多人考慮的事情。 在這篇文章,我會分享如何從零基礎開始學程式,給讀者開始的方向、避免你走冤枉路。
感恩日記,你可能聽過某些人談過,你也可能看過其他人寫,但你可能不知道具體該怎麼開始,以及它的功能是什麼。 我將在這篇文章介紹這個讓人更快樂的工具,並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
  我剛剛看完一個關於自滿的影片,裡面講到我有可能因為自己有了一些進步就變得自滿。而我認為最近的我確實是如此。   回顧這一周,我工作的時間變少、開始好幾天不學習、練習、寫作,偏離了日常生活的軌道。所以寫了這一篇文章整理想法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每個人都滿口大數據、人工智慧,。而大學的資工系也變得越來越熱門,學習程式也逐漸成為許多人考慮的事情。 在這篇文章,我會分享如何從零基礎開始學程式,給讀者開始的方向、避免你走冤枉路。
感恩日記,你可能聽過某些人談過,你也可能看過其他人寫,但你可能不知道具體該怎麼開始,以及它的功能是什麼。 我將在這篇文章介紹這個讓人更快樂的工具,並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