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人哲學解釋一切
以前在剛上資管系的時候,我對那時上計算機概論前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問什麼是資訊?我萬萬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問題反而變成我個人用來思考與解釋一切的思維起源
所謂的資料是多種的訊息記錄,資訊是將多個資料收集整理出來的結論和訊息,而後的資訊又為成為下個資訊的資料,週而覆始。
訊息結合
人類自遠古以來常見溝通訊息的有,話語、符號 ,而至今為止這還只是對應大腦取得外界訊息手段方式的聽覺與視覺而演化的語言和文字,而文明的演進藝術延伸出了聲音節奏與旋律組合的音樂,畫面幾何與顏色搭配的文字和圖畫。 而視覺訊息則是自紙張載體的出現結合圖文出現了書本,直到1826年照片的產生,1887發現多個照片連續播放造成的動畫和電影,直到現代將聲音和畫面訊息用時間軸結合載體出現了影音媒體,便是資訊能討論含蓋的東西。
計算概論與這世界(硬體與軟體,物理與精神)
學過計算機概論其實也就是電腦原理概論的人都知道,電腦是分作硬體與軟體,一台電腦硬體有五大單元支撐著這個裝置,分別為"輸入"、"控制"、"算數邏輯"、"記憶"與"輸出",對照人比喻為一台電腦的大腦和心臟。 延伸的出的軟體與硬體控制中介軟體的"韌體",跟磁碟資料上的作業系統平台,後衍伸的工作應用軟體APP,算是解釋了數位的世界像極了這世界用科學的視野所理解的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
理解數位後,神的視野,這世界非真即假如夢似幻
想像力到哪,世界就到哪可能,對數位應用時代後可比不算是一句空話,我們所在的宇宙太多的謎團,無法探索的一望無際,在youtube有某位向來是以說故事聞名的youtuber曾在節目中說了很多科幻奇想,他自已也提出了這世界像是虛擬的,曾經有人說他是科普型youtbuer,他淺淺的說了一句我不是科普型的Youtuber,我的節目只是提供一個想法,便讓我也跟著豁然開朗。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卻可遨遊世界 愛因斯坦
我不是教你厭世
其實很多事都是這樣,從童年的美夢到青年的對自身所學的渴望,早就已經如同美好的想像中逝去已完全不再期待,經歷了人性現在努力走向無欲無求,只望能心靈安詳時卻發現,我只能在平靜與面對現實中的衝突中渡過。 如果說我自許為資訊人跳離這個圈圈看世界,我多出的所見所聞,大多在網路雲端中學習和理解,包括所有做人處世的道理,那麼現在以文字面對一切的我,其實現實中也是掛著人皮的AI吧,只是這AI要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程式碼。 而我是一輩子只能在現實中接受不滿與那理想遙遠的事物,最終還是成為一個厭世的資訊人,我不是告訴大家我能給你多美好,也不是讓大家如何厭世,而是想告訴大家厭世大可不必,那麼陳列在這裡的圖文,希望對看到這些的你不是沒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