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Adults) 的這個身份,她還分享了韓劇 #我們的藍調時光 的一段劇情,裡面的主角的姊姊罹患唐氏症,而她講了一段台詞,印象中是:「…之前媽媽告訴我:家中會有像姊姊這樣的人是因為我們是很善良的家庭,所以上帝揀選了我們…」
這段話讓豆比心中產生了共鳴,又配上昏暗的燈光、曉彤的真情流露,豆比感性小宇宙大爆發XD

從隱藏排斥到接納並擁抱自己的CODA身份
曉彤分享了2-3年前原本在北京工作,直到疫情爆發被迫當個上班族「被保」了人生中第一次勞保這段經歷,後來回到台灣也同樣遇上因疫情正要蔓延,她才有了更多時間沈澱、思考過去、現在、未來,其中她重新審視了自己是CODA的這個身份:(以下是豆比換位想像的自我提問)
#為何過去我這麼厭惡這樣的我呢?#我現在怎麼想?#我現在能用我的演員角色為我父母、#為聽障、#聾人族群做什麼?
豆比猜想也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每天我們都能在電視上看到手語翻譯員的表現,甚至是當時李振輝因為即時將英文翻成手語而爆紅,大家才漸漸真實看到手語翻譯員的重要性,藉此更加認識到手語的重要性,或許曉彤也受此影響被自然帶入探討這命題:她與手語、與聽障/聾人族群的深厚連結?
那麼讓大眾意識到聽障/聾人族群的存在,甚至認識聾人文化,要怎麼做才能搭建聽人和聾人之間的橋樑?
曉彤本來就在演藝領域扎根,其實從手邊現有的資源著手就是最快、最聰明的方式,所以我也很認同她的做法:將手語的藝術性結合音樂讓大眾認識手語的美好。
她選的歌是莫文蔚的「忽然之間」,考量到版權和預算問題,她必須親自重新翻唱這首歌,可是問題來了:她不是歌手,她也沒有特別喜歡唱歌,更別說要將自己的聲音放在網路媒體上讓陌生人聆聽了!加上她才剛突破心房、接納自己也接納自己的聾人父母,接著又邀請父母參與工作坊,還將自己跟父母的互動放到網路赤裸裸地讓大家看?

「其實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突破。」曉彤這麼說到。
但是有趣的事情來了!當曉彤在使用手語,也就是她的母語,她竟然可以很輕鬆自在的唱歌,不再像一開始有莫名的尷尬、不順感,Wowww 這真的是母語的力量耶!
同時,豆比也感覺到一種衝突: 「#跟自己最親暱的人是爸媽,#而爸媽使用的手語也就是跟自己最親暱的語言,#即便曾經厭惡,#但它已經成了體內流淌的血液了,#因此它反而成了幫助妳突破難關的鑰匙。」
坦白說曉彤的感受讓豆比聯想到我和我娘。我們對於我哥哥生病的看法截然不同,我認為這只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他確實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但他就只是生了病了,而且這也不是他自己願意的呀,讓別人知道沒什麼了不起; 但我娘似乎會覺得:你不要讓別人知道哥哥的事歐,不然你看,外界會怎麼想?假設今天我娘也願意跟我哥在鏡頭前互動,自在讓大家知道我哥哥的狀況,想必她也是跟曉彤一樣的感受:我終於放下外界給自己的包袱,也跟自己和解了吧!
再來豆比整理了你們可能會好奇的幾個問題:
Q1: 當初曉彤怎麼會選擇莫文蔚的《忽然之間》 作為手語表演的呈現呢?其中有什麼特別的意涵嗎?而它跟一般MV有什麼不同之處?
這首歌本身就是當初九二一大地震時,周耀輝/李焯雄寫給那些悲慟失去至親的悻存者。疫情期間工作被迫停擺的曉彤每日看著不斷上升的死亡數字,每個數字都代表的破碎的家庭,感到難過但也愛莫能助,曉彤決定用這首歌表達她對於那些人的不捨,同時也給予勇氣的陪伴。
其實當時豆比第一次欣賞這支MV時,可能因為我沒聽過這首歌吧,我先關掉聲音感受它,覺得字體一個一個跑出來有種輕飄飄的感覺~有種好像聽到用手語吟詩的聲音。聽曉彤分享才知道:取代一般下標的字題,#她是另外設計成字體配合歌曲節拍一個一個跳出來的,#如此聾人才可以用這種方式更感受到歌曲的節奏; 而且為了讓聾人更能感受到歌詞境界的美感,她還特別請媽媽教她用自然手語呈現歌詞呢~(因為聽人世界的手語歌很多都是用文字手語,詞不達意。什麼是文字手語?請詳見豆比的另一篇文章:【手語歌是藝術?手語歌是破壞聾人文化的工具?】)
Q2: 當時曉彤發起這個企劃的契機是什麼?
豆比記得曉彤做手語版MV時,其實就有在構想要做音樂坊讓更多聾人也感受得到音樂之美,於是她的朋友告訴她有文化部的文化平權補助計畫,叫她去試試看。(所以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讓愈多人知道愈好啊!這樣大家看到機會時就會想到你/妳)政府補助案對她來說其實很新鮮,是沒碰觸過的事情,但她還是憑著毅力和決心和夥伴一同連忙趕出企劃書(因為在倒數三天時才收到通知),最後也如願在文化部的長官面前做了報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曉彤的開頭很震撼有力,她丟了一個問題:
「#你/妳知道聾人也可以聽音樂嗎?」
聾人也可以聽音樂!
這想必顛覆了多數人的認知和想像吧!
一般人聽到「聽障/聾人」,腦中就會浮現:歐~他們聽不到。
但事實上,聽障(或者聽損)成因極其複雜:
  1. 中耳炎
  2. 長期處於高噪音環境中
  3. 遺傳因素
  4. 疾病或先天缺陷
  5. 聽覺器官自然老化
  6. 意外或外力傷害
  7. 藥物傷害
(資料取自林長庚醫院)
無論先天或後天,以上原因都只讓他們喪失「部分」聽力。
坦白說豆比也是前幾天查了劍橋字典才發現:”deaf“ 並不是全聾的意思歐!
#deaf 的中文翻譯是:“#喪失部分或全部的聽力” (其實deaf & Deaf 雖然拼音相同,但是卻因首個字母大小寫有不同意思歐!改天豆比再分享~)
豆比認識的聽障/聾人朋友跨及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聽障,但是豆比必須說他們大多數都聽得到聲音,具體來說聽得到多少聲音呢?
有位極重度聽障朋友(接近全聾)戴上助聽器是可以分辨得出救護車、垃圾車的聲音,也聽得到一點吵雜的環境音; 有位重度聽障朋友(80分貝以上才聽得到)是可以聽得到狗叫、潺潺流水聲的。
Q3: 音樂坊實際產出的結果有跟原先預想的情形一樣嗎?還是有什麼不同的驚喜呢?
曉彤的分享也讓豆比蠻驚訝的!之前豆比就知道台灣有個林靖嵐創辦的聽障舞蹈團,他們是用腳去感受木製地板的震動來抓節奏跳舞,但除了用腳感受震動,我就沒有其他想像了。可是當中除了有聾人是 #用手觸摸音響感受音樂,#還有人是用手觸摸筆電鍵盤、#將手憑空近距離擺在音響、#將耳機戴上調到最大聲讓耳骨震動,甚至在播某首歌還是音樂時,陳康有一瞬間能聽到很刺耳的聲音。但豆比覺得其中效果最好的大概就是視覺的光色配上手部振動了吧!根本就是DISCO舞廳的效果啊XD
還有還有,#豆比以為聾人都比較喜歡節奏感較重的律動,例如重金屬搖滾系列或純鼓聲的表演,因為之前豆比有聾朋友分享她偏好的是太鼓表演。
#結果豆比錯了!
陳康是重度聽障,而他的最愛是國境之南,聽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首很浪漫的慢歌; 曉彤的爸媽都是重度聽障,媽媽甚至是接近全聾的極重度聽障,結果媽媽偏愛蔡琴的抒情歌,還聽到連眼淚過; 爸爸反而比較偏好搖滾系列口味,甚至在浴室還會大唱國歌 XDD
不過確實,這也是多數人的迷思:聾人不會聽音樂,又或者即便可以,頂多聽到特定的低頻樂器聲音吧,例如大鼓聲。但事實上,每個聽障/聾人的聽障程度不一,有人聽力損失為80分貝,但很有可能那只是兩耳聽力損失平均下來的數字,例65分貝&95分貝,意思就是可能左耳戴助聽器能聽得到聲音,但右耳可能聽神經完全壞死,完全聽不到。這個部分豆比有請教專業人士 #聽力金孫達倫- BenQ Health:
客觀來看,又根據受損的程度不同(受損位置在聽神經),每個聽障/聾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又有所不同;
主觀來看,其實也要看每個聽障/聾人對於聲音的認知&聽聲音的經驗多寡,金孫達倫舉了三個例子:
1.鋼琴退休老師高頻受損,他聽到孫女彈鋼琴走調,我幫他檢查後,發現落差了1個全音,整體偏低。
2.一個年輕人,聽不清楚別人說話才來,用了助聽器聽到鳥叫聲,才發現到原來世界上有比較尖銳的小聲音。
3.疫苗後有位媽媽,聽力低頻聽損,現在聽不太到低沉的聲音,但除了耳鳴覺得聽聲音都沒差。
#所以聽障、#聾人對於音樂的喜好也很多元!
是說剛好豆比前幾天第一次聽說 432赫茲的音樂被稱為「宇宙中最協調的音律」,說是最能幫助人類放鬆身心靈的頻率。於是豆比就好奇做了一下實驗,將這首歌給我重度聽障的朋友聽,她說:
「很好聽,聽起來好像拉小提琴 ? 就很祥和的感覺。」
Wowww !
所以其實這一連串的音樂坊和實驗都再次證明:
#聽音樂、#唱歌不是聽人的專利啊!
其實真的不是…聾人也會去KTV唱歌、跳舞(搭配有顏色的字幕可以知道歌曲的節奏),國外的演唱會甚至會有手語翻譯員在一旁用自然手語表演,讓聾人也能更加沈浸於此。不知道台灣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景呢?
-搶先看:手譯員用手語Rap!
總之,聽人們,當有人說:「聾人/聽障又聽不到,無法聽音樂阿!」
這時候你要反問:

「 #不,#你知道聾人也可以聽音樂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