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的那些承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一直很相信,人不管什麼情況下~說了什麼話,好壞都要對自己負責!
主管在年初時說過,六月要退休離職~還跟大家約好一起吃飯「餞別」,結果什麼事都沒發生,馬照跑~舞照跳~固定週一晨會操人,這樣的戲碼已經演了大半年,而與會時情緒性的發言,沒有人會喜歡,卻也沒有人想當面反駁,只想快點熬過這難熬的時光。
這次主角換人做了!就是我~!這次主任找我麻煩了(上次是過年那陣子)不但抱怨我袒護司機,還說我整理倉庫整理得很爛,很委屈地講~我有事情都不問他,自以為是什麼東西~其實只要仔細分析裡面的說話內容,根本邏輯不通~
我實在懶得一一列舉,如果我還花時間整理逐字稿,那就是還糾結在他設下的框框內,而且我知道這次有司機想要偷錄音,記憶下讓他失態的舉動(罵三字經~生殖器什麼的都來了)連我們自己聽了都覺得很不蘇服,錄音是要給自己保留申訴的機會,
真的很像恐怖情人~上一秒還對你好,下一秒馬上變臉,或者是這一秒才罵人,過兩天又是買烤雞,又是飲料的請我們喝~我光想到就覺得累~和這種機關算盡的人來說,肯定難搞,我不說話就是默認他講的正確,我說話是為保護立場肯定。先怪罪我們遺失的紙盒問題,我反應是~這個錯誤很正常(是人就會犯錯),重點應該是後段司機與門市如何處理缺漏的態度,他被我說的頓時語塞,
『打到這邊眼睛一直眨眼~好累~明天再寫。』ㄥ
avatar-img
21會員
290內容數
紀錄男女之間的所有故事與相處之道,故事可能是我朋友的、我同事的~當然也可能是我的。在人生路上學習到的相處心得也一併記錄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nshang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問題,在兩個小孩準備考私中的時候,都會出現在我腦海中,尤其是私中風氣盛行的台中,好像當年的聯考般,考上私中好像就成為保證大學班一樣的競爭,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就會希望孩子努力一點,但是過程中總是反問自己,究竟是要用過來人的角度來鞭策孩子?還是要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快樂成長?
上一個週二(也才六天之前),臉書的訊息傳來一個簡訊聲音,平常很少用messenger,通常是要幫孩子印資料才會利用它來傳到電腦上列印,所以突然叮了一聲,發現是老婆的堂哥傳了一則健康方面的連結「你不可不知的沈默殺手,肺纖維化」,這個哥哥其實和我調性很像,是個愛畫畫會攝影也玩生存遊戲的美術老師
昨天寫到吳淡如是我佩服的作家之一,不但會寫文章,就讀台大法律考上中文研究所,現在還在修經濟學,這些學歷之外,她還能跑全馬,還誤打誤撞的進入podcast界,藉由之前的每日學習的精神每日更新頻道,也因為這樣常在排行榜前面,更不要說她投資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能力,這女人簡直全才,我相信他一定是有一套方式
這篇是聽到吳淡如的頻道中[要如何口袋精神都富足]的YT內容的摘錄,希望也給有需要創業的朋友(其實就是說我自己)參考看看:
原本今天要想什麼文章,已經有個概念,但是臨時發生的這個事件讓我想一吐怨氣~寫下來也許會有一些共鳴吧(通常這樣血淋淋的主題,我打字也會比較快)。就是這兩天接到的推銷電話~ 現在app這麼發達,資訊也很流通,所以通常手機會顯示該來電的電話號碼是不是推銷或是被檢舉為詐騙,撇開保險或是銀行理專之類的推銷電話
轉眼間在目前的工作已經超過一年,從一開始預計短期的工作機會,卻被公司政策規劃聽得團團轉,一再給自己不找新工作的理由,也因此現在生活模式已經變成習慣~固定八點上班,五點下班的生態,每個周一到週五,不管有沒有放假日,每天的八小時和同事朝夕相處,久了就會累積很多很多的故事~~
這個問題,在兩個小孩準備考私中的時候,都會出現在我腦海中,尤其是私中風氣盛行的台中,好像當年的聯考般,考上私中好像就成為保證大學班一樣的競爭,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就會希望孩子努力一點,但是過程中總是反問自己,究竟是要用過來人的角度來鞭策孩子?還是要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快樂成長?
上一個週二(也才六天之前),臉書的訊息傳來一個簡訊聲音,平常很少用messenger,通常是要幫孩子印資料才會利用它來傳到電腦上列印,所以突然叮了一聲,發現是老婆的堂哥傳了一則健康方面的連結「你不可不知的沈默殺手,肺纖維化」,這個哥哥其實和我調性很像,是個愛畫畫會攝影也玩生存遊戲的美術老師
昨天寫到吳淡如是我佩服的作家之一,不但會寫文章,就讀台大法律考上中文研究所,現在還在修經濟學,這些學歷之外,她還能跑全馬,還誤打誤撞的進入podcast界,藉由之前的每日學習的精神每日更新頻道,也因為這樣常在排行榜前面,更不要說她投資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能力,這女人簡直全才,我相信他一定是有一套方式
這篇是聽到吳淡如的頻道中[要如何口袋精神都富足]的YT內容的摘錄,希望也給有需要創業的朋友(其實就是說我自己)參考看看:
原本今天要想什麼文章,已經有個概念,但是臨時發生的這個事件讓我想一吐怨氣~寫下來也許會有一些共鳴吧(通常這樣血淋淋的主題,我打字也會比較快)。就是這兩天接到的推銷電話~ 現在app這麼發達,資訊也很流通,所以通常手機會顯示該來電的電話號碼是不是推銷或是被檢舉為詐騙,撇開保險或是銀行理專之類的推銷電話
轉眼間在目前的工作已經超過一年,從一開始預計短期的工作機會,卻被公司政策規劃聽得團團轉,一再給自己不找新工作的理由,也因此現在生活模式已經變成習慣~固定八點上班,五點下班的生態,每個周一到週五,不管有沒有放假日,每天的八小時和同事朝夕相處,久了就會累積很多很多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後好相見!? 前幾天在離職滿3個月的同時,前主管傳訊息來了 後來想想不知算是自己很了解對方,所以在前一天就莫名預想對方應該會傳訊,的確也就傳來了,背後的用意應該是不僅是關懷、而是探問該回去的可能性。 至少在離職當日,前主管還是不斷的詢問是否要留停之類的。想來他真的不斷自打嘴巴,從一開始提離職時;即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好不容易等到小主管有空的時間作交接,我預約了會議室,帶著寫的落落長的清單,準備要開始解釋時,小主管說有個電話要講一下便出去了,結果,我講了一個多小時,小主管都沒有回來,變成我一個人跟著兩位菜鳥同事作交接….
今天的結果 是昨天的預兆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後好相見!? 前幾天在離職滿3個月的同時,前主管傳訊息來了 後來想想不知算是自己很了解對方,所以在前一天就莫名預想對方應該會傳訊,的確也就傳來了,背後的用意應該是不僅是關懷、而是探問該回去的可能性。 至少在離職當日,前主管還是不斷的詢問是否要留停之類的。想來他真的不斷自打嘴巴,從一開始提離職時;即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好不容易等到小主管有空的時間作交接,我預約了會議室,帶著寫的落落長的清單,準備要開始解釋時,小主管說有個電話要講一下便出去了,結果,我講了一個多小時,小主管都沒有回來,變成我一個人跟著兩位菜鳥同事作交接….
今天的結果 是昨天的預兆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