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筆記】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卻換來不堪的結局?來看精神分析家怎麼說!《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

踏入一段愛情或婚姻後,你是不是常會覺得:
「他怎麼和當初認識的樣子不一樣啊!」
以前我對婚姻一直存在著美麗的幻想,覺得婚禮上的誓言,既然說出來了,不是該誓死遵守嗎?說要照顧我到老到死?出軌不愛了是怎麼麼回事?因為對美好的家庭有一種執著,源自於我原生家庭的不幸。所以一直告訴自己,既然結婚了,就不應該離婚。不然就不要結。
「對他來說,我是什麼人?」
作者:朴又蘭
精神分析專家,因為父親的影響,高中畢業後曾進入修道院,用了10年的時間學習靈性,但她仍無法釐清「自我」,直到接觸了精神分析,才在學習過程中與慢慢地和個案對談中,了解真正的愛自己是什麼!作者想利用本書,強調在任何的關係裡,都必須以自己為出發點,探索自己內心的問題,當你不快樂甚至孤單、憤怒等等情緒出現,都該意識到那淺意識的自己,正在對你抗議,因為你忽略了自己,它正在抗議。
你的愛情是否還活在幻想裡?
每個人對愛情或婚姻的模樣,都有著自己的想像!?
想像以後的老公或男朋友要懂得包容我,要成熟穩重,給我安全感。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他都應該站出來保護我挺我。所以很多連續劇的男主女主人設,大多滿足了大家的幻想。
然而現實的關係中,讓你感到心動的不一定有你想像的特質。事實上,那只是你以為他有這些特質。當你在家忙了一整天,希望老公回到家,可以幫忙倒個垃圾,或是希望他可以體貼的幫你分擔家務,就算說聲”辛苦你了”,你也心滿意足。但他回到家,就呈現一副
”我上班好累,讓我休息一下吧!"
“你整天在家都在做什麼?家事都做不好?”
”我玩一下遊戲,放鬆一下都不行嗎?”
作者提到:當我們陷入愛河時,會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並愛上那個滿足自己幻想的幻象。所以如果哪天幻象消失了,我們會開始對現實感到破滅,指責對方變了。其實變的不是對方,而是我們自己,因為那個人一開始就一直是那個樣子。
想一想當初因為什麼原因決定結婚的?
大多數的女性都會說「丈夫曾經有某項優點、有某項過人的能力或某項才華」,但他的優點才華是真正想要結婚的原因嗎?作者認為,我們都應該審視自己內心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為了脫離原生家庭的問題,利用婚姻逃離到另一個家庭?又或者我們只是覺得結婚是每個人應該完成的人生重要成就?有太多原因,但如果踏入婚姻,只是想成就一個自己內心缺乏的那一塊,婚姻關係始終是不健康的。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當初從一個玩樂女子到全職媽媽,只是基於我想要一個家庭。對方是誰對我來說其實沒有認真思考過。以至於生完小孩,很多想處問題逐漸浮出。而我只好把焦點放在教養小孩上,同住屋簷下卻像室友的關係,禁錮感讓我每天都不開心。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我很喜歡。
「放棄意圖改變環境或條件的態度,打從心底接受事實的那一刻起,就是改變的開始。」
白話一點便是:請放棄”只要對方回家幫忙倒個垃圾”或是”只要對方願意改變,對我體貼一點”我們也能變得幸福。必須打從心裡接受一些對方就是不體貼的事實。而不是將不幸怪罪到另一半身上。當然也不是要你乖乖接受命運逆來順受。而是要堅毅的面對自己,當你”接受”或”承認”某些事實,你會發現當你說著:”我承認你不愛我”時,那種將命運用自己的雙手,狠狠的撕碎…那種心裡完全的自由有多爽。
「當一段關係中的幻想破滅,維持這段關係的只剩法律和道德規範」
在父權體制下長大的孩子,常常一直延續著,要當個賢妻良母,全力支持丈夫,無悔付出的角色裡。而悲劇的女主,大多是這位無悔的付出者。當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庭上,你就真的快樂嗎?你覺得委屈、不安、恐懼,都是因為你忽略了自己。作者希望我們不要在被父權主義的思想所定義。你不是誰的妻子,媳婦。你就是你。你沒有任何義務打造所謂”完美的家庭””賢妻良母”的形象。
分享作者的一段話:
希望所有的女性和妻子都能不被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給束縛住,只能不斷的思考該如何擺脫身上的枷鎖。你生命中的他人,你的另一半,無論那個人是誰,都不可能完全滿足你。明白另一半能夠滿足自己那些需求,哪些是他人給不了我們的,同時給自己時間好好思考,自己能夠承受的底線在哪。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愛自己再也不是單純的買一樣東西犒賞自己這麼簡單。重新探索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慾望。並且照顧好內心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梁小愛話思維∞|閱讀分享│自我成長|療癒冥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