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
社子島的整治,似乎一直是道難題,我對社子島的記憶就是有一個很不錯的花市,今天總算可以再來多看看它。
腳踏車道算新,也很寬闊平坦,沿路還有不少解說牌,講講山、鳥、植物、紅樹林等,路痴我終於知道,一路騎車遠望的山群原來是大屯火山群!
也有不少這樣的觀察解說小房子,但今天是平日所以沒開吧。
或許因為這陣子的大雨,基隆河的水又多又湍急,還有浪呢!
對面就是關渡宮、關渡大橋,淡水就在不遠處。
終於來到目標里程碑之一的社子島尖尖頭,喔耶!
一路騎到這裡,雖然天氣陰陰涼涼怎麼拍都不美,但我其實很喜歡這個社子島島頭公園,這裡的人似乎都已經在這裡放鬆休閒許久了,散步、釣魚、運動,尤其植栽美化得很漂亮,果然值得繞一趟遠路過來。
沿著車道繼續往南邊大稻埕,老實說就開始進入社子島真實的面貌。
用輪胎、大花盆壓鐵皮屋頂看多了,用廢棄車輛倒是頭一回!實在是太厲害了!然後一間掛滿僧侶衣物的鐵皮屋也是很有趣。
希望政府可以找到社子島的解方,改善辛苦的鐵皮屋居住環境。
又長又直的自行車道,電輔開下去,一下子就騎完了,似乎是台北市近年的重點建設,拍張照,繼續往大稻埕。
找到藏在鐵皮電纜中的腳踏車踏板了嗎?
結束了社子島紅樹林車道,常見的河濱公園功能再度出現,運動休閒的好所在。
這一代的氣氛相較其他段,顯得更悠哉,可能因為舊城區,長輩也比較多,時常能看到有人在靜靜的運動或看景放空。
經過一座座通往新北市的大橋,終於抵達大稻埕碼頭啦!
因為是平日的早上,果然什麼店都沒開。
反正我現在老灰阿,對吃喝沒這麼有興趣,比較想好好逛逛迪化街。
一組阿姨也想拍女神照,研究怎麼擺姿勢取景,實在很有趣。
阿姨~換我了啦!
我的女神照就收起來自己欣賞,別嚇人了。
出了水門就是迪化街,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
車水馬龍~車水馬龍~車水馬龍!
以前會排隊買的肉包還在準備中,也好啦!雖然今天老公有騎他的孔明車(男人的淑女車)一起來,但是一開始就要購買大型伴手禮,覺得可能會自找麻煩,所以就PASS了。
我就是好喜歡中藥行的味道,因為不會吃所以不買,就用力吸氣吧!
原貌重建的老房,就是好看好逛。
在老屋裡的OLYMPUS奧林帕斯有夠厲害的。
如果我也能在這裡開一間小小的店多好!
這兩間超好逛,右邊是餐具精品選物店,左邊是復古但很潮的竹籐編製品店,年輕老闆很親切熱情,一定要去!
約莫十點從大直出發,來到大稻埕當然是午餐時間了,出門前我有做功課,因為我是一個不太喜歡小吃的人(咦?有這種台灣人?),所以為了避免得隨便找一攤吃吃,事先就鎖定了這家老阿伯胖魷焿。
沒辦法,我就是偏好乾乾淨淨的店。
在大稻埕經營超過60年,現在由第三代接手的老店,採用了很巧妙的設計,(不知為何合法?)擺在騎樓的木桌椅,搭配店面廚房設計,完全保留了路邊攤的精神,但卻能有舒適的用餐環境。
沒有漏氣!食物很好吃!
尤其是祖傳特製的豬油拌飯,新鮮脆鹹甜的油蔥酥,連飯整碗完全吃光。
沒關係!我有運動!哇哈!
綜合羹湯也是味道很對很正常,沒有過度勾芡或鹼水味。
不過晚到的鳥兒沒蟲吃,不到兩點羹湯、滷味就快賣光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要算好時間喔!
有名的「滋養和菓子」就在老阿伯附近,雖然我有被價錢小小驚嚇到,但買到的銅鑼燒真的是超超超好吃,不愧是連日本人都要來買的點心舖子。
ㄜ ~瞬間嗑掉~忘記拍照了,要注意的是,「滋養」只收信用卡不收線金,Apple Pay也可以,因為騎車只帶了現金出門的我,還有有戴著WATCH才買到。
吃飽繼續逛大稻埕。
終於快要到我心心念念的魚丸店了!
這種年輕人的小餐飲名店,我PASS啦!
對!我就是喜歡這個吃起來像在吃泡棉紙的佳興魚丸,淡水魚丸、新竹魚丸、大稻埕魚丸,各有特色,我認識不少人很唾棄這種怪軟丸子,但我就愛!哈哈!
阿嬤:「這一斤250真是天價貴!」
原來一般丸子是在150~200元上下。
這回把採購物都放在老公的菜籃裡,所以好像不算是我獨立搞定買魚丸吼!
來到大稻埕慈聖宮前的美食街,超多有名的小吃是出自於此,例如砂鍋魚頭、海鮮粥、豬腳之類的,但我這個人對攤販沒有熱情,加上幾乎都打烊了,於是就這樣晃過去了。
然後大稻埕就逛完了耶!
離開前,繞去不遠處的「加福奇士蛋糕專門店」,這如同台灣之光好吃的起司蛋糕,每次到這附近一定要買一大條回家。
起司皮整體Q軟,底部香脆,蛋糕體濕潤,等級不是一般麵包店能相提並論的。
人肉導航老公,確定我採購滿足後,就沿著中山北路騎回大直了,因為第一次有機會騎腳踏車進台北市區,所以沒有再走河濱車道,探路探險才好玩哪!赤峰街一代真的很不錯喔!(咦?不是因為距離比較短嗎?)
特別要說一下,電輔車真是超適合在市區行動,上下凹凸不平的人行道或自行車道很順,紅燈起步時也不會太卡住被機車騎士討厭,本來以為慢騎平面道路不需要開電輔,結論是開起來真棒,有夠適合。
大直美堤河濱公園騎到大稻埕,來回30多公里的電輔車運動小旅行,搞定!
不要再下雨了,我還想出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