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民進黨九合一大敗隨筆

這次 DPP 大敗,在自己的觀察與其他縣市的同仁討論下,兩個主要原因隨筆在此分享。如果有在地其他觀察的網友也歡迎不吝補充分享。
DPP 抗中保台牌無法發酵(原因1),以及在主流媒體上(做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朋友也許有素材可研究了)「林智堅論文案」以及「全黨打一人」的印象效應(原因2),促使泛綠中產、知識型支持者還有空氣票的支持熱度下降,因此進一步導致選舉回到,甚至固化成基本盤競爭。
回到基本盤又得看北部跟南部。DPP 北部縣市大多是挑戰者,可挑戰者受到議題設定限制,對現任沒有產生太大衝擊可以預見,更甚者,還導致前任的政績光環僅止於前任本人,更無法進一步過渡到接任者身上,如基、桃、竹。
再看看南部。較值得借鏡的是台南跟屏東,應納入學習對象的是高雄。
台南市長4年執政下,試圖將資源分配到原縣,導致傳統都會票倉支持者不出來投票或投廢票,以及沒有提出有效有感的實質政績獲市民支持,最重要的是初選時所造成的派系分裂沒有實質整合。上述因素加總,導致台南現任市長尋求連任之路「敗相險露」。
屏東狀況則是繼任者無法分到前任的執政紅利,主因在於前任縣長在初選後期的派系整合上吃相難看,因此執政光環無法外溢成桶箍效應,加上周春米本身無派系實力,又藍底出身,在此情況下,藍營不可能投周,綠營基本盤更質疑其立場,其結果就是周慘贏1萬多票。
高雄的狀況則跟台南完全相反,無論是派系整合、市長團隊的執政,以及受前兩者凝聚的桶箍效應等,台南遇到的問題在高雄都沒有發生。有人將陳GM的勝選部分歸因於市民懼怕2018年的韓流所造成的市政空擺。這其實有待商榷。因為一來柯志恩的人設與能力,不能、也不可能等同於韓國瑜;二來,高雄人已經在2020年的總統立委大選與之後的罷免投票雙殺韓國瑜,對其憤怒已找到宣洩出口,因此陳GM補選後的兩年,市民看的還是他的市政表現。然後結果就如大家所見。
這次民進黨保4撿1,但實質上只有護住1都1縣。敗選的大致方向擺在上面,至於 DPP 要怎麼自我修補,再觀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