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或在一周內出訪沙特: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峰會傳遞什麼訊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據《路透社》11月30日報道,3名熟悉相關計劃的阿拉伯外交官透露,沙特阿拉伯將在12月9日舉辦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峰會,屆時在沙國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自出席。
早在今年8月11日,《衛報》便曾發布獨家報道,稱「習近平將於一周內訪問沙特,行程包括首都利雅得、港口城市吉達以及正在規劃中的新未來城」,然中國外交部對此消息不予置評,表示關於習近平訪沙的媒體報道「沒有訊息可提供」;10月27日,中國外長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Faisal bin Farhan)主持召開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政治外交分委會第四次會議,費薩爾再次透露,「沙特正在安排習近平到訪後的兩國元首峰會」,算是8月以來沙方首度證實習近平的來訪安排。
11月22日,中國駐杜拜總領事館發布新聞稿,稱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將於12月上旬在沙特召開,彼時便有不少媒體猜測,峰會或與習近平出訪沙特一事相關;如今《路透社》再釋訊息,即便中國外交部尚未確認,結合沙方此前釋出的「兩國元首峰會正在安排」、中方近期透露的「12月上旬召開中阿峰會」等資訊,未來一周確為習近平出訪沙特的高概率時期。如若成行,這將是習近平7年來首度訪沙。
據《路透社》報道,2名阿拉伯外交官和第4名直接了解此次訪問的消息人士稱,習近平計劃於12月7日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且中國代表團將與海灣國家、其他阿拉伯國家簽署數十項協議與合作備忘錄,內容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資等領域,「預計會有許多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出席,其他國家至少會派出他們的外交部長」。簡言之,不論習近平有無訪沙,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首屆峰會都會有個不平凡的開場。

以中沙關係為核心

其中,選擇沙特作為首屆中阿峰會的舉辦國,彰顯北京對中沙關係的重視。
過去三十年來,中沙兩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場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眼下沙特已是中國在中東和北非(MENA)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亦是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且中國同樣是沙特最大貿易夥伴和原油客戶,故而會有「沙特考慮以人民幣結算石油」的風聲傳出。
以2021年數據為例,中國市場佔沙特原油出口總量的27%、化學工業產品出口總量的近四分之一,兩國的同年雙邊貿易額為873億美元,與1990年建交時的4.18億美元相比,增長超過200倍。此外沙特也是中東最大的中國承包和投資接受國,從2005年至2021年額度高達435億美元;與此同時,沙特已經或計劃向中國項目投資額度亦有350億美元,其中化學品產能高達750萬噸,佔沙特生產商海外總產能的45%。
然中沙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即便巨大,其基礎面卻相對狹窄,直到2021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的產品中,仍有95%以上為石油、塑料和有機化學品。故雙方近年洽談項目除了原有的能源貿易外,也嘗試拓展基礎設施、通信、高科技、工業、金融、交通、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領域的合作機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RI)與沙特「2030願景」的對接。後者是沙特發展戰略,旨在減少國家對石油經濟的依賴,促進經濟發展路線多元化。兩個項目的對接,為能源貿易外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性空間。
當然中國與中東大國的互動不僅限於沙特,伊朗亦是對象之一。2021年中國與伊朗簽訂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計劃,消息曝光一度引發了沙特緊張,一來沙特始終擔憂伊朗的軍事擴張,二來西方媒體持續炒作中國與伊朗將進行軍事合作,讓沙特擔憂伊朗尋得了有力奧援。然中伊合作計劃的本質,還是伊朗以低價出售能源,換取中國對伊朗的大量投資;面對伊朗軍事與核發展等爭議話題,北京向來態度謹慎,雖支持核協議談判,卻不願與軍事議題過度掛勾,畢竟其結果將是犧牲與阿拉伯國家的互動。故在中沙持續溝通下,中伊25年合作計劃最終並未影響兩國關係。
事實上不僅是伊朗,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軍事往來一向有限。以沙特為例,儘管經濟和外交接觸有所增加,兩國的防務關係仍然僅限聯合演習、反恐合作、部分武器系統的銷售以及武裝無人機(UAV)的聯合生產。關鍵原因在於,沙特軍方長期依賴美國軍火,導致中國產品難與現有系統進行整合。以2017年至2021年的數據為例,沙特是僅次印度、世界排名第二的武器進口國,佔全球主要武器進口的11%,但其中購自中國的武器不到1%,美國則供應了該國82%的武器進口。當然中沙防務合作並非毫無前景,尤其沙特或可藉由強化與北京的戰略伙伴關係,來獲得部分無人機、輕型武器、裝甲甚至導彈的技術轉讓,只是短期之內,美沙軍事貿易仍會是主流。

作為「中間地帶」的阿拉伯國家

而中國與沙特的互動,堪稱其與泛阿拉伯世界的合作縮影。
如今的中東秩序由兩股力量所建構。第一,域內大國的崛起與博弈,主要體現在沙特、土耳其、伊朗的彼此競合中;第二,域外大國的進入與退出,近年最明顯的便是美國在「印太戰略」下尋求轉向、俄羅斯在「阿拉伯之春」後強化軍事存在,以及中國在「一帶一路」等項目下的各式挹注。簡言之,在多極化的國際秩序下,中東也出現了域內秩序的多極化。
受此結構影響,阿拉伯國家作為「中間地帶」,最高目標仍是在各大國間尋求某種地緣平衡與對沖,極大化自己的國家利益。以沙特為例,美國退出中東使其感知到安全隱憂,沙特雖為此疏遠美國,並逐步深化與中國的經貿互動,卻也認為中國無法取代美國,為自己或其他海灣國家提供安全保護傘,且北京亦缺乏上述戰略動機。
故觀察沙特近年對外政策可以發現,其正朝兩個方向努力:第一,加強自身的獨立軍事能力,且愈發尋求與中國、印度、俄羅斯的多元防務互動;第二,在深化與最大經濟夥伴中國的關係時,抗阻美國「要求減少對華合作」的政治施壓,從過往的戰略依附,逐步走向戰略自主。
而上述第二種傾向,同樣適用當今阿拉伯世界。在經濟發展上,多數阿拉伯國家深化了與中國的經貿互動。2021年,中阿雙向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70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了2.6倍,中阿貿易額則達到3,303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了1.5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貿易額高達3,192億美元,同比增長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在科技合作上,中國亦展現了崛起大國的實力面,並吸引到阿拉伯國家參與。在5G通信領域,中國公司成為阿拉伯國家5G通信領域的關鍵合作伙伴,在埃及、沙特、阿聯酋、阿曼、巴林等國據有高市場份額;在核能領域,中國企業與阿聯酋、沙特、蘇丹等國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協定,並在鈾礦勘探、核燃料供應、核電站運維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在航太衛星領域,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創建中阿北斗合作論壇合作機制,在突尼斯落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並同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及、沙特等國簽署航太衛星領域多個合作項目,成功將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沙特—5A/5B」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等發射升空。
而在政治場域,阿拉伯國家愈發不配合美國的反華動員。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西方宣稱的現代化路線、普世價值、顏色革命等自由民主符碼受到重創,不少阿拉伯政治精英由此留意到「中國模式」,認為此一體制較能避免政治動盪,同時帶來穩定經濟增長,是更適合自身國家的參考類型;且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政治原則,亦有助於擴大與阿拉伯國家的互動,在新疆、香港、台灣問題上,多數阿拉伯國家亦支持中國立場。
歸根結柢,謀求發展、尋求戰略自主,才是當今阿拉伯世界的「普世價值」,而中國作為新崛起大國,既不要求他國選邊,更可在基礎建設、經貿合作、科技發展等領域,提供阿拉伯國家更多選擇,自會在多極化的世界變局下,成為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合作夥伴。由此視角觀之,不論是習近平出訪沙特,或中阿召開首屆峰會,皆只是這一變局的階段性節點,新時代的中阿互動與合作,正在逐步邁向深水區。
原文發表網址:
2022.12.4
習近平或在一周內出訪沙特: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峰會傳遞什麼訊息?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4328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開幕,這是第一個在伊斯蘭國家舉行的世界盃,也是第一個由海灣國家主辦的世界盃。對卡塔爾來說,奪得世界盃主辦權是拓展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儘管籌辦過程爭議不斷、開幕後首戰吞敗,卡塔爾依舊收穫了全球輿論關注。
在美國與沙特摩擦不斷的當下,中國與沙特的新互動引發了輿論關注。
據沙特國家通訊社表示,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於10月20日與沙特能源大臣舉行了線上會晤,表示將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包括穩定石油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和聯合投資、推動兩國於可再生能源和氫能領域合作、在中沙兩國投資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和平利用核能的政府間協議框架下開展合作等。
10月20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與沙特能源大臣進行線上會晤,表示將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展現了中立姿態,既不參與對俄製裁,也不承認烏克蘭「四地入俄」的公投結果。如此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歐美默許,各方由此「相安無事」了半年以上。
6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訪問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此行是繼約旦、埃及兩國後,穆罕默德6月外訪的最後一站,也是2018年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以來,穆罕默德首度到訪土耳其。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開幕,這是第一個在伊斯蘭國家舉行的世界盃,也是第一個由海灣國家主辦的世界盃。對卡塔爾來說,奪得世界盃主辦權是拓展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儘管籌辦過程爭議不斷、開幕後首戰吞敗,卡塔爾依舊收穫了全球輿論關注。
在美國與沙特摩擦不斷的當下,中國與沙特的新互動引發了輿論關注。
據沙特國家通訊社表示,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於10月20日與沙特能源大臣舉行了線上會晤,表示將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包括穩定石油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和聯合投資、推動兩國於可再生能源和氫能領域合作、在中沙兩國投資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和平利用核能的政府間協議框架下開展合作等。
10月20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與沙特能源大臣進行線上會晤,表示將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展現了中立姿態,既不參與對俄製裁,也不承認烏克蘭「四地入俄」的公投結果。如此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歐美默許,各方由此「相安無事」了半年以上。
6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訪問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此行是繼約旦、埃及兩國後,穆罕默德6月外訪的最後一站,也是2018年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以來,穆罕默德首度到訪土耳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沙烏地阿拉伯終止《石油美元協議》對美國經濟霸權地位可能產生長遠的影響。除了考慮美元霸權的歷史背景和沙國終止協議的影響外,還需關注可控核融合技術的突破和晶片產業的崛起。
Thumbnail
百萬穆斯林朝聖麥加,沙烏地強調政治活動零容忍。 BJ:宗教和政治,就像硫磺與硝石,最好分開存放,攪在一起會出事。 --- G7峰會同意用俄資產援烏。俄暫停美歐元交易,核潛艦直達古巴。 BJ:雙標檢驗時間又來了,老美可以在南海自由航行,老俄可不可以在加勒比海自由航行? --- FED七度凍結利率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沙烏地阿拉伯終止《石油美元協議》對美國經濟霸權地位可能產生長遠的影響。除了考慮美元霸權的歷史背景和沙國終止協議的影響外,還需關注可控核融合技術的突破和晶片產業的崛起。
Thumbnail
百萬穆斯林朝聖麥加,沙烏地強調政治活動零容忍。 BJ:宗教和政治,就像硫磺與硝石,最好分開存放,攪在一起會出事。 --- G7峰會同意用俄資產援烏。俄暫停美歐元交易,核潛艦直達古巴。 BJ:雙標檢驗時間又來了,老美可以在南海自由航行,老俄可不可以在加勒比海自由航行? --- FED七度凍結利率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