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爸‧媽,我真的好累。」

    我不答應的話會怎樣嗎....

    這種狀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家庭、伴侶、朋友、職場。只要是有人際關係的狀況都一定深受其擾,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忽略這種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很有可能被深深影響。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當然,情緒勒索能以很多種方式存在,關鍵在於能不能即時發現自己正處在「被情勒」的狀況中。統整了網路上所歸納的六種情勒方式,接下來將配合這六種方式,分享我或在我周遭發生過的故事,或許能幫助你在每一個被情緒勒索的場景中能夠保持冷靜、並沈著的應對。

    六大類情緒勒索
    1.綁架
    2.否定
    3.暴躁
    4.比較
    5.培養
    6.以牙還牙
    相信很多人都有遇過以下狀況:
    「我要你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就是不明白我的苦心?」、「我會害你嗎?」
    以上是很常見的家庭、伴侶綁架式情緒勒索,長存於家庭和一段情感關係中,通常會是上對下的指責、謾罵。你我都知道,當親密的人與人(家庭、伴侶)之間溝通出現了階層關係,實際上是一件令人很不舒服的事情,更何況話語之間存在了這些元素。
    當然了,關於我們要如何拒絕情緒勒索,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認知到這件事情正在發生。只要聽到以上的句構,你可以很清楚的認知到,你正在受到情緒勒索。

    來自朋友的經歷
    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的父親就是綁架式情緒勒索的典範,從小將孩子的路鋪好,認為自己做的就是正確,也是不可撼動的。當然了,他也將這些觀念深植在自己的孩子心中,造成了孩子在整整18年的人生中對命令不卑不亢,就算有想法也只能往肚子裡吞。朋友和我說起這段經歷時,內心是崩潰的。諷刺的是台灣卻是以自由著稱的國家,他卻在父親面前阻斷了發言的自由。深知這是對心理不健康的事情,他卻也無可奈何。久而久之,朋友漸漸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逢年過節長輩總會問:
    「讀什麼大學啊?」、「什麼系啊?」、「未來要做什麼啊?」、「哥哥姊姊都是台大,你怎麼會考不上?」
    相信他比任何人都討厭過年,理應覺得喜氣洋洋、家人團聚的時刻,對他來說卻地獄一般的難熬,拜年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跟長輩的應答也是煎熬的時刻,在他眼中的自己,是那麼可恨。在當時,朋友沒有想過自己要做什麼,這很令自己厭惡,但最令人厭惡的事情是,他面對父親的壓力、長輩的質疑,卻從未為自己發過聲,就這麼任由自己飽受周遭的摧殘,直到某天,朋友受不了了。
    他對著父親、一切大吼,傾訴自己不想要這種生活,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規劃,不需要他們替他決定。
    周遭的一切沈默了。
    幸運的是,這一吼,吼出了家庭和諧。我聽了也覺得十分戲劇化,令人意外的是,家裡從父母到其他親戚長輩全都以為朋友是默認了他們的安排,對此沒有意見所以才總是一聲不吭。這樣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就造成了朋友長達18年與家裡關係不和諧的人生,直到他終於講了出來,自從他發現,他對自己被安排的人生有意識地抗拒,他就不斷的、下意識慢慢封閉自己,這些心情誰也不說,不願意對任何人打開心房,甚至是當時的我也不願意談談。

    後記
    朋友的家庭狀況目前十分穩定,對親戚的反感近乎消失,與父親之間的相處也很和諧。一切的好轉在於:講出來
    當你心裡感覺不舒服的時候,當你有話想說卻不敢說的時候,這些都是需要勇氣的,或許找一個你能夠信任的人談談能夠產生心境上的好轉,但想讓身處的狀況好轉,最終的選擇、決定權還是回到了你自己身上。你能夠鼓起勇氣為自己發聲的力度,決定了你掌握自主權的程度。像朋友的案例,他原先與家庭關係不好的原因在於,默認並且承受了來自父親的情緒勒索,你能說誰錯嗎?或許都有錯。
    父親錯在使用綁架式情緒勒索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朋友錯在他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願意鼓起勇氣好好談談。
    我可以理解朋友的處境有多艱難,也可以想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的狀況或許更糟。但,我想說的是,請善待自己。這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陪你走得比自己更久,所以,請有意識地對自己好一點,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勇敢、嚴正的拒絕情緒勒索。當你將負面情緒埋在心裡,就不會有人會為你承擔你的所有難過悲傷,那終究是你自己要解決的事情。
    給自己一份勇氣,能讓你面對任何的艱難,累了的話就休息吧,能量總是會有空了的一天。
    給每一位深受情緒勒索困擾的你。
    下一期將分享另一個有關情緒勒索的故事。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人人都活在此刻,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將匯流於人生的道路上。感情、人際、家庭、職場的變遷總使人們心中匱乏。在洪流裡,與大家共同感受,與讀者持續創造屬於個人內心的烏托邦。 以自己的步調,開拓理想中的世界。 _凌娜_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