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社會以終為始,教育從願意尋找知識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幫助社會以終為始,教育從願意尋找知識開始
這次因為同溫層的邀請又看到是楊醫師的新書推薦會,我想都沒想就答應報名
書名是什麼,沒看
想要知道什麼,沒想
老實說我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想法就想期待楊醫師會給怎樣的驚喜
聽完短短的一小時感受到楊斯棓醫師給予了另外一個付出改變世界脫離貧困的方法與格局
1. 讓所有想要獲得的人先有付出先有失去的痛覺機會
楊斯棓醫師,不斷地給予要來聽他新書發表會或是聽講座的人都先有一個痛,要嘛要付費避免你不來聽,要嘛你要先寫一篇心得才可以來聽講座,楊斯棓醫師希望聽講座的人帶著問題來互動,不是帶著空白來填空,這些感受到的都是為了讓聽者有意念跟有準備的來聽,產生互動產生收穫,進而讓大家有知識尋找的開始。
2. 讓所有人的付出等價或超越其價值的轉傳遞其愛
楊斯棓醫師對於這些對讀者或是聽者的要求,他會用相對性有意義的金額轉傳遞這份愛給真正需要的基金會或是相關組織,這些組織可能都不大但是特色的是這些都有一些目標很小但是很具有長遠意義的目的,例如幫助家中加裝LED燈或是指定老人送餐服務轉傳遞這些付出,他只是想把教育與知識烙印在每個人心中,所以他也把大家的愛傳遞出去。
3. 他相信所有的行動都會像是複利效應一樣出去包含知識教育
楊斯棓醫師與另外一位講者,我在聽他們傳遞這些行為講座的時候,我感受到他們想要開始不是填鴨式教育或是知識輸入,只是想要幫助每個人開始知識探索的興趣與機會。
4. 知識傳遞已經從制式化的書本進化成脆片化的網路
整場新書發表會,後半段另外一位講者傅月庵,接著說著過去我們的閱讀就是透過書本一本一本有框架的閱讀,每次知識吸收就如同拼圖一樣循規蹈矩時而閉門造車時而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吸收傳遞知識,但是現在拜網路之次,知識的傳遞變成像是樂高一樣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碎片化知識開始,前提是你要開始
5. 40歲讀書,60歲讀書 每一個年齡層讀同一本書的心境都會不同
後半場講者傅月庵把讀書的心境,用了三個階段形容第一個階段「縫隙讀月」,就像是自己用一個萬花筒去看一本書樣樣都是新奇,第二階段「庭院讀月」同一本書再看一次就像是閱讀那些回憶錄,用自己的人生在呼應那些書籍說的事情,第三階段「舞台玩月」在看一次就並且開始分享那些內容或是演給其他閱讀的心境,就像是舞台表演重新比喻給讀者聽一樣,在這個階段的心境就像是書本的翻譯機了。
總結: 兩位講者我想我聽到的是一個是我們要努力讓大家開啟知識的興趣,這將會幫助社會運轉包含脫離貧窮或是知識斜槓,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太容許我們一生只會一件事情,知識可以讓我們脫離隔山觀虎鬥的政治,停止只有呼籲政府,進而讓自己的知識變成有力量的有所堅持自己對民間對政府發揮影響力
筆記
楊斯棓醫師在他之前的新書 總共捐出641989
所有的捐款有複利效果
解救貧窮從改變認知開始
人生要熬趁甘開
推薦書籍:
林獻堂 環球遊記
萬毓澤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大塊文化-如何讀懂一本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238內容數
朋友之間,就是要互相麻煩才會是成為朋友,沒有互相麻煩的基礎就少了很多談話的動機,而我就想那我可以讓別人麻煩什麼,除了我的旅遊專業外,那就是我可以常常經過聊天中發覺對方專業上的優點,這些優點如何讓別人看到,如何直接或是間接的幫忙推廣他的業務,所就成立了專題:人脈平台系列,陸陸續續也寫了1年多100多篇,也歡迎有朋友想要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岳志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旬嚐-純素料理 地理位置:靠近忠勤街跟林森路交叉 停車建議: 建議停到英才路跟五權路交叉旁 在英才路上有一個民間停車場 環境:大約就是簡單的吧檯桌6個左右加上料理攤位上有2-3 個座位還有旁邊有幾張小桌子真的很小不要一次來太多人會塞不下的,整體環境是乾淨的唯一像是戰場的應該是料理區我坐在吧檯看過去恩
宜華蛋餅-中市大墩店 價位: 大約30起跳 80-100 抓起來比較容易吃的開心 地理位置:大墩六街與大英街交叉附近 停車建議: 直接建議騎車去,附近的停車場最少要到大墩五街靠近大英街附近有停車場大約需要3分鐘腳程,當然如果是為了想吃那就都不重要有停車位不違規可以吃到美味最重要。 環境: 很小空間的
家琴麵攤 地理位置: 忠信國小後面的區域,或是從愛麗絲飯店旁邊的路走進來也會看到 停車建議: 建議在柳川東路附近找停車位路邊停車 環境:大約是一個小小的麵攤,但是很乾淨的店鋪就三張桌子幾張椅子就開了。 菜色: 我吃過這裡的餛飩湯跟麵,這次吃拔粑粑絲聽老闆娘說這是泰緬料理,麵條的部分比較像是那邊的米線
十八燒燒臘專賣店 價位: 抓 100-150 剛好 位置: 靠近大墩路跟大墩五街 旁邊是小北百貨跟桃源戶外(賣登山設備等) 環境: 外面看起來小小但是走進去別有洞天,裡面很深有很多張桌子有雙人四人桌,應該座個30-40人不會有問題,環境上很乾淨。 菜色: 這次點貴妃雞腿飯+燒肉,以便當快餐的角度整體
潮汕 陳記沙鍋粥 價位:平均一個人約 400-600 地理位置: 健行路上靠近寶覺禪寺,新民高中旁邊 停車建議: 想辦法多繞幾圈找路邊停車真的找不到就到 崇德停車場 環境:.一二樓,一樓有兩個大桌子 剩下一些小桌子大桌可以坐到12人其他小桌子可以坐到約4-6人,整體環境很簡單就像是一般的快炒店,二樓
EC COFFEE Taiwan旗艦店 價位:100起 建議抓 400一個人享受比較完整 地理位置: 惠中路與市政北七路 富邦銀行樓上 要注意上樓要等服務員幫忙開,下樓出走出去才要記得通知服務人員 停車建議: 富邦大樓旁邊有停車場,對面也有停車場附近停車場很多 可以小心繞一下 環境: 這裡真的是一
旬嚐-純素料理 地理位置:靠近忠勤街跟林森路交叉 停車建議: 建議停到英才路跟五權路交叉旁 在英才路上有一個民間停車場 環境:大約就是簡單的吧檯桌6個左右加上料理攤位上有2-3 個座位還有旁邊有幾張小桌子真的很小不要一次來太多人會塞不下的,整體環境是乾淨的唯一像是戰場的應該是料理區我坐在吧檯看過去恩
宜華蛋餅-中市大墩店 價位: 大約30起跳 80-100 抓起來比較容易吃的開心 地理位置:大墩六街與大英街交叉附近 停車建議: 直接建議騎車去,附近的停車場最少要到大墩五街靠近大英街附近有停車場大約需要3分鐘腳程,當然如果是為了想吃那就都不重要有停車位不違規可以吃到美味最重要。 環境: 很小空間的
家琴麵攤 地理位置: 忠信國小後面的區域,或是從愛麗絲飯店旁邊的路走進來也會看到 停車建議: 建議在柳川東路附近找停車位路邊停車 環境:大約是一個小小的麵攤,但是很乾淨的店鋪就三張桌子幾張椅子就開了。 菜色: 我吃過這裡的餛飩湯跟麵,這次吃拔粑粑絲聽老闆娘說這是泰緬料理,麵條的部分比較像是那邊的米線
十八燒燒臘專賣店 價位: 抓 100-150 剛好 位置: 靠近大墩路跟大墩五街 旁邊是小北百貨跟桃源戶外(賣登山設備等) 環境: 外面看起來小小但是走進去別有洞天,裡面很深有很多張桌子有雙人四人桌,應該座個30-40人不會有問題,環境上很乾淨。 菜色: 這次點貴妃雞腿飯+燒肉,以便當快餐的角度整體
潮汕 陳記沙鍋粥 價位:平均一個人約 400-600 地理位置: 健行路上靠近寶覺禪寺,新民高中旁邊 停車建議: 想辦法多繞幾圈找路邊停車真的找不到就到 崇德停車場 環境:.一二樓,一樓有兩個大桌子 剩下一些小桌子大桌可以坐到12人其他小桌子可以坐到約4-6人,整體環境很簡單就像是一般的快炒店,二樓
EC COFFEE Taiwan旗艦店 價位:100起 建議抓 400一個人享受比較完整 地理位置: 惠中路與市政北七路 富邦銀行樓上 要注意上樓要等服務員幫忙開,下樓出走出去才要記得通知服務人員 停車建議: 富邦大樓旁邊有停車場,對面也有停車場附近停車場很多 可以小心繞一下 環境: 這裡真的是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既上一次在版本書店的場次 這次很高興來政大書城再次聽到楊士毅(阿貴)分享他的故事與新書 不僅重溫了第一次的感動,更進一步理解為何阿貴能夠這麼精準有效地說故事, 除了故事背後乘載的意義與內涵, 更多是這些故事帶給阿貴的成長與改變也同樣帶給更多人有力量去面對現實上的難題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時報出版書展活動,買書有優惠喔 林醫師我也買了一本書 之後跟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希望我可以每天下班後花20分鐘閱讀書籍,積少成多,慢慢看完一本書 我們一起閱讀吧~ 閱讀的好處: 1.可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2.獲得他人珍貴的經驗 3. 能以他人的思想培養自
Thumbnail
楊定一是一位預防醫學專家、作家和長庚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他有著非凡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歷。而他的著作通過對當前主流思想的反思,提出了對待人生的全新觀點。這本書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要相信人會改變,要相信人會變好。―楊斯棓​ 看完這本書後才明白原來在臺灣有那麼多溫情的故事,有這麼多位臺灣醫療、民主無私奉獻的仁醫烈士們,讀完後內心有滿滿澎湃的情緒,許多的感謝跟感動,讓這張圖卡以跟過往不同的新風貌呈現。
Thumbnail
“要有一個人,hit ê 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 好書分享: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這本非常暢銷的好書,雖然不用多做推薦,但很值得分享,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不只讀書,更學著識人,然後知己。 #緣起 楊醫師,應....
Thumbnail
我想我是那一個親自見證楊斯棓醫師成為暢銷作家並持續發揮影響力的那個人。 時光回溯到十多年前初次見到楊醫師的那一天,他用鏗鏘有力的台語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具體的內容已模糊,只記得楊醫師不僅具有文采,亦有在眾人發表演說的膽識,即便當時的他只是台下的聽者,一言既出已氣勢十足,讓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既上一次在版本書店的場次 這次很高興來政大書城再次聽到楊士毅(阿貴)分享他的故事與新書 不僅重溫了第一次的感動,更進一步理解為何阿貴能夠這麼精準有效地說故事, 除了故事背後乘載的意義與內涵, 更多是這些故事帶給阿貴的成長與改變也同樣帶給更多人有力量去面對現實上的難題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時報出版書展活動,買書有優惠喔 林醫師我也買了一本書 之後跟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希望我可以每天下班後花20分鐘閱讀書籍,積少成多,慢慢看完一本書 我們一起閱讀吧~ 閱讀的好處: 1.可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2.獲得他人珍貴的經驗 3. 能以他人的思想培養自
Thumbnail
楊定一是一位預防醫學專家、作家和長庚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他有著非凡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歷。而他的著作通過對當前主流思想的反思,提出了對待人生的全新觀點。這本書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要相信人會改變,要相信人會變好。―楊斯棓​ 看完這本書後才明白原來在臺灣有那麼多溫情的故事,有這麼多位臺灣醫療、民主無私奉獻的仁醫烈士們,讀完後內心有滿滿澎湃的情緒,許多的感謝跟感動,讓這張圖卡以跟過往不同的新風貌呈現。
Thumbnail
“要有一個人,hit ê 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 好書分享: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這本非常暢銷的好書,雖然不用多做推薦,但很值得分享,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不只讀書,更學著識人,然後知己。 #緣起 楊醫師,應....
Thumbnail
我想我是那一個親自見證楊斯棓醫師成為暢銷作家並持續發揮影響力的那個人。 時光回溯到十多年前初次見到楊醫師的那一天,他用鏗鏘有力的台語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具體的內容已模糊,只記得楊醫師不僅具有文采,亦有在眾人發表演說的膽識,即便當時的他只是台下的聽者,一言既出已氣勢十足,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