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韓劇|《產後調理院》:成為一個母親之後(雷)

《產後調理院》以韓國月子中心為背景,敘述一群母親的產後日常。
韓國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一個就是「坐月子」文化。甫離開月子中心沒多久,看著這部韓劇也是心有戚戚焉。一個女人變成母親,大概在產後這段時間會經歷相當劇烈的改變。調理院院長在賢珍入住時,提到這麼一句話:
「懷孕與分娩就是這樣,人們一直說,這是個美好且愉快的過程。但是對於正在經歷的女人來說,不一定都是那樣的過程。懷孕很艱辛、分娩很殘忍,復原的過程很艱難。」
這正是每位產婦面對的挑戰。

半人半母:對自我的提問

在賢珍懷孕時,想點杯咖啡,都會被店員與顧客側目,即使最在意咖啡因的就是母親本人。到最後,賢珍連想喝杯咖啡的權利都沒有,礙於輿論,甚至只能點杯奇異果汁,完全不符自己的需求。
這似乎是世界通行的規則。懷孕之後,母親不再是眾人關心的焦點,所有的食衣住行,彷彿都要為了寶寶而存在,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都要先思考寶寶。
剛剛成為母親的賢珍,難免有些委屈:生產完身體的各種不適,好像都被周遭的人忽略了,大家都恭喜著她,關心著寶寶。只有自己的母親,了解自己現在的痛苦。戲劇一開始便單刀直入地切入主題:「我」成為母親之後,「我」還是「我」嗎?

母奶與配方奶的戰爭

母親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要不要餵母奶?母奶在月子中心當中好像也變成某一種階級文化的象徵,母奶不知何時與母愛劃上了等號,每個媽媽在月子中心,飲食、知識、運動的努力多半都是為了豐沛的奶量。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世界的媽媽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以保證寶寶獲得最佳的生長發育及健康。韓國與臺灣都是如此,也因此「母奶最好」的說法處處可見。但是對於產後尚在復原,不認識自己殘破身體的母親而言,種種提醒可能都是壓力。而乳房成為能夠哺乳的工具時,漲奶、乳腺炎、寶寶吸吮不佳等等不舒服也是難以言喻的經歷。賢珍來到月子中心,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我該如何餵母奶?不能餵母奶是不是就不是好媽媽?我要餵母奶還是配方奶?
每個母親都想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但是當無法達成時而孩子哭泣時,母親便會更為自責。劇中的父親也試圖想要幫忙,但屢屢被賢珍轟了出門,顯現出她身為母親的壓力:很多時候,育兒,尤其在餵養母奶這件事情,常常是母親與寶寶兩個人單獨必須面對的關卡。(雖然我覺得調理院在前期對於賢珍很多用語都非常粗暴,根本來增加媽媽壓力的XD)
賢珍原本為最年輕的常務事業有成,突然變成了一無所成的高齡產婦,變成末日列車的末等民,她該如何成為一個好母親?這樣的自我叩問,在璐多(一位只想餵配方奶,以自我需求為中心的母親)的出現在調理院產生風暴。我要忠於自我,還是要為了寶寶犧牲,展現我的母愛?這是每個母親都會經歷的過程:好像成為母親之後,要像以前的自我說再見,但是在學習成為母親與面對寶寶哭聲的過程,好像也還不是一個完美的母親。賢珍在這樣的交集當中,不斷掙扎與憂鬱著。

兩人世界的關係轉變

除了母親的身份轉換以外,父親在旁邊想幫忙卻又無能為力的感受也表現得非常恰當。怎麼買嬰兒車?要注意輕便、安全性、情緒照護還是獨特性?可以如何幫助母親餵奶?當產婦情緒起伏很大時可以怎麼做?賢珍丈夫的煩惱在此都用相當戲謔且可愛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劇中呈現身為父親的無助以及支持團體(其他父親的經驗傳承)的重要。成為父母之後,找到夥伴便成為相當重要的事情。
而一個寶寶的到來風暴式地改變了全家,兩人世界是否能夠甜蜜如昔,或是這是破裂的開端?在此,劇中也小小地點出:育兒與兩人關係,都是需要好好經營的。

產後日常/育兒的開始

在月子中心真的不是度假。媽媽需要努力用餐、運動以外,還要定時定量擠奶、餵奶,瞭解新生兒的各種知識,例如觀察大便、 換尿布、安撫技巧等等。同時還要幫寶寶命名,在時間內做出生登記。除此之外,還需要思考未來是否要托嬰、找保母還是申請育嬰假。
育兒零碎的事物非常地多,短短八集,劇中很用心地呈現產婦在生產完之後仍有許許多多要煩惱的事情,很真實地搬演了產後日常。劇中有個非常喜歡抱著寶寶在旁邊幫他配音的護理師,賢珍在即將離開時,詢問護理師:「你怎麼那麼了解寶寶?」護理師說:「常常在身邊就會知道」
是的,雖然有了一個孩子之後的生活是如此失序,對自己的定義也重新改變了,但是沒關係:
「媽媽也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只要陪在樂溫身邊,就一定能做好」
陪伴與成長,大概就是身為父母的終身課業了。

母親的形象

月子中心有一套自己的規則,在這裡,詢問「從哪裡來」,問的是生產醫院不是公司,詢問名字不是母親姓名而是孩子暱稱,母親似乎是主體卻又不是主體。
即使過往是個明星,社會大眾好像也期待母親要是快樂幸福的模樣,但是,誰說的呢?產後可能臃腫回不到以前的美好身材,也可能產後憂鬱需要時間康復。母親的形象不該被社會既定的印象所框架。
《產後調理院》用戲謔但是細膩的方式呈現了不同的媽媽,這裡有高齡產婦、全職三寶媽、自我主義母親,也有不斷期待又失落的人工受孕小產母親。(看到啾啾媽媽,再看過《未來媽媽》會特別心疼她!不斷期待孩子的到來,卻又不斷接受孩子離去的痛苦)來到月子中心的母親都不一樣,而共通點是,他們同樣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很喜歡這部小品的結尾:
最好的媽媽,不是完美的媽媽,而是跟孩子一起幸福的媽媽。
期待可以在陪伴孩子過程當中,一起成為幸福的一家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