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來聊聊古板的話題
好的產品品牌,對於產品銷售數字而言是會加分的,不過經營一個產品品牌出來,需要花費極巨大的精神與氣力,但若是品牌人設崩壞,就如同水一樣,能載舟亦能覆舟,往往就在轉瞬之間。先試問看倌,買筆電你會挑那個牌子?大家心裡先有個底,然後不說,我們看這禮拜的故事。
上週一邊處理那台詭異的筆電,一邊臨時接了台故障筆電回來。原本老師傅這邊維修塞車,打算推掉,但苦主準備了合理的預算,我們才選擇接了進來。苦主表示該機器最近使用都會發出喀啦喀啦的怪聲,而且不定時會斷電無畫面,開機也要開關多次才會出現畫面。
「喀啦喀啦的怪聲」這個很明顯的是風扇軸承偏了,要不軸心重新鑽洞補油,不然就是換掉,這個好處理。但不穩定斷電,或是開機無畫面,這個難度就高了,硬碟故障?記憶體接觸不良?電池異常?變壓器問題?
其實後來拆機檢查發現,主因是原始出廠時導熱膏貼合不良(不足),長時間使用下來,廢熱讓各區元件受損,包括供電穩壓IC不良、I/O晶片不良、充電IC不良,而且可愛的是,這三區的電路設計是連在一起。這個真的不把機器整個拆解成裸版,一段一段的去測量電路,很難無法發現設計上的問題。
======
這裡有個狀況順便跟大家報告
為了查出真正的問題點,第一步就是要花個30分鐘拆解機器,拆解過程中還得記得住各部位的位置。接著要開始查修故障處,一般不過電好查,大多是主板上的I/O晶片故障,接著要一般上網找零件,整個故障點確認完畢,大概也要一個多小時;而這個僅僅是初步確認,是否還有隱藏的「暗黑故障點」,也得要等零件來換上才能再次確認。
辛苦花了時間走到這邊,苦主會說,我不想修了,我想買新的…
呃…尷尬了,如果你是維修師,你會怎麼辦?花了時間氣力檢查,結果現在一句話,我得在花時間把機器重新組裝回去還你…
現在跟老師傅討論完了,決定基本檢修費用1500,這個是確認問題後,苦主決定不修的費用。老師傅說:抓到問題點是我們的KNOW HOW!接著我們又得花一半的時間把機器組裝回去,完整的還你,總不能散著一堆零件還你吧?拆一次,裝一次,我想這個檢測價格應該十分合理了;覺得檢測費高?你也可以回原廠處理,檢測費用300,保證又快又直接(直接換板)。
有人也說,我只是USB孔壞掉,中間的塑膠檔片斷掉,這樣拆一次、裝一次豈不就是3000起跳?
是啊!不然你回原廠換板?這樣比較快喔!
不然有哪位高手能在不拆版的狀況下,更換USB頭?除非是小版(另外有一塊小電路版),當然也要看,USB裡面的四根針,是否已經把控制晶片搞到短路,如果短路了,那就不是這麼簡單了。USB後面的電阻、電容、相關控制IC也得一併換掉。這時候就不是單純換USB頭,連零件都得另外算上去了。
======
回到照片上的筆電,品牌做的好,發揮其形象效益,增加銷售成績;讓很多人不在乎內在,而只選擇品牌,殊不知筆電內部設計不良,組裝流程問題一堆,或許能順利交機,但能使用多久?這是真個很令人省思的問題。
這樣的作法在商業利益的角度上來看沒錯,畢竟電腦沒壞(沒需求),就不會有消費的機會,對營運來說,影響的層面就很大。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則是180度的轉變,我希望買台機器能夠用一段時間,但你起碼得讓使用者,有達到預期的使用年限吧?
這是矛與盾的對話,永遠無解!
在美麗的商業包裝之下,我們該如何選擇?
這又是另外一個新的話題,下回再談,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