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解鎖「台南」之奇美博物館

上次好好遊台南是大學時的暑假,每個古蹟都好好看過,所以後來到台南都快閃北門姊夫家,當天來回。
今年奇美博物館舉辦《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時,本想趁到台南驗貨時順便看展並台南2日遊,但種種原因延遲了,展結束了…殘念。
故決定這次不快閃,秋天的小旅行,得以一償宿願,參觀奇美博物館。一早從台北出發,先到東石漁港吃中餐,漁市裡的鮮美魚貨讓我超想大採購帶回家,但這不是返程,只能乾瞪眼;據說蚵仔包是名產,一定要嘗試,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選錯間購買了?「包」很大「蚵」很小,小到以為老闆沒包蚵…,或許不久前的颱風影響到蚵穫量或品質吧?但其他小攤的炸物獲得青睞,若還有機會造訪東石,應該只會拜訪小攤了。
2:30PM抵達奇美博物館,即便已經看過許多奇美外觀的照片,親臨現場後還是忍不住要拍照,明明拍照技術就沒有專業blogger或youtuber好!
時間有限,決定參觀順序為特展→樂器廳→其他。
我這藝術門外漢對「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木板畫的製作,大概跟我目前的工作有點關係所以比較有感受;另外印象深刻的在其用光學檢測的方式判定作畫的年代,很有趣又長知識。
看完特展進到動物廳,很震撼:震撼於許文龍先生的實力,震撼於這些得來不易的標本,震撼於私人收藏竟能蒐集如此多的物種及數量。
時間實在很有限,趕緊直奔樂器廳,雖然音樂廳是此行主要目的,說實話,外行人看不懂這一把把年代久遠的小提琴有什麼特色,若是音質獨特,觀賞是無法體會的,不過要得到這些收藏品著實不易,再次佩服許文龍先生;看著這些小提琴,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耳をすませば中製作小提琴的工坊的畫面瞬間浮現在腦海,彷彿我身處其中,很怪的連結吧!接著看各國樂器的介紹,伴隨著交響樂團演奏樂音,一場視覺聽覺的饗宴。看到揚琴,想起林玉山先生的夫人是揚琴高手,小時候聽了她的演奏,超想去學習揚琴的,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學豎琴?!應該要學揚琴的,有富貴手的我後來中斷學豎琴,因為手痛到無法彈琴。音樂相關的觀展結束於介紹一部「機器」的影片及演奏,這是早期人們為了在沒人演奏時仍能聽音樂而設計出的「鋼琴」:琴鍵的上方有3把小提琴,可以小提琴及鋼琴合奏演出,曲名我記不得,機器鋼琴演奏時有落節拍的情形,但不得不佩服前人的創意設計出這合奏的琴,「需求真的是發明之母」!!
其他有很多「肖像畫」藏品、雕塑,愈是維妙維肖我愈是無法觀賞,小時候被「恰吉」嚇壞了,始終無法喜歡相關藝術品,不過對喜歡的人來說,奇美是一寶地!
踏出奇美時已是它閉館的時間了,天色微暗,橋上點了燈,我們繞著湖邊漫步去停車場開車,十分愜意,雖然沒看成《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至少解鎖「奇美博物館」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