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一起在樹下讀書吧!

這是專題的第一篇文,應該來介紹一下「樹下讀書」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其前身為親師讀書會,當時是為了搭配親職講座,做更深入的挑戰,我希望能「非正式」地把家長們聚在一起,一次聊一個主題、學一件事情,比如怎麼帶孩子閱讀、怎麼跟青少年對話、目前遇到什麼困難⋯⋯
藉著書中或家長們的經驗分享,組成一個能溝通對話的共助社群,在對話中充電、放電,然後再回過頭更有能量去扮演「家長」這個角色。
我嘗試把這樣的制度推展到家長之間,建立每學期除了親職講座外的聚會,共讀一本書及、共談一個主題,家長可以針對自己觀察到的、所經歷過的以及所讀過的發表感想,其他教師、參與的家長則可以加入討論或回應。
這個讀書會持續三年,然後發生了我也想不到的變化——與會成員不想要再讀親子教養的書了!
我們發現,把自己照顧好,就能帶給孩子力量,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因此這個讀書會改成「個人成長之樹」,我們也在去年成立「教育工作之樹」、「學生之樹」,陸續還在慢慢種下新的樹苗,期待閱讀和對話能夠成為彼此生活中小小茁壯的根。
樹下讀書取其名,期待天氣好的時候能夠在樹下讀書野餐,一邊談談自己、談談書、行光合作用生成維他命D;
另一方面「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每一本書都是作者的智慧,好書讓我們受惠、無感的書可能時候未到或不適用於我們,期待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寄託、啟發的那些書。
也許有人會問:
為什麼不能自己一個人靜靜讀書?
為什麼自己看就懂的內容要導讀?
能夠自己閱讀是幸福的,透過和作者的對話,增加新知、連結經驗、做出行動。
不過和他人一起讀書會有第三種、第四種、甚至是更多的觀點產生,因我和你的經驗不同,我不一定讀到了你讀到的內容,我不一定讀對了,透過對話與分享「釐清」語句、情境背後可能的意義與帶來的感受,於是同一段文字有了各自解讀的空間,他們相似,但不相同。
這也是共讀和導讀的有趣之處,透過他人的眼光,又再看見什麼?
在讀書會中,每個人的意見都是有價值的,每個人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因此挑選一本大家都感興趣的書籍,每個人都帶著深入交流的心態來期待這個團體的力量,是讀書會能夠繼續運作下去的關鍵。
接下來在專題中,會分享我們選讀的書目書摘,偶爾會有樹友們的心得與評論,作為一起共讀的歷程紀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