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家族》出版於 2007 年,在 2022 年又重新再版,它集合了許多過去日本社會的議題,繭居族,中年失業,家暴等等,雖然這些議題已經不再熱門,但不代表它們消失,例如繭居族,在小說出版的 2007 年,日本就有超過一百萬的繭居族,他們不上學,不工作,就算住在家裡,也不與家人溝通接觸,長年都只待在自己的空間裡面,他們一開始只是想暫時躲避現實,但時間拉長以後,卻變成想回去正常社會也回去不了,只能繼續縮著,根據統計,在疫情爆發以後,繭居族又有增加的趨勢。在日本經濟泡沫以後,曾經盛行的終身僱用制被打破,很多在同一家公司上了一輩子班的中年人突然失去工作,他們不敢跟家人講,每天都還是裝著正常出門上班,其實是去公園坐著發呆,等到下班時間再回家。全球疫情嚴重影響經濟,不少公司都在大規模裁員,出版社選擇在今年重新出版這本小說,想必也是看到這些議題又捲土重來了吧。
瀕臨崩潰
剛開始看這本小說的時候,還以為書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剛剛看過的情節又重複出現,翻回去仔細重看才發現,喔,原來是分別以家裡四個人為第一人稱視角,把同樣的一天講述一遍,於是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個人感受到什麼,心中想的又是什麼。
這個家庭從外表上看起來一切正常,爸爸秀吉是一家公司的部長,媽媽昭子是家庭主婦,家裡兩個小孩,哥哥秀樹剛上大學,妹妹知美是高二學生。一個家庭的早晨從爸爸泡咖啡開始,夫妻倆交待彼此今天的行程,妹妹下樓準備上學,哥哥秀樹還在房間裡,直到秀樹房間傳出搖滾樂,知美默默說了一句「搖滾樂還好,如果是古典樂就糟了,聽說很多繭居族自殺前都會聽古典樂。」原來秀樹上了大學不久之後,就成了繭居族,再也不去學校,慢慢的連房門都不出去,如果有事要講,就寫紙條從門縫下傳出來。
從小到大,爸爸秀吉都要求全家要一起吃飯,所以不管他加班到幾點,全家都要餓著肚子一起等他回家,才能吃晚餐。當秀樹第一次待在房間裡面,不肯下來一起吃晚飯時,爸爸勃然大怒,罵他既不去上課,又不去工作,現在連下樓吃飯都做不到,根本是個廢物,爸爸伸手抓他,想要硬拉秀樹出房門,就是在這個時候,秀樹突然間暴怒,揍了爸爸的眼睛,甚至在爸爸跌坐在地上後還上前踢了他幾腳,這是秀樹第一次展現暴力,卻不是最後一次。
偶爾他就會突然莫名的爆氣,起因都是些芝麻小事,例如飯冷了,或是沒有即時洗他的衣服,接著就會開始瘋狂翻舊帳,講起小時候明明沒做錯事卻無辜受罰等等陳年往事,如果反駁他,秀樹會立刻大聲咆哮,罵道「你說什麼」就動手打人,如果都不理他,也會逼到面前叫囂「你說話呀」然後動手,雖然每次秀樹動完手之後,一定會哭著請求原諒,或是用頭撞牆,把自己也弄受傷來表達歉意,但媽媽昭子還是十分害怕,昭子與秀樹有最長的相處時間,而她不知道該怎麼跟陰晴不定的兒子共處,於是她開始參加繭居族家長互助會,也開始詢求諮商師的幫助。
諮商師告訴昭子,當秀樹開始使用暴力的時候,要態度堅決的要他別動手,如果還是動手了,就立刻離開家裡。當昭子第一次對秀樹說「被你打得很厭煩了,如果你再動手,我就離開這個家」,秀樹顯得非常驚訝,他質問昭子「你怎麼可以離開?你要放棄父母責任嗎?」昭子冷靜的反駁他「父母的責任不是默默被孩子打」秀樹一臉快哭出來的模樣, 他抬起來的手在昭子反覆重申「你動手,我會立刻離家出走」後默默放了下來,從此以後,秀樹真的越來越少對昭子使用暴力,昭子想起諮商師說過,繭居的秀樹又點類似回到嬰兒狀態,爆怒的秀樹就像大哭的嬰兒,都是在尋求關注,需求想要被滿足,只是嬰兒喝完奶就能心滿意足,痛的只是被咬的乳頭,現在痛的卻會是落在身上的拳頭,面對已經長大的兒子,不能像對待小嬰兒一樣,讓他為所欲為,要清楚的畫出界線。
中年失業
相較於媽媽昭子比較積極的參加互助會與諮商,爸爸秀吉比較少參與這類活動,在他心裡,兒子成為繭居族似乎代表他們做父母的失敗,他一直期許自己要守護一家人,他努力賺錢,買了房子讓一家人住,兩個小孩各自有自己的房間,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他以前從來沒有自己的房間,現在他有能力讓小孩擁有他以前得不到的東西,但現在他懷疑,讓小孩有自己的房間,是不是造成他躲起來的原因?
除了家庭,秀吉還有一件煩心事,就是公司的狀況越來越不好了,他是業務,薪水與業績息息相關,現在的收入已經變成過去的一半,他每天都在盤算著家裡的日常開銷,房子的貸款,女兒的學費,現在昭子開始看諮商師,又是一筆多出來的支出,面對秀樹的日漸增加的暴力行為,諮商師建議暫時搬出家裡,但怎麼可能還擠得出錢來租房呢?我們在秀吉的視角裡,看到他努力算著各種開支,知美就要上大學了,要準備她的大學學費,有趣的是,我們從知美的視角裡看到知美根本沒有那麼想上大學,從昭子的視角裡面看到,她去看了為繭居族準備的學校,可以讓繭居族慢慢習慣回到正常社會,一年要兩百萬日圓,是筆不小的開銷,但跟房子上千萬比起來,可以讓兒子回到軌道上,這筆開銷是不是還算合理呢? 這在秀吉的視角裡面,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開銷,在他的視角裡面,有一個守護家人的爸爸,他會準備好正常家庭該有的一切,正常家庭要有自己的房子,正常家庭會全家一起吃飯,正常家庭的小孩都要上大學,他為了這一切拼盡全力,然而他的家庭馬上就要瀕臨崩潰,因為身為守護者的他中年失業了。
當他垂頭喪氣的跟家人宣布這個消息時,赫然發現他認為重要的東西其實沒這麼重要,房子可以賣掉,賣掉的錢用來還剩下的房貸,知美不上大學,去了家具工作室工作,昭子有了互助會的全職工作,一邊學習諮商相關的課程,就連秀樹也有自己的計劃。一家人再也不能每天一起吃飯,但反而更像一家人了,就像知美說的,以前就像在演戲,明明有問題,卻誰也不戳破,假裝一切正常,現在這樣,各自努力,互相扶一把,挺好的。
感想
這個家庭在秀樹成為繭居族之後,打破了本來表面的模樣,四個人都有了自己的覺悟,小說裡面安排了一條支線,秀樹目擊了鄰居太太被家暴,他想要幫助她,所以開始脫離繭居生活,打電話給警察局,戶政事務所,甚至出門拜訪了律師,但都得到一個回覆「必須要本人出面才行,如果本人沒有覺悟,一定又會回到原本的狀態」當秀樹繼續追問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時,律師提醒他「想拯救別人的慾望與想支配別人的慾望是一樣的喔」在這個家庭裡面,爸爸一直自詡為這個家庭的守護者,他從沒有把公司的狀況告訴家人,但我們都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在一段關係裡面,不論是家人,愛人,朋友,誰也不需要拯救誰,才是健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