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繭居族脫離困境,先從穩固家庭良性支持著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通常在成為繭居族之前有「社會退縮」或「拒學行為」

通常在成為繭居族之前有「社會退縮」或「拒學行為」

隨著時代變遷資訊發達,人際互動變得更複雜,社交壓力變得更沉重,求學與工作的環境對於部分人而言極不友善,挫折之後就只能躲在自己安全的環境當中。看到我在網路上發布繭居族的相關文章與工作坊訊息,從前一起工作的夥伴跟朋友跟我聯繫關心,討論起以前處理拒絕上學的國中小學生,中輟的國高中學生、生涯無興趣的大學生、以及在職場上受挫被霸凌而無法回歸的社會人士。回憶起面對個案的抗拒與厭惡、家庭成員的情緒反應與態度,還有工作單位的要求與對於專業服務的限制,真是歷歷在心頭。

「繭居族」是一種極為封閉的狀態,打從心裡抗拒人群、完全從社會蒸發。通常在成為繭居族之前有「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或「拒學行為(school refusal behavior)」。繭居族有5大共同特點,像是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裡、對上學或工作無興趣、持續社交退縮超過6個月、沒有維持人際互動關係、沒有思覺失調症及情感疾患等精神疾病。

過去人們對繭居族的印象,多是青春期或剛出社會年輕人,在人際關係上遭受挫折,社交退縮回到家裡,就此斷絕了外界聯繫。近幾年發現中年人因失業而開始繭居的狀況也逐漸增加。繭居族常常被家人認為只是家事,對家裡出了繭居者難於啟齒,加上近年由於媒體廣泛報導與關注,繭居者被視為社會病態且與精神疾患扯上關聯,令一些家庭怕被汙名化拒絕救助,很多家人都會先觀望一段時日才會去找尋心理方面的協助。

多數的繭居者對於自己的存在或行為都感到相當痛苦,負責照顧他們的家人也要承擔許多難以想像的沉重負擔。繭居族不只是經濟問題、生活問題,更是心理問題,當社會只把問題放在「再就學」「再就業」,卻沒有先重建自我認同,讓他們找回自信,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其中家人的支持與協助特別重要,但多數家庭的態度較多在包容上,而沒有足夠的知能協助。只有先從家裡創造安心的環境,肯定繭居者的自我價值,才能讓繭居者找回自我能力與能量,協助他們走出封閉的第一步。

跟我討論的專業工作者,大部分都認同繭居族的處遇要從家庭著手。依馬施洛的需求理論而言,繭居者遭遇到自我實現與自尊的受損,對於愛與隸屬的需求感相當強烈,而要協助他回復自尊與自我能力的肯定,進而再回到自我實現的路上,就要從愛與隸屬的需求層次去穩固與強化。但實務工作上,常遇到的是家人採包容、要求或放任的方式,讓繭居者愛與隸屬的需求也受到破損,只有退到自己安全的房間裡,在電腦網路或線上遊戲中尋找愛與隸屬的感受,甚至發展成連自尊都是在虛擬的人際互動中尋求滿足,成為一道讓自己繭居的慾望與力量。

在繭居族的處遇脈絡上,專業工作者多半會從家人與個案關係著手,但在實務經驗中,家庭成員的抗拒的力道很大。家人會認為又不是我有問題,為什麼要我去改變去調適;主要照顧者會認為平常會被責怪是自己少作什麼或是做錯什麼,現在要教導我做什麼,是不是就是認定是我的錯。繭居者,嚴重者應該完全無法對話,輕微者的對話重點會放在關係上、尊重上,部分會有固著的觀念,認為自己是正常的,是學校、公司的人甚至是家人的錯,甚至要求家人去做出不合理的事情。之後家庭關係成為一個負向的情緒漩渦,讓家人漸漸地否認或無視這樣情況,成為第二道強化繭居的情緒與力量。

是的,要讓繭居者有力量重新出發,就是這麼艱辛,要成功也沒那麼容易。心理師必須先減少家庭成員的疑慮與抗拒,進而得到協助的相關資源,創造出家人間的良性溝通。只有家庭關係在信任與支持下,才能處理繭居者深藏的痛苦與不甘,在克服繭居者憂慮或抗拒下、讓個案思考並發展未來的目標方向,配合協助就業就學創業學習的社會資源,走出人生新的道路,協助一個人一個家庭更為幸福。

在心理治療的學習中,以及DSM的研究上,我覺得只要議題的成因是心理的、社會環境的,必然有其發展的脈絡。而只要是發展出來的,必有適合的方法或技巧可以讓它逆推,讓個案回到過去沒有議題的狀況。繭居族的議題也是如此,繭居者之前必然有充滿能量與未來感的哪一段時光,這需要家人的支持,合適資源的介入,才能幫他揮別心中累積的陰霾。希望繭居族跟其家庭,透過心理專業上的協助,獲得再出發前進的契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妙哉心理師的沙龍
14會員
18內容數
同理同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心理心理,在你心裡,在我心裡。
2025/02/20
預防職場霸凌與校園霸凌,增強自身生命能量是關鍵。本文提供強化生命五元素的方法:正常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環境整理及尋求支持,藉此提升個人力量,降低成為霸凌目標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2/20
預防職場霸凌與校園霸凌,增強自身生命能量是關鍵。本文提供強化生命五元素的方法:正常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環境整理及尋求支持,藉此提升個人力量,降低成為霸凌目標的風險。
Thumbnail
2023/12/14
台灣是世界聞名的性平尊重國家,除了LGBTIS的性別傾向外,在21世紀之後,又陸續提出一些性別傾向,是不在男女、陰柔陽剛二元特質中的。例如不以性別為條件的【泛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無性戀】、對虛構人物感到性吸引力的【紙性戀】、以及生理與性別認同上是男性,但喜歡做女性裝扮的【偽娘】。
Thumbnail
2023/12/14
台灣是世界聞名的性平尊重國家,除了LGBTIS的性別傾向外,在21世紀之後,又陸續提出一些性別傾向,是不在男女、陰柔陽剛二元特質中的。例如不以性別為條件的【泛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無性戀】、對虛構人物感到性吸引力的【紙性戀】、以及生理與性別認同上是男性,但喜歡做女性裝扮的【偽娘】。
Thumbnail
2023/02/03
中醫「三焦」概念中,心情鬱悶、身體緊繃、飲食失調,是造成身心疾病源頭。回復的方式,不外乎合理的運動、好好作息休養、吃適當的食物。人只要能覺察壓力的來源,正視並處理問題,讓飲食恢復均衡與穩定,然後再透過對自己外表的轉念、改善人際互動、適當的運動及攝取正確的營養,就能達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Thumbnail
2023/02/03
中醫「三焦」概念中,心情鬱悶、身體緊繃、飲食失調,是造成身心疾病源頭。回復的方式,不外乎合理的運動、好好作息休養、吃適當的食物。人只要能覺察壓力的來源,正視並處理問題,讓飲食恢復均衡與穩定,然後再透過對自己外表的轉念、改善人際互動、適當的運動及攝取正確的營養,就能達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日本的繭居族現象及其對家庭帶來的挑戰,通過對《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一書的深入閱讀,瞭解繭居狀態的多重成因,以及如何協助長期處於此狀態的個體。解決繭居狀態需要多方合作與支持系統,而非單一的資源介入,希望能夠引起對該議題的深入思考與認識,以求為需要幫助的個體提供更完整的支持。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日本的繭居族現象及其對家庭帶來的挑戰,通過對《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一書的深入閱讀,瞭解繭居狀態的多重成因,以及如何協助長期處於此狀態的個體。解決繭居狀態需要多方合作與支持系統,而非單一的資源介入,希望能夠引起對該議題的深入思考與認識,以求為需要幫助的個體提供更完整的支持。
Thumbnail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Thumbnail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Thumbnail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Thumbnail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Thumbnail
心理師必須先減少家庭成員的疑慮與抗拒,進而得到協助的相關資源,創造出家人間的良性溝通。只有家庭關係在信任與支持下,才能處理繭居者深藏的痛苦與不甘,在克服繭居者憂慮或抗拒下、讓個案思考並發展未來的目標方向,配合協助就業就學創業學習的社會資源,走出人生新的道路,協助一個人一個家庭更為幸福。
Thumbnail
心理師必須先減少家庭成員的疑慮與抗拒,進而得到協助的相關資源,創造出家人間的良性溝通。只有家庭關係在信任與支持下,才能處理繭居者深藏的痛苦與不甘,在克服繭居者憂慮或抗拒下、讓個案思考並發展未來的目標方向,配合協助就業就學創業學習的社會資源,走出人生新的道路,協助一個人一個家庭更為幸福。
Thumbnail
隔天早上,P父母出現在辦公室。母親苦著一張臉,彷彿才剛哭過,神情 有一點恍惚。父親穿著白襯衫西裝褲,在公司應該是很體面的主管,兩道法令 紋深深鐫在嘴角,緊癟著的嘴隱藏不了太多的無奈感。
Thumbnail
隔天早上,P父母出現在辦公室。母親苦著一張臉,彷彿才剛哭過,神情 有一點恍惚。父親穿著白襯衫西裝褲,在公司應該是很體面的主管,兩道法令 紋深深鐫在嘴角,緊癟著的嘴隱藏不了太多的無奈感。
Thumbnail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傷害,通常是以無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與無望感的順序發展產生。對於自己想盡方法卻無法處理問題的感受,對於不被他人幫助或求助無門的感受,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或需要開始否定在環境中存在價值的感受,對於環境、未來與自己不覺得會變好的感受,如同刀一樣地一道道割在自己心中。
Thumbnail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傷害,通常是以無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與無望感的順序發展產生。對於自己想盡方法卻無法處理問題的感受,對於不被他人幫助或求助無門的感受,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或需要開始否定在環境中存在價值的感受,對於環境、未來與自己不覺得會變好的感受,如同刀一樣地一道道割在自己心中。
Thumbnail
異形性突變症候群 — 一種駭人聽聞的怪病,會讓人在某天突然變成異形。但這疾病肆虐的對象只有年輕人裡面所謂的 「繭居族」,「尼特族」...等族群。一旦變成異形,在法律上就喪失了人類的資格,就算丟棄殺害也不會構成罪名。 這是一本探討社會現象及家庭教養問題的小說,書中內容有許多值得深思之處。
Thumbnail
異形性突變症候群 — 一種駭人聽聞的怪病,會讓人在某天突然變成異形。但這疾病肆虐的對象只有年輕人裡面所謂的 「繭居族」,「尼特族」...等族群。一旦變成異形,在法律上就喪失了人類的資格,就算丟棄殺害也不會構成罪名。 這是一本探討社會現象及家庭教養問題的小說,書中內容有許多值得深思之處。
Thumbnail
日本人將不上班、不上學、窩居家中狹小空間,足不出戶,與世隔絕的隐遁人士謂之「繭居族」(hikikomori);其中固然不乏没工作能力的「魯蛇族」,可也有相當比例是學歷高、收入豐的中、高齡繭居人士。
Thumbnail
日本人將不上班、不上學、窩居家中狹小空間,足不出戶,與世隔絕的隐遁人士謂之「繭居族」(hikikomori);其中固然不乏没工作能力的「魯蛇族」,可也有相當比例是學歷高、收入豐的中、高齡繭居人士。
Thumbnail
2022 #書單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這本書會引起我的興趣,是因為它的宣傳詞--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以及,每個人,都可能從這本書裡看見一部分的自己。
Thumbnail
2022 #書單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這本書會引起我的興趣,是因為它的宣傳詞--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以及,每個人,都可能從這本書裡看見一部分的自己。
Thumbnail
統統之前的文章對於日本的社會現象一直有很大的興趣,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來看,1990 年的經濟泡沫對於日本來說,絕對是致命的重傷。從《我適合當人嗎?》到《中年打工族》,提到日本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都跟經濟重創擺脫不了關係。 《80/50》這本書針對繭居的問題,提出比以往挖掘地更深入的問題,以及恢復的例子
Thumbnail
統統之前的文章對於日本的社會現象一直有很大的興趣,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來看,1990 年的經濟泡沫對於日本來說,絕對是致命的重傷。從《我適合當人嗎?》到《中年打工族》,提到日本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都跟經濟重創擺脫不了關係。 《80/50》這本書針對繭居的問題,提出比以往挖掘地更深入的問題,以及恢復的例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