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終點在何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命有始亦有終,大多數人的出生之處是醫院、婦產科診所,那裏充滿著期待與喜悅,沒有人對醫院產生抗拒或排斥,然而,當生命走向盡頭時,去醫院反而多為憂愁與不捨。
我發現年老最後之處有三,一是在家中,這是多是人期待的,然,在家中真的如你、我想的那麼美好嗎?多數人認為在家中就是在睡夢中離世,長輩認為這是最有福報的,可是實際上,在家中離世也是有可能是因為意外跌倒離世,即便與家人同住也是有可能發生猝死的狀況,所以在家離世不一定是完美的睡夢中離開。
二是在醫院,不論是被送去醫院急救或生病住在醫院,最終沒能順利離開醫院,在醫院離世,其三是在機構(安養機構、護理之家),一生勞苦最終之處是養護機構。
人終其一生最後都需要向這個世界告別,不論最終之處在何處,我們都必須坦然面對最後那一刻,是不是我們不用太堅持年老一定要和誰住呢,給自己多一點彈性,我相信在最後一刻是不會孤單的,因為你是和你自己一起離開這開世界。
avatar-img
3會員
21內容數
目前為長照個管師,看到現今家庭的照顧議題,有些省思,藉由每個故事分享人生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24 @醫院百態 這三年,平均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不是回診,就是做化療、看醫生。習慣了醫院的忙碌、熱鬧、人山人海景象,也看到人生的一些實相:年老、病痛、人性和無奈。所謂地獄,在醫院、病房就真實呈現。 那天看到一對年邁的長者,互相攙扶到診間看診,其他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一次急促的病發,將我推向生死交界。我躺在加護病房,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如此接近。住院的每一天,死亡陰影無處不在,但書寫成為我的慰藉。一筆一劃,我感謝那些愛我、照顧我的人,特別是我的家人。我深知文字無法抵抗死亡,但它或許能成為愛與記憶的延續。帶著對生命的眷戀,我將持續寫下去,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的那一天。
Thumbnail
臨終一念,關乎投生之處! 老年或者修行的末期,特別重要,因為臨終一念,它關乎你投生之處。死亡非是老人的權利,無常時時刻刻上演著,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 本文摘要 臨終一念,關乎投生之處! 如何臨終時無障礙?獲得善終的兩個要件 為臨終準備,為臨終者引路的方法 慈悲 龍德上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24 @醫院百態 這三年,平均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不是回診,就是做化療、看醫生。習慣了醫院的忙碌、熱鬧、人山人海景象,也看到人生的一些實相:年老、病痛、人性和無奈。所謂地獄,在醫院、病房就真實呈現。 那天看到一對年邁的長者,互相攙扶到診間看診,其他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一次急促的病發,將我推向生死交界。我躺在加護病房,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如此接近。住院的每一天,死亡陰影無處不在,但書寫成為我的慰藉。一筆一劃,我感謝那些愛我、照顧我的人,特別是我的家人。我深知文字無法抵抗死亡,但它或許能成為愛與記憶的延續。帶著對生命的眷戀,我將持續寫下去,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的那一天。
Thumbnail
臨終一念,關乎投生之處! 老年或者修行的末期,特別重要,因為臨終一念,它關乎你投生之處。死亡非是老人的權利,無常時時刻刻上演著,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 本文摘要 臨終一念,關乎投生之處! 如何臨終時無障礙?獲得善終的兩個要件 為臨終準備,為臨終者引路的方法 慈悲 龍德上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