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習俗與禁忌--媳婦的絮絮叨叨

大年初一習俗與禁忌--媳婦的絮絮叨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再煮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桔餅中藥佛手瓜茶飲

桔餅中藥佛手瓜茶飲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老公比較晚下樓,有點冷却了,我才再放進微波爐加熱,婆婆個性很急,眼睛像檢查儀,沒看到她想看到的東西,就開始不耐,我知道這是她的個性始然,這麼多年了,老實說也習慣了,只是有點不開心,你的兒子有胃,媳婦就沒有吼!為什麼煎給你兒子吃就好了。

我又煎了幾塊蘿蔔糕,接著去客廳請婆婆來廚房吃,看到爐子上的茶飲冒著煙,視力變差的婆婆又說:「你還煮麵線?」也質疑我用的炒菜鍋平日是用來煮葷食的,而初一早上11點以前要吃素,我只好回她,我昨晚有洗得很乾淨,砧板沒辦法徹底清潔,我還墊上錫箔紙,菜刀也使用水果刀,這個廚房原本就沒有專門用來煮素食的鍋具啊!我是要去弄個全新的鍋子嗎?明年乾脆買素食包子回來蒸就好了。

沒出嫁前,在娘家初一也吃素,但就是前一晚先煮一鍋有各式蔬菜和素食加工品的什錦菜,一早外婆會先加熱,電鍋有保溫的白飯,誰起床就自己去盛來吃。

還有一個特別的年俗是鄉下有封水井的儀式,在那個沒有自來水的年代,常常是幾戶人家共用一口水井,日常的洗滌和飲用水都靠它,但初一是會蓋上蓋子,而且初一是剪刀、指甲剪、針線等日常用品和門檻的生日,當天不可以使用,經過門檻只能跨過去,不可以踩到門檻。

長大之後回想,會不會是家庭主婦一整年從頭忙到尾,年底要「清屯」、大掃除、備年貨、製作應景食物,體力活更在除夕夜達到顛峰,就藉這些年俗,至少可讓辛苦的主婦們休初一一整天。

有關初一的禁忌,還有一個是我婆婆這邊可以,但娘家不行做的,就是睡回籠覺,外婆說初一一起床,就不可以再躺回去,未來一年才會健健康康,早餐也不能吃稀飯,可能是過去生病的人胃口不好吃不下時,常熬稀飯補充營養。

以下是在網路上搜尋到有開初一吃早齋的源由:

✔ 早餐要吃素。初一是「萬神盛會」忌殺生,吃齋積福德、積慈悲心,俗語有云:「初一早吃齋,巧贏吃一年菜」。大年初一吃齋=吃「災」,寓意吃掉一整年的災禍,常保平安。

在該網頁相關的禁忌還不少,一併摘錄如下:連結網址https://udn.com/news/amp/story/12813/6913549

✘ 忌吃稀飯喝湯。粥湯象徵貧窮,初一吃粥會窮整年。我娘家平日早餐會煮稀飯,配些醬瓜和荷包蛋,真的好美味,可是婆家早期是連早上都吃白飯的,是後來才會有包子或麵包,其實大部分除夕夜都玩到很晚,自然初一早上就起不來,也乾脆直接吃午餐了。


✘ 忌煮新飯。初一要吃年夜飯留下的米飯,象徵年年有餘。我印象中,外婆和婆婆一樣,年夜飯都會煮滿滿一大鍋飯,每餐都要剩一些,需要多煮飯時,會把剩飯加入剛煮好的飯中,因為「新癖舊,年年有」。

✘ 忌早上洗頭、洗澡。會把財氣洗掉。這個部分還好,我家人都是習慣晚上洗頭、洗澡的。

✘ 忌穿太黑。過新年充滿喜氣,穿太黑代表一年運勢容易暗沉。這部分孩子小時候還可配合,反正過年的新衣服都是我準備的,他們也知道不穿得紅通通,奶奶會有意見,但孩子大了,喜歡的顏色不是黑白,就是沒新沒舊的大地色,我就把標準降到最低,至少不可以全身黑。

✘ 忌叫他人全名催人起床。會讓對方整年有被人催促做事,運勢差。

✘ 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會讓對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身體差。基本上過年也不會探病,要遵守這個禁忌算是容易。

✘ 忌白天睡午覺。白天睡覺給人懶散印象、影響事業運。我記得外婆有這麼交待過,過年期間不可以睡午覺,但婆婆這邊倒是不介意,不過我是連平日都沒有睡午覺習慣的人,所以完全沒差。

✘ 忌借錢。代表破壞財運,俗語說「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一整年」。

✘ 忌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代表整年的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 忌吃藥。新年頭一天吃藥,影響健康運。這個禁忌可能要與時俱進,有些老人家慢性病或心血管藥物,是不可以隨便停藥的。

✘ 忌灑水、洗衣、倒垃圾。初一、初二是水神生日,不要洗衣、灑水,以示對水神尊重,初一倒垃圾會把福氣倒掉。

✘ 忌掃地。若一定要掃得往家裡掃,代表把財氣掃進來。

✘ 忌動刀剪針線。代表整年口舌是非纏身、剪斷財運。

✘ 忌打破東西。代表破運、破財,打破東西一定要口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補救化解。

✘ 忌罵人說粗口。過年要說好話、做好事,來年才能順順利利,不跟人家打罵爭吵,以免毀人緣、多結怨。

✘ 忌諱出嫁女兒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初一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也有「女子回頭春」彷彿婚姻不幸福之意,這種說法已逐漸被推翻。若真的擔心有影響,民間有一說可帶「一桶食用油」破解,因油與遊同音,表示只是「遊覽」走走而已,但我看小叔、小嬸為了怕塞車,都是初一晚上接近初二凌晨時出發,控制在到達時間是初二即可。。

✔ 要「走春」。春同台語「餘」,有「儲存」之意,代表富裕豐盈;出門朝東至少走365步以上,代表一整年都好運。

「開正」:初一早上在農民曆的吉時開廳門、換神茶、焚香、放鞭炮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友專程南下,排了三小時的隊,送給我一盒名聞遐邇的彰化不二坊蛋黃酥。 今天早上就直接當早餐開吃,先拿到烤箱簡單復熱5分鐘,一口咬下,皮很薄,一層不甜膩的棗泥(?)包裹著一整顆的鹹蛋黃,鹹甜共野不互搶風頭,口感順口不會太乾燥,香氣在嘴中久久不散,仔細咀嚼偶爾還會冒出顆粒感的芝麻香,整體可感受到豐富油脂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身為精明的家庭主婦,五口之家的茶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早早拿到百貨公司DM,就開始研究搶購功略,其中包含某個廚房常備橄欖油。 一箱6瓶的特級橄欖油,原價2988元,11/18當天限量100箱,每箱只要1700元,我細心規劃行車路徑,天時地利人和,我竟然在10:30,就到達了停車場
好友專程南下,排了三小時的隊,送給我一盒名聞遐邇的彰化不二坊蛋黃酥。 今天早上就直接當早餐開吃,先拿到烤箱簡單復熱5分鐘,一口咬下,皮很薄,一層不甜膩的棗泥(?)包裹著一整顆的鹹蛋黃,鹹甜共野不互搶風頭,口感順口不會太乾燥,香氣在嘴中久久不散,仔細咀嚼偶爾還會冒出顆粒感的芝麻香,整體可感受到豐富油脂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身為精明的家庭主婦,五口之家的茶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早早拿到百貨公司DM,就開始研究搶購功略,其中包含某個廚房常備橄欖油。 一箱6瓶的特級橄欖油,原價2988元,11/18當天限量100箱,每箱只要1700元,我細心規劃行車路徑,天時地利人和,我竟然在10:30,就到達了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