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Slam Dunk》:即使心臟噗通噗通跳,也要表現得若無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簡直像站在球場中看著真實的比賽讓人目不轉睛,呼吸為之屏息——傳說中灌籃高手動畫版的遺珠之憾:湘北對山王之戰終於出世。當年所有人期盼卻沒盼得的最重要的一場比賽,在生父手下脫胎而出,讓這部作品畫下奇蹟的句點。
  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以真人動態捕捉後製作成3DCG動畫,再每一幀手動微調至滿意為止;同時也是懷抱著新想法的一部劇場版:井上雄彥說「希望觀眾將它視為一部獨立,重新出發的電影」。所以抱持著「可能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灌籃高手」而非「尋求二十年前的感動」進場會更好。在這個前提下,主題曲並未使用「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而更換成全新的「Love Rockets」,主角從櫻木、流川切換到原作較少著墨的宮城良田,也對照出井上雄彥的今昔之別。
  畢竟並非是二十幾歲時的井上雄彥了,當時只在乎輸贏勝負的想法,對五十六歲的他來說已經太過輕薄,井上雄彥在接受專訪時說「想寫出經歷過失敗悲傷仍站起來往前走的故事」。

通過父兄試煉的宮城良田

  劇場版以控衛宮城良田量身打造新劇情,故事原型來自1998年的短篇《ピアス》,一個男孩在哥哥海難過世後,見到女孩將耳環丟棄在海裡,潛入水中將耳環取回,戴回自己耳朵上的故事。當時的男孩名字就是「リョータ」。
  不清楚是有意或是無意,井上雄彥選擇了「男人必須超越自己所仰慕的父兄才能脫胎換骨」這樣古老但普世的情節。故事很簡潔地開始這個命題:宮城良田與哥哥宗太在家旁的籃球場一對一單挑,宗太伸出拳頭想與良田擊拳,擊拳的空檔井上雄彥很巧妙地穿插了宮城家喪父,宗太決心承擔父親的位置「成為家中隊長」的段落,之後才回到良田的視角完成對宗太的擊拳動作。這暗示良田當時就繼承了宗太要頂替父親位置的命運。
  不料宗太海難過世,家中的隊長再度消失,良田陷入了低潮,球場上被他人認為是宗太的替代品般評價著。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或許是他內心缺乏自信的反映,因為當時的良田只是個想待在兄長身邊的小男孩罷了。但看起來輕浮不堅的宮城良田心中一直記得哥哥對他說 「即使心臟噗通噗通地加速,也要努力表現得若無其事」。
  他努力裝得若無其事,他把痛苦往肚子裡吞,但死去的人是無法被打敗的,幼小的良田還無法面對自己最終要踏上的道路;那就是,總有一天他得親手弒去那個鬼魂,取代宗太,踏上原本宗太要登場的舞台。如此一來,「宮城良田」才能真正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劇情安排了第二次的繼承,良田在自我毀滅後大難不死回到沖繩,進入哥哥的秘密山洞裡,通過與宗太相同的哭泣吶喊完成了他的成年儀式。良田決定戴上宗太的護腕,接下父兄的未竟之志。
此後,命運才讓他知曉,原來自己才是那個被選中要成為隊長的人。

球場上,我是誰

  只有單純的兩隊比拼無以撐起兩小時的劇場版,讓故事添加血肉的是宮城良田超越哥哥的一路顛簸。我們看到井上雄彥的腳本巧妙讓宮城的跌宕和比賽起伏形成互文,哥哥過世後的低潮對應下半場比賽擴大的比分差距,宮城打起精神、找回自我則呼應後半段湘北的急起直追。井上雄彥在此又埋了一個呼應叩問透過三井清晰地說出來:我是誰?
  安西教練直接了當地說:宮城帶來了感性、三井帶來了理性、流川帶來勝利的執著、櫻木帶來膽識,這些都建立在赤木與木暮打好的根基上。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有機會成為最強的球隊。從沖繩鄉下來到這裡的宮城良田一步步煉成自我的故事也是每個人的縮影,由他出發來闡釋湘北戰勝山王的一役再適合也不過。

漫畫vs 動畫的節奏感

  雖然3DCG的風評兩極,但井上雄彥幾十年的分鏡功力讓轉場運鏡行雲流水,大量使用接近人眼視野的52釐米鏡頭視角,就像站在場中看到山王球員迎面而來。更厲害的是劇場版用精準切入的超燃配樂重現原作漫畫以大小格子與跨頁營造的比賽節奏。
  聲音是漫畫所沒有的武器,比賽中高速過人時突然爆出鼓點強烈快節奏的配樂立即讓人心跳加速,惦量敵我雙方時切換成如深海中的低沉悶響,彷彿世界只剩下自己一樣孤獨緩慢。比賽最後一分鐘那鴉雀無聲的經典場面,則像在對從二十六年前的過去到現在度過的時間與粉絲致敬。收放自如的音效中最神來一筆的莫過於宮城罰球時等待的短短數秒,場上背景音傳來安穩的風吹與蟲鳴,原來那是前晚在樹林裡遇到彩子時的回憶。
  當下所有人都瞭然,宮城這球穩穩必進。
井上雄彥在專訪中感嘆做動畫跟畫漫畫完全不同,製作劇場版超越以往所有的挑戰。但他證明了即便是第一次參與,大師仍能摘下那甜美的果實。慶幸能見到這樣認真細緻的劇場版,也慶幸是由平凡的宮城良田來做結尾。遺珠之憾已經補完,儘管等了二十幾年,不變的是井上雄彥仍是那位能夠點燃熱情,連結過去,更開拓未來的創作大師。
  故事最後良田脫下宗太的護腕,他不再背負兄弟兩個人的人生。從今以後,他就只是宮城良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38內容數
仰望夜空,有許多的星,每一顆星都是一個故事。 身為普通而認真的讀者/觀眾,請讓我寫封情書給這些繁星,收藏著仰慕,送上天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薄荷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枝裕和導演說《嬰兒轉運站》(Broker) 和2018年收下坎城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其實是姊妹之作。在觀眾看來,《嬰兒轉運站》沿續了他一貫的關注焦點:從現代家庭劇出發去探索不同的愛之羈絆。
「我腦海中一直想著那幅畫面,一個孩子奔向路盡頭的一棵孤零零的樹,那條路通往一處貧瘠的小山坡」看阿巴斯的電影,不但是一種身歷其境,更召喚出靈魂裡的回憶與影像互相共鳴,用借來的兩隻眼睛,超越民族與文化的界線,被他訴說的故事感動。
在偶遇所創造出的新時空中,開創了另一個未來。偶然所帶來的魔法時光,帶給觀者跳脫束縛的自由與無盡的想像,而我們也在恍忽中相信了,或許這些「日常中的微小出軌」才是真正的現實。
 迪士尼公主或許曾是所有女孩們在非現實的理想投射,但變身為公主只能談戀愛嗎?細田守顯然不滿於此,公主能做的遠多於此———細田守的女主角從來不是如此簡單,這是龍與雀斑公主的內核,也是從《狼的孩子與雨雪》的母親”花”以降,細田守筆下強悍又極具韌性的女性們再度出場的時候。
方雅各、黃老師還有山上的孩子們都在某些時刻失去信心,但在不放棄練唱比賽的過程中又因彼此支持而重新獲得了力量。這個力量連結著布農吟唱的文化,藉由一個偏鄉國小笑中帶淚的奮鬥紀錄帶出千年長存在台灣島嶼上的古老詩篇。
《新世紀福音戰士》曾被世人戴上無數冠冕,這部動畫以宗教符碼為包裝,壯闊的世界末日作為背景交響曲,實則描繪人心的崩毀與敗散,它重擊著現代人被掏空的內在,空蕩蕩的回聲,連結失效的人們,與在地表奮力奔跑的巨大機器人、駕駛員少年少女們年輕的肉體以及魄力十足的戰鬥畫面對比之下,形成碩大的反差。
枝裕和導演說《嬰兒轉運站》(Broker) 和2018年收下坎城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其實是姊妹之作。在觀眾看來,《嬰兒轉運站》沿續了他一貫的關注焦點:從現代家庭劇出發去探索不同的愛之羈絆。
「我腦海中一直想著那幅畫面,一個孩子奔向路盡頭的一棵孤零零的樹,那條路通往一處貧瘠的小山坡」看阿巴斯的電影,不但是一種身歷其境,更召喚出靈魂裡的回憶與影像互相共鳴,用借來的兩隻眼睛,超越民族與文化的界線,被他訴說的故事感動。
在偶遇所創造出的新時空中,開創了另一個未來。偶然所帶來的魔法時光,帶給觀者跳脫束縛的自由與無盡的想像,而我們也在恍忽中相信了,或許這些「日常中的微小出軌」才是真正的現實。
 迪士尼公主或許曾是所有女孩們在非現實的理想投射,但變身為公主只能談戀愛嗎?細田守顯然不滿於此,公主能做的遠多於此———細田守的女主角從來不是如此簡單,這是龍與雀斑公主的內核,也是從《狼的孩子與雨雪》的母親”花”以降,細田守筆下強悍又極具韌性的女性們再度出場的時候。
方雅各、黃老師還有山上的孩子們都在某些時刻失去信心,但在不放棄練唱比賽的過程中又因彼此支持而重新獲得了力量。這個力量連結著布農吟唱的文化,藉由一個偏鄉國小笑中帶淚的奮鬥紀錄帶出千年長存在台灣島嶼上的古老詩篇。
《新世紀福音戰士》曾被世人戴上無數冠冕,這部動畫以宗教符碼為包裝,壯闊的世界末日作為背景交響曲,實則描繪人心的崩毀與敗散,它重擊著現代人被掏空的內在,空蕩蕩的回聲,連結失效的人們,與在地表奮力奔跑的巨大機器人、駕駛員少年少女們年輕的肉體以及魄力十足的戰鬥畫面對比之下,形成碩大的反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是直到看完〔灌籃高手〕劇場版之後,想要重溫原作。但當時圖書館的〔灌籃高手〕漫畫全被借走。然而在書架中,發現了一整排的[REAL],當時我是抱持著反正都是同一作者的籃球漫畫的心態看看的。結果看完了第一集,發現對於籃球劇情沒有太多著墨,最多只是描述輪椅籃球這個殘障運動而已。可是看到後面,
Thumbnail
“The World AI Creator Awards”were held last month, attracting entries from some 1,500 AI programmers around the world.
Thumbnail
儘管《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可以說是作為動畫的延續,直接來到最終目標——全國大賽,但在一整場比賽的過程中,也穿插著每個角色的故事,除了簡述三井壽、櫻木花道、赤木剛憲等人在站上「制霸全國」舞台前的掙扎與困境之外,最大的賣點就是關於控衛宮城良田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競賽動漫多如繁星,足球小將翼、灌籃高手和網球王子,幾個我不提似乎就不好切入這個主題,可見這些作品如梁柱般的存在。我最近覺得本篇要寫的排球少年也配得上大部頭的地位,雖然我僅看過動畫,沒看過漫畫原作,但動畫的演繹深得人心,風靡一時且蕩氣回迴腸,我這就來寫寫個人以為的、排球少年別具的特點。
Thumbnail
很難有一部漫畫會在頂峰之戰之中在眾人的簇擁之下急流勇退。甚至連「第一部 完」都沒有寫。1996年的6月,《灌籃高手》於《週刊少年JUMP》結束連載。這件事成為了井上雄彥心中的疙瘩。他認為自己傷害這些讀者的心。 「無法創作就無法回報讀者的期待。這是很痛苦的。但是,也不能急著回報就馬虎行事。」
  一直以來就有很多聲音存在在我的體內,一直到學習身心靈之後才可以勉強區分,哪些是直覺訊息?哪些是小我(小批評家)的聲音?哪些是其他能量體的要透過我傳遞的訊息?對神祕的、形而上的、看不見的存在深信不疑的我,在看了靈性煉金術這本書後,便深深為成為一名傳訊者感到嚮往,宇宙聽見我的回應請問直面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短篇小說──傳奇番外篇 (1) 謝謝弱魚先生Clear Day 亮亮兩位在這篇文章底下的留言。 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灌籃高手》,那就花點時間來聊聊這部膾炙人口的漫畫。 這是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日本漫畫。
Thumbnail
  「不要輸給這個世界的常識。」—井上雄彥《REAL》   《灌籃高手》2023年電影版(日本去年底上映)不同於1990~96年連載的漫畫版,在於這是在畫了《浪人劍客》及《REAL》的井上雄彥回頭再看、再反思的《灌籃高手》,也是井上雄彥不斷再問的問題-何謂強者?   只學了四個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是直到看完〔灌籃高手〕劇場版之後,想要重溫原作。但當時圖書館的〔灌籃高手〕漫畫全被借走。然而在書架中,發現了一整排的[REAL],當時我是抱持著反正都是同一作者的籃球漫畫的心態看看的。結果看完了第一集,發現對於籃球劇情沒有太多著墨,最多只是描述輪椅籃球這個殘障運動而已。可是看到後面,
Thumbnail
“The World AI Creator Awards”were held last month, attracting entries from some 1,500 AI programmers around the world.
Thumbnail
儘管《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可以說是作為動畫的延續,直接來到最終目標——全國大賽,但在一整場比賽的過程中,也穿插著每個角色的故事,除了簡述三井壽、櫻木花道、赤木剛憲等人在站上「制霸全國」舞台前的掙扎與困境之外,最大的賣點就是關於控衛宮城良田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競賽動漫多如繁星,足球小將翼、灌籃高手和網球王子,幾個我不提似乎就不好切入這個主題,可見這些作品如梁柱般的存在。我最近覺得本篇要寫的排球少年也配得上大部頭的地位,雖然我僅看過動畫,沒看過漫畫原作,但動畫的演繹深得人心,風靡一時且蕩氣回迴腸,我這就來寫寫個人以為的、排球少年別具的特點。
Thumbnail
很難有一部漫畫會在頂峰之戰之中在眾人的簇擁之下急流勇退。甚至連「第一部 完」都沒有寫。1996年的6月,《灌籃高手》於《週刊少年JUMP》結束連載。這件事成為了井上雄彥心中的疙瘩。他認為自己傷害這些讀者的心。 「無法創作就無法回報讀者的期待。這是很痛苦的。但是,也不能急著回報就馬虎行事。」
  一直以來就有很多聲音存在在我的體內,一直到學習身心靈之後才可以勉強區分,哪些是直覺訊息?哪些是小我(小批評家)的聲音?哪些是其他能量體的要透過我傳遞的訊息?對神祕的、形而上的、看不見的存在深信不疑的我,在看了靈性煉金術這本書後,便深深為成為一名傳訊者感到嚮往,宇宙聽見我的回應請問直面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短篇小說──傳奇番外篇 (1) 謝謝弱魚先生Clear Day 亮亮兩位在這篇文章底下的留言。 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灌籃高手》,那就花點時間來聊聊這部膾炙人口的漫畫。 這是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日本漫畫。
Thumbnail
  「不要輸給這個世界的常識。」—井上雄彥《REAL》   《灌籃高手》2023年電影版(日本去年底上映)不同於1990~96年連載的漫畫版,在於這是在畫了《浪人劍客》及《REAL》的井上雄彥回頭再看、再反思的《灌籃高手》,也是井上雄彥不斷再問的問題-何謂強者?   只學了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