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紀錄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針頭刺進體內,將愛與恨刻進書中,最後一部曲留下伏筆,此書完成後幾年,托芙自殺生亡,年59歲。
當她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她看著搖籃裡的新生兒說道:「現在,我們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個普通正常的家庭。」她第二任丈夫好奇問道:「妳那麼想當一個正常的人嗎?事實上,妳並不是啊!」但是當她有記憶以來,總是希望當正常人,諷刺的是,她很「不正常」。
其實我在想,所謂的正常是什麼?讀書畢業談戀愛,找到一份工作再嫁人,生了孩子,柴米油鹽醬醋茶,必要時咬緊牙關,有錢有閒時就有休閒娛樂,然後安穩過一生,就是所謂的正常嗎?
托芙曾在《青春》提及她害怕「穩定」,可是也在《毒藥》說她害怕「改變」,我不禁想,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嗎?導致她所畏懼的竟然成了相反的東西,還是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當你穩定但不滿於現狀時,你不想將就,但又害怕新決定所帶來的變化?
當我讀完哥本哈根三部曲時,第一直覺——驚訝一個人怎麼會如此誠實——有些私密經驗令我起雞皮疙瘩,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在四段婚姻裡頭,她妥協、她愛過和她努力到最後換來的不忠,她也回之以不忠。
她愛她的孩子,孩子需要大量的關注與照顧,但不妨礙她創作的決心,她歷經產後憂鬱,丈夫卻嫌她性冷感,去外頭找個一夜情,直到後來避孕失敗,她也不忌諱談到墮胎的經驗,當我讀到她墮胎,卻沒有醫生願意幫她(當時不合法),甚至嚴厲指責她時,就連丈夫也不顧她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我心中為當時的她以及當時的所有女性泛起諸多不捨,原來那時代的女性身體自主權不是天賦人權,而是一種繁衍生命的容器,她身邊的男人則可以置身事外。
第三部曲一如既往地流暢,令我讀到最有同感的,還是她那份對寫作的熱情,一個人一輩子能找到樂此不疲的事,是該多幸運的事。
而我越來越了解,我唯一能做的事,那唯一能讓我充滿熱情的事,是創造句子、組合詞句或寫簡單的四行詩。
但當我讀到後頭時,也就是她生命的尾聲時,我會忍不住闔上,有些情節會令我不安和心碎,腦袋不斷浮現『不要』與『為什麼』,我腦袋知道那是既定的事實,但是心裡卻一直抗拒事實,好像只要我不看,就未曾發生過,也許這就是托芙把它寫成開放式結局的原因之一。
作者:托芙.迪特萊弗森 Tove Ditlevsen
譯者:吳岫穎
出版社:潮浪文化
期盼一個人應該拿捏適度飲酒的分寸,就像期盼一個人要懂得拿捏在適當的時間離開一樣。
「你真惡毒。」我震驚地說。「你真是一個複雜的人。」「不。」皮亞特說。「我只是不喜歡他。他寄生在藝術裡,自己卻無法成為藝術家。他自己無法寫作。」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一些不幸的事,而我覺得,我們的青春在國家被佔領的時候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