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樂~《BOOK FOR(  )》~「看到睡著的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朋友遊日歸來,送我一本日文書作伴手禮,淺灰色封面,沒有圖片裝飾,只有奇怪書名《BOOK FOR(  )》。友人表示,〝你就算全不懂日文也沒關係,書的重點不在文字,是留白的空間。

raw-image

真有趣,畫作留白尚算略懂其意,書留白?究竟是甚麼?急不及待打看來看,啊!恍然大悟。

raw-image

BOOK FOR(  )》,是本非常簡單的書,每頁只有一個詞彙,剩下就是空白,全書合共196個詞彙,全無關聯,亦無脈絡可言,看著,看著,大腦竟然開始放空,眼皮變重,睡魔急call。

書本目的,就是要讀者「看到睡著」,最好就是書丟在一旁,床燈開著,醒來已是天明。原理稱為「認知洗牌」,詞彙是按鈕,用來刷新大腦,空白是模仿大腦放空狀態;每翻一頁,大腦就被刷新一次,最後走向空洞狀態,思緒停頓,睡意漸濃。

自我測試結果,不到30頁已關燈掩卷,拜會周公。要訣:不要太著跡,開卷前要先放鬆,動作要盡量放慢。

這本書是從大腦功能方向研究的結論,雖然不見得人人管用,但構想可為睡眠不佳人士提供一個安全易行的方法。下次去日本,不妨到書店買回家試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言有感的沙龍
92會員
307內容數
以前多看日劇,近年多看韓劇,間中會開美劇、英劇、德劇、西班牙劇....,只要是好劇都會看,偶爾會寫劇評。
無言有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2
驟然聽到亨利•基辛格逝世的新聞,腦袋爆出真心卻矛盾的想法,〝世紀老妖終於肯死了!還以為他會永生不死!〞不管你傾慕或厭惡他,他的外交理論絕對不是過去式,可以說是永遠的進行式,現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策略明顯受「基辛格理論」所影響。
Thumbnail
2023/12/12
驟然聽到亨利•基辛格逝世的新聞,腦袋爆出真心卻矛盾的想法,〝世紀老妖終於肯死了!還以為他會永生不死!〞不管你傾慕或厭惡他,他的外交理論絕對不是過去式,可以說是永遠的進行式,現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策略明顯受「基辛格理論」所影響。
Thumbnail
2023/11/16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受美國政府委託,就盟軍是否應佔領日本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進行研究。
Thumbnail
2023/11/16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受美國政府委託,就盟軍是否應佔領日本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進行研究。
Thumbnail
2023/10/1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2023/10/1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你覺得藝術應該擺在館藏還是收納入個人的家? 陷入二選一了嗎? 又是什麼使我們感到空虛? 什麼讓你感到充實滿足涼風吹拂呢? *特殊設計小巧思: 平面紙本看的空間感,與書中掃描QRcode的空間感,會因為觀看的媒材差異 產生變化* ▲出版品簡介▲ /類型/ 無字繪本silent book /
Thumbnail
你覺得藝術應該擺在館藏還是收納入個人的家? 陷入二選一了嗎? 又是什麼使我們感到空虛? 什麼讓你感到充實滿足涼風吹拂呢? *特殊設計小巧思: 平面紙本看的空間感,與書中掃描QRcode的空間感,會因為觀看的媒材差異 產生變化* ▲出版品簡介▲ /類型/ 無字繪本silent book /
Thumbnail
朋友遊日歸來,送我一本日文書作伴手禮,淺灰色封面,沒有圖片裝飾,只有奇怪書名《BOOK FOR(  )》。友人表示,〝你就算全不懂日文也沒關係,書的重點不在文字,是留白的空間。〞
Thumbnail
朋友遊日歸來,送我一本日文書作伴手禮,淺灰色封面,沒有圖片裝飾,只有奇怪書名《BOOK FOR(  )》。友人表示,〝你就算全不懂日文也沒關係,書的重點不在文字,是留白的空間。〞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本「書」,它的書名就叫《書》,這算是一本蠻久的出版品了(2015年),不過,《書》沒有跟不上流行的問題,也沒有不時尚的問題,就像它書裡提到的,只有你是否願意靠近它? 書是「被動」傳遞知識的,它沒有按鈕、沒有計分板、沒有酷炫的燈光效果,甚至很多書只是平凡無奇的白紙黑字。需要有人靠近它、打開它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本「書」,它的書名就叫《書》,這算是一本蠻久的出版品了(2015年),不過,《書》沒有跟不上流行的問題,也沒有不時尚的問題,就像它書裡提到的,只有你是否願意靠近它? 書是「被動」傳遞知識的,它沒有按鈕、沒有計分板、沒有酷炫的燈光效果,甚至很多書只是平凡無奇的白紙黑字。需要有人靠近它、打開它
Thumbnail
讓空白消弭贅詞,讀書是為了邂逅,找到切點說故事。
Thumbnail
讓空白消弭贅詞,讀書是為了邂逅,找到切點說故事。
Thumbnail
當你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腦中會出現什麼畫面?
Thumbnail
當你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腦中會出現什麼畫面?
Thumbnail
2021.09.05 書名:定義集 頁數:p102 為了瞭解自己,捨棄與保留同樣重要,有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乎想像。 p 284 紙本書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我決定從一年之始重新閱讀它。 共鳴: 疫情期間上了很多講座的課,也狂作筆記,變成我最愛的方式,結果沒想到,要閱讀時,居然會睡著,以前很愛閱讀的自己
Thumbnail
2021.09.05 書名:定義集 頁數:p102 為了瞭解自己,捨棄與保留同樣重要,有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乎想像。 p 284 紙本書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我決定從一年之始重新閱讀它。 共鳴: 疫情期間上了很多講座的課,也狂作筆記,變成我最愛的方式,結果沒想到,要閱讀時,居然會睡著,以前很愛閱讀的自己
Thumbnail
每個讀過的故事,如小船划過平靜的海面,拖在後頭的白色波瀾逐漸消逝,徒留看不見的餘韻在水面底下震盪。 他認為自己稱得上是個想像力豐富的人。 總能透過書上死硬冰冷的文字,在腦海裡構築出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比他所在的這裡,還要繽紛而有趣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讀過的故事,如小船划過平靜的海面,拖在後頭的白色波瀾逐漸消逝,徒留看不見的餘韻在水面底下震盪。 他認為自己稱得上是個想像力豐富的人。 總能透過書上死硬冰冷的文字,在腦海裡構築出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比他所在的這裡,還要繽紛而有趣的地方。
Thumbnail
那一書之差,讓時間開始了。 絞盡腦汁得不到得,放空時卻得到答案,所以我們更需要離線時光。做這件事的目的,並無帶著明確的目標與期待,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擁著寧靜與單獨的勇氣,成為自己靈魂的中心,成為像一本書的人。
Thumbnail
那一書之差,讓時間開始了。 絞盡腦汁得不到得,放空時卻得到答案,所以我們更需要離線時光。做這件事的目的,並無帶著明確的目標與期待,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擁著寧靜與單獨的勇氣,成為自己靈魂的中心,成為像一本書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