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CEO的關鍵課題,把在地居民當作自己的顧客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地方創生戰略計畫的核心精神是「以人為本」,這個概念有如同企業經營不論是以「營利」或是為「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其皆是以「人的需求」為優先,共同為企業訴諸的願景與目標而努力。而經營地方事業的鄉鎮CEO則是以地域上的一群人,有共同的生活想望為目標,滾動經濟活動的同時也能讓在地居民生活在一個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心靈故鄉。
每一位鄉鎮CEO投入地方創生的起心動念,會隨著先天上的條件、回應時代考驗以及人格特質有著不同的創生事業發展模式,沒有SOP也沒有作業指引,但其發展有一共同點是看見地方有限的環境與文化資源,將翻轉地方課題的契機轉為發展鄉鎮事業的機會點創造地方生機。
我在回鄉創業的過程中看見經營地方事業的課題,因此在事業發展邁向擴充的階段退出營運團隊,也離開家鄉來到地方創生議題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擔任幕僚,從工作中認識許多振興地方的實踐家,我才明白在家鄉遇到的困境,也是許多地方振興者的困境,因此我在眾多創生故事中所看見的行動案例,同時也在向這個世代所需要的地方創生人才們學習,而這些人才正是蹲點各地的鄉鎮CEO,所以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這些人投入地方創生需要哪些能力?什麼樣的人適合來成為鄉鎮CEO?
如果「比任何人更早預測未來方向」是成為CEO必須具備的條件,那如果是以鄉鎮為事業單位,鄉鎮CEO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作為一位優秀的CEO,其任務是經理管理企業,追求最大經濟效益,需要有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能力,他的經營績效和企業生存唇齒相依,除了專業技能還需要有一定的個人特質,因此能夠在企業中得以發揮經營專業,更重要的事能承擔責任和掌握權利。一位地方首長就如同一家鄉鎮公司的CEO,必須了解自己所管轄的區域所存在的課題和機會,去擘劃治理的藍圖,並整合資源、溝通協調去達到有效治理,使居民安居樂業。那麼以鄉鎮為事業單位的鄉鎮CEO,則是把在地區民當作主要客戶,用專業來解決地方需求的同時能滾動經濟活動創造產值,並藉由地方事業所打造的支持系統促進留鄉與返鄉的選項擁有認同與期待,這樣的循環正是透過打造生意和營造生活創造地方源源不絕的生機。鄉鎮CEO的使命不是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也不是追求比地方首長權利還要大,而是結合產業振興、公私協力和跨領域專業合作去找到事業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不只要能經營公司,還要能看見地方事業的機會點,擔任鄉鎮CEO需要有哪些條件?
我在大學畢業回鄉時,就先遇到了學用不符的困境,因為大學所就讀的科系非台灣就業市場主流,也無法在家鄉的眾多產業中找到合適的職缺,當時我就意識到如果要學以致用,那麼就先了解家鄉的資源和需求開始。由於自己沒有接班家族事業的任務,我選擇用斜槓多元的收入方式,藉由經驗累積和資源挖掘,去了解地方政治權利運作的核心、各種年齡層的生活需求,還有哪些大家很想做卻一直沒有人真的去做的事情?一開始我意識到在地青年雖然生活富足,但卻看不見自己家鄉的認同感,導致人口不斷外移,因此我開始尋求各種青年社群的連結,想找到家鄉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後來在網路社群上找到一群志同道合且有相同理念的在地青年,我們創辦了一個市集平台,透過商業行為讓家鄉年輕人有創業和兼業的機會,不但收入增加也和家中長輩有了更多話題,公部門也意識到原來年輕人不是不愛參加社區活動,而是他們需要可以自在揮灑創意和被看見的舞台。我們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市集活動中,累積地方各式各樣的開創性人才投入和厲害關係人的參與,找到文化失耕的問題核心和世代斷裂的挑戰,找到我們可以發展的服務和事業使命,漸漸擾動地方的活力與生意。
把地域的環境與文化課題,作為地方事業經營的機會點。
地方新、舊產業的更迭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趨勢,因此哪裏是人口和資源流動的平衡點考驗著鄉鎮CEO振興地方的經營課題,投入地方以應居民的需求出發,綜合盤點在地人口、資源、地理、產業等條件,去發展健全的地方支持系統,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提升地方的承載能力。鄉鎮CEO不但要有本身明確的動機,還需要能夠了解地方資源並識別地方的課題,整合進到自己的事業體中發展出適合地方的生態系。
例如來自新竹縣湖口鄉陳偉誠,返鄉後從木炭工廠的經營看見地方傳統產業衰退的困境,他在盤整產業資源的過程中,從地方炭產業發展脈絡找到林木獲得更多再利用的機會,衍生出零廢棄的永續思考,除了研發出不造成環境污染的木酢液等系列天然清潔用品,也打造一條循環永續的綠色供應鏈,成功吸引青年返鄉工作,他翻轉了木炭工廠的命運,建立起產業永續的循環經濟模式,更讓新竹湖口木炭小鎮恢復昔日榮景。
另外一個案例來看在台南市新化區振興街區經濟的案例,許明揚在莫拉克風災後投入社區營造,在投入地方事物的過程中發現老街流失的問題在於文化資產保存,因此他創立鄉鎮公司,整合老屋整建、休閒旅遊與教育資源,讓自己的事業營運擁有社會資本,進而吸引更多屋主願意合作一起保存老屋。漸漸地找到志同道合的經營者進駐,協助他們運用在地元素開發特色商品與服務形成街區經濟,吸引年輕人來到異鄉創業,更願意為這個地方付出。
地方創生的本質,無非是從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風格開始。
鄉鎮CEO 的經營課題不時會有來自業主、顧客、營運團隊的需求,他還必須學習如何在降低事業風險的過程中,仍能回應自然、社會、政治環境等因素挑戰,而影響這些決策最後的關鍵都在於,我們在利己的同時,能如何利他?不造成對環境生態的衝擊、不導致社會問題,還能創造更多人的共好,讓生活品質提升。
越來越多人選擇帶著對生活的想望回到地方,把在地居民當作主要客戶,用專業解決地方需求。
每一位鄉鎮CEO投入地方事業的動機,都不只是單純的經營課題,還有著想打造美好生活環境的起心動念,或許是因為家庭因素、又或者是因為情懷或理念,但因為和地方都有非常深入的地方連結,讓他們不單純看見經營事業的機會,而是回應利害關係人的同時也創造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態系,幫助地方的環境與資源可以永續發展,打造自己適合居住之外大家也都認同的生活樣貌
越來越多人選擇帶著對生活的想望回到地方,把在地居民當作主要客戶,用專業解決地方需求。如果「比任何人更早預測未來方向」是成為CEO必須具備的條件,那如果是以鄉鎮為事業單位,鄉鎮CEO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木酢達人」的創立者陳偉誠身為「炭三代」,老家位於新竹湖口,家中經營的老炭場過去曾是台灣木炭場的重要生產地,在時代遞嬗、產業逐漸轉型之際,傳統製炭場逐漸沒落。畢業後的陳偉誠懷抱著夢想返鄉,觀察到臺灣樹木修剪下來的廢木無法進入回收體系只能送進焚化爐焚燒,因而開始思考如何將傳統木炭產業轉型與廢木再生結合
Thumbnail
在服務業中,企業願景是指引組織方向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定義了公司未來的理想狀態,也為員工提供了行動的準則,國內服務業的規模普遍為中小企業,老闆的想法就是企業的未來,老闆的高度直接是企業成長的天花板。然而,經營者在傳達願景給員工時,常面臨多重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會阻礙願景的實現。以下分別探討這些困難以及相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昨天說到進入台積電學不了如何創業,也舉了文老爹的案例,今天來講講我曾經算過人的案例,天干官運,地支食傷,目前也是創業,個人工作室,接的是「公務」部門業務。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地方現實中的社會階級與地方圈的現實等主題。實例融合作者在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經歷,定義出什麼樣的人適合到地方發展。提醒了在選擇工作時,不必追求即時顯著的成長,而是應該專注於本業技能培養。不僅可以實現溫飽,也能找到事業上的突破。要是沒辦法持續提升自己,將會隨年齡增長陷入更深的泥沼。
Thumbnail
官場和商場,哪個比較好待?官場玩的是城府和心機,表面上客客氣氣、風平浪靜,但檯面下暗潮洶湧,要是不小心陰溝裡翻船,最終落得名譽掃地、永難翻身。反觀商場,強調雙贏和多贏,做生意只要遵循「利人利己」大原則,多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看起來,商場可比官場容易多了,且一旦踏入官場,一舉一動都要被各界高度檢視
老闆,只要是人都夢想當這份職業,但當老闆這麼簡單嗎?改改姓名、改改風水,只要有老闆名、老闆命、老闆運,就能成為老闆,這就是世人對老闆的偏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木酢達人」的創立者陳偉誠身為「炭三代」,老家位於新竹湖口,家中經營的老炭場過去曾是台灣木炭場的重要生產地,在時代遞嬗、產業逐漸轉型之際,傳統製炭場逐漸沒落。畢業後的陳偉誠懷抱著夢想返鄉,觀察到臺灣樹木修剪下來的廢木無法進入回收體系只能送進焚化爐焚燒,因而開始思考如何將傳統木炭產業轉型與廢木再生結合
Thumbnail
在服務業中,企業願景是指引組織方向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定義了公司未來的理想狀態,也為員工提供了行動的準則,國內服務業的規模普遍為中小企業,老闆的想法就是企業的未來,老闆的高度直接是企業成長的天花板。然而,經營者在傳達願景給員工時,常面臨多重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會阻礙願景的實現。以下分別探討這些困難以及相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昨天說到進入台積電學不了如何創業,也舉了文老爹的案例,今天來講講我曾經算過人的案例,天干官運,地支食傷,目前也是創業,個人工作室,接的是「公務」部門業務。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地方現實中的社會階級與地方圈的現實等主題。實例融合作者在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經歷,定義出什麼樣的人適合到地方發展。提醒了在選擇工作時,不必追求即時顯著的成長,而是應該專注於本業技能培養。不僅可以實現溫飽,也能找到事業上的突破。要是沒辦法持續提升自己,將會隨年齡增長陷入更深的泥沼。
Thumbnail
官場和商場,哪個比較好待?官場玩的是城府和心機,表面上客客氣氣、風平浪靜,但檯面下暗潮洶湧,要是不小心陰溝裡翻船,最終落得名譽掃地、永難翻身。反觀商場,強調雙贏和多贏,做生意只要遵循「利人利己」大原則,多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看起來,商場可比官場容易多了,且一旦踏入官場,一舉一動都要被各界高度檢視
老闆,只要是人都夢想當這份職業,但當老闆這麼簡單嗎?改改姓名、改改風水,只要有老闆名、老闆命、老闆運,就能成為老闆,這就是世人對老闆的偏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